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庶女攻略全集 > 第八十三章 连连(粉红票570)

第八十三章 连连(粉红票570)

2025-03-31 01:57:52

下定后没几日,徐令宜搬师回朝。

大军停在离燕京六十公里以外的西山大营,徐令宜将带领麾下三千官兵于六月六日午时在午门举行献俘仪式。

那天,万巷空城看徐郎……十一娘却带着琥珀和冬青在家里晒衣、晒被,借着这个机会收箱笼。

竺香就端了绿豆汤来给她们解渴。

歇一下吧!十一娘望着炎炎烈日,招呼在院子里忙着的琥珀和冬青。

两人带着灸人的热气进了屋,捧了绿豆汤一口气喝完才放碗。

放了冰糖的?冬青笑盈盈地问竺香。

竺香点头:我说是十一小姐要的,厨房里就放了冰糖。

还没有嫁到徐家去,众人对十一娘屋里的人已大不相同。

竺香就犹豫道:厨房的申妈妈说,她的侄女十分能干,小姐走的时候,能不能把她的侄女带过去。

大家都望着十一娘。

十一娘笑道:跟她说,这种事得母亲做主。

竺香点头,收了碗,送去了厨房。

琥珀就含含糊糊地道:小姐,您要不要看几个人……总是有办法的……十一娘没有做声。

冬青却抬头看了看天空:这么热的天,也不知道侯爷受不受的住?可别热出病来才好!十一娘不由莞尔:你放心,徐家已经下了聘。

不管他出了什么事,我总是要嫁过去的。

冬青听着却正色道:小姐,侯爷对你那么好,您可不能再说这样的话了!她嘴里所说的好,是指徐家给十一娘的聘金是白银五千两……相比王家给十娘的一千两和钱家给五娘的二百两而言,实在是太给自己长脸了。

十一娘决定保持沉默。

在这个问题上,她和冬青实在是说不到一块去。

聘金是摆在明面上的,既是罗家的面子更是徐家的面子。

何况,因为徐家聘礼总价超过了一万两银子,大太太因此不得不水涨船高,为她置办了一万两银子的嫁妆。

当然,这种结果是十一娘非常愿意见到的——谁还会嫌自己的陪嫁多啊!加上徐家给的聘礼中那些真正值钱的金银首饰、衣料布匹都会给她,到时候会做为自己的陪嫁陪到徐家去。

真正算起来,徐家也不过花了二、三千两银子罢了,可她却带了两个田庄,两个院子过去,仅这,就值五千多两银子……徐家真正是既挣了面子又挣了里子。

相比之下,还是罗家吃了大亏。

如果是自己为儿子聘媳妇,只怕也会这么干!不过,大太太的大方也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

毕竟五娘和十娘出嫁,她可是一碗水端平了的,都是一百亩水田和一个院子……而冬青看见十一娘没有做声,知道她不喜欢自己说这些,可她实在是忍不住。

夫为妻纲。

嫁到了徐家,是生是死,是好是坏,全看侯爷的了。

不把侯爷服侍好了,怎么会有好日子过。

小姐要是不明白这一点,以后会吃大亏的!她不由劝十一娘道:小姐,您读的书比我多,道理也知道的比我多。

只有夫唱妇随,才能家道兴旺……就有小丫鬟跑进来道:十一小姐,去接五姨娘的轿子回来了!十一娘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真的,在哪里?小丫鬟笑道:刚进胡同。

这会怕是进了院子。

这也是和徐令宜定亲的福利之一——家里有什么关于她的事,大家都很积极地向她通风报信。

十一娘就让琥珀赏了那小丫鬟几个铜子。

小丫鬟接了,千恩万谢地走了。

十一娘就慢慢地坐了下去。

冬青奇道:您不去迎接姨娘吗?到时候,母亲自然会叫我。

十一娘脸上有着淡淡的悲伤。

有些东西,是互为表里的。

要不然,怎么有母以子为贵,子以母为尊的话。

只有她好了,别人自然不敢怠慢五姨娘……可过了好一会,也没有人来叫她。

十一娘不由急起来。

差了秋菊去打听:看看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秋菊应声而去,很快就折了回来:小姐,五姨娘没有来!十一娘大吃一惊:没有来?为什么没来?是身子不舒服?还是出了别的什么事?不知道。

秋菊摇头,不过,这次吴孝全两口子都来了,吴孝全家的应该知道。

十一娘心急如焚,面上却佯做镇定。

直到下午才等来了吴孝全家的。

她也爽利,开口就道:姨娘说了,您有了好归宿,就比什么都好。

她就不来了。

免得出阁的时候让姑爷为难。

还让我给您带信来,让您到了夫家,上要孝敬婆婆,下要尊敬姑爷,可不能做出什么有失伦常的事来。

十一娘有些发呆。

五姨娘,不管什么时候,最先想到的还是自己这个做女儿……吴孝全家的看十一娘眼圈有些发红,忙笑道:十一小姐还不知道吧?我们四爷要娶媳妇了。

十一娘果然被这消息吸引,吃惊地道:四哥要娶媳妇了?吴孝全家的点头:是虞县林桥周家的小姐。

也算得上世代书香了。

祖父曾经做过大名府的知府,只是父亲去世的早,家道有些没落了。

十一娘点头。

要是好,大太太肯定不会同意。

吴孝全家的见十一娘对这个话题并不反感,上前几步,低声道:不过,我听说,周家小姐的性格十分的泼辣,左邻右舍的人都不敢惹她。

所以到了十八岁还没有说婆家。

十八岁还没有说婆家?琥珀低声道,那岂不是比我们家四爷还大。

吴孝全家的掩袖而笑:今年二十岁,正应了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

这门亲事是谁做的保山?十一娘不由道,三姨娘知道吗?是杭州知府周大人的夫人保的媒。

吴孝全家的笑道,大太太亲自托周夫人帮着找的,三姨娘知不知道有什么打紧的。

听说,周大人曾经和周小姐的祖父共过事,因同姓周,还论了序齿。

这不,暂定了九月初十的日子,特意让我来商量成亲的事宜。

所谓的商量成亲事宜,是指来找大太太拿钱吧?毕竟,不管是下定还是聘娶,没有钱总是寸步难行。

何况,今年过年的时候,大太太又差人回余杭拿了两万两银子来……这边吴孝全家的和十一娘说着话,那边大老爷正在犯愁:我说了姐妹几个要差不多,你偏不听。

现在好了,声哥成亲怎么办?有什么不好办的?大太太冷冷地道,把他原来住的地方粉粉,家具什么的也是现成的。

不过下定的时候添些金银首饰、绫罗绸缎之类的,花不了两百两,加上筵席上的鸡鸭鱼肉,最多四百两就够了。

不行!大老爷道,你让我四百两娶个儿媳妇,左邻右舍的不笑掉大牙才怪。

怎么也得一千两银子。

一千两银子?大太太端着茶盅冷笑,你也不看周家是什么人家?你拿一千两银子去,人家周家怎么还礼?你可别忘了,徐家一万二千两银子的聘礼就让我们前前后后得花两万两银子嫁十一娘。

徐家是见惯大场面一向出手大方,我们总得为周家想想吧?说不定就这四百两,周家都要举债嫁闺女。

大老爷只好嘀咕道:那也太少了。

兴哥的时候,可花了五千多两……大太太不耐烦地瞪了丈夫一眼:媳妇的陪嫁也有三千多两!大老爷算帐是从来没有算赢过大太太的,有些气闷地转过身去喝茶。

九月初十这日子也得改一改。

大太太沉吟道,徐家前两天来问过我。

说钦天监说了,九月里只有初十是好日子。

要不,就要等十月二十二。

我瞧徐家那意思,是想订在九月初十。

声哥的日子等徐家那边定了再说吧!说完,又叫许妈妈,去接了五姑爷和五姑奶奶来——声哥成亲是大事,总得商量商量他们两口子。

现在五娘事事都听钱明的,钱明呢,和大太太一样,事事都要先顾着徐家。

大老爷只好不说话了。

只有等徐家来报了日子再说。

徐家果然是看中了九月初十。

因是和大太太商量好了的,大老爷当即就同意了。

罗振声的婚事就改在了十月二十二日。

夫妻两刚刚商量好,山东那边有信来,说七娘出嫁的日子定在了十月初十。

不是说明年开春的吗?怎么改在了年底?来报信的喻妈妈就笑道:您不知道我们家这位姑爷的心有多诚。

二太太说打家具要日子,姑爷就急巴巴地送了家具来;二太太说针线一时做不完,姑爷就从仙绫阁请了十个针线师傅到我们家去做针线……二太太看这架势,什么话也不敢说了——难道嫁七小姐全让姑爷家出钱不成。

这不,一来让我给大老爷、大太太、三太太来报个信,二来让我到老吉祥来给七小姐打头面。

大太太就看了大老爷一眼:看样子,声哥的婚期又得改。

儿子成亲,父母总得到吧!大老爷大手一挥:声哥的婚事定在明年开春好了!明年,周家姑娘二十一了!大太太又反对。

侄女和儿子,当然是儿子更重要。

大老爷没有一点犹豫,立刻道:那就让兴哥去送七娘,我们回余杭!大太太脸色微沉。

本章节由16k书友上传[w w w .bx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