收拢了一下烦乱的心情,小严第一次欣赏起扬州的景色来。
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名广陵。
汉代,今扬州称广陵、江都,长期是王侯的封地;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盐河(通扬运河前身),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广陵屡经战乱,数次变为芜城。
隋炀帝时,开大运河连接黄河、淮河、长江,扬州成为水运枢纽,不仅便利交通、灌溉,而且对促进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起到重要作用,奠定了唐代扬州空前繁荣的基础。
唐代的扬州,不仅在江淮之间富甲天下,而且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时有扬一益二之称(益州即今成都)。
岁月更迭,清代,康熙和乾隆多次巡幸,使扬州出现空前的繁华,成为中国的八大城市。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世界十大城市之一。
历史虽然曾经给这个都城带来莫大的创伤,更给它留下了无数美景,瘦西湖、个园、何园、大明寺等等,无一不体现了扬州的秀美。
人杰地灵更有无数文豪慕名而来,留下传诵千古的名词绝句。
一边啧啧的赞叹,一边随着两位官差向目的地走去。
敢问两位大人,何人要见草民啊?景色虽好,可是心里的疑惑还是要说出来,总不能做个冤死鬼吧。
哦,是我们韦大人。
官差很明显没有要隐瞒的意思。
韦小宝?似乎金庸小说里,除了他没有那个实力如此,却又同名同姓的。
大胆,大人的名讳也是随便叫的,避讳是一种古老的礼法制度,也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
避帝王名讳为公讳,避父母名讳为家讳,避圣人名讳为圣讳。
当然,像韦小宝这样身份的人的名字也不是每个人都随便叫的。
小严不在说话,既然知道了谁找自己,其他的已经不重要了,不过他找自己干什么呢?带着满脑子的疑问,直到一座红色小楼映入了他的眼帘。
小楼是背靠瘦西湖而建的,雕梁画柱,奢尽其华,一道红色高大的砖墙将小楼围了起来,正面留了一道红朱漆的大门,旁边有两道侧门。
而四周栽种着郁郁青青的烟柳。
远远看去整个建筑就像一团火一样,如果孤零零的站在那里,就显得刺眼而略显庸俗。
可是把它放在四周的景色里就另有一番风味了。
清代钱塘诗人汪沆将扬州西湖与杭州西湖作了对比,写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瘦西湖由此得名。
更有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
三月的瘦西湖两岸垂柳依依,更是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景。
俊秀的瘦西湖和艳红的小楼两者相应成趣,搭配的如此美妙,似乎两者缺了一样就像少了点什么似的。
真是‘湖映楼更艳,楼衬柳更柔’啊,对于万绿丛中一点红,小严慨叹到。
咦?两个官差愕然回头,不错,不错,恰如其份,接着话头一转,道:不过,见到韦大人可千万别拽啊,大人最烦这一套。
对了,就是前面的小楼,我们马上到了。
哦,虽然明白个中道理,小严也不禁狠狠的想到,你们那个自负了得的宝贝韦大人,大字不识几个,看别说出几句像样的话,当然不高兴了。
没有被官差的话打扰了心情,欣赏着四周的景色,慢悠悠的向小楼走去走去。
这时候的小严心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淡忘了江湖的仇杀和身上的至宝,整个身心完全融入了美丽的景色。
似乎四处欣赏一下湖光山色也是一种江湖吧。
体验江湖,体验江湖的繁华是一种享受,而体验江湖的宁静又何尝不是一种寄托呢。
醒醒了!一席话惊醒了深思的小严,一抬头看到两个官差讥笑的笑容。
怎么回事?小严愣愣的问道,同时注意到了,一行三人已经到了小楼的围墙外,不禁暗想他们要杀人灭口,不过没必要啊,何故费了大半天的力气把自己弄到这里来呢?难道。
别乱想了。
好好看看有人发言了。
哦,说着,把焦距转向了屏幕。
【谣言】某人:梦想杀死冥王,得到了雪山至宝《血刀经》和血刀。
现在扬州一带。
怎么会是这样?脑袋顿时大了一圈,急忙带着询问的眼神看向两个官差。
不用怀疑我们!那是谁呢?别人好像不知道啊。
看来事情是越来越大了,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算了,别想了,进去吧,放心,没人知道你在这里,就算知道了,他们也不敢进来,呵呵,这事情以后再说吧,先去见大人吧!看来也只好如此!带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情,小严进了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