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河梦之重生南唐全集 > 第三章 赴宴(上)

第三章 赴宴(上)

2025-03-31 01:58:41

萧昭夫妇回家在萧府乃是大事,这几天一直为这事忙个不停。

现在既然已经回到家中,萧昭免不了做官的俗套,回乡也是走亲访友,几乎没个闲暇。

萧夫人倒是常常和萧若一起,常常关在房中也不知道谈些什么,有几次,萧钦来看母亲见萧夫人总是欲言又止的模样,却也不好多问,只好说些闲话,请了安便退了出来。

这一日,萧昭难得没有出门,吃过早饭叫过萧钦来到书房,锐利的眼神盯着萧钦心里有些发毛。

萧钦虽说知道他不可能发现自己的身份,可也怕是别的什么事出了纰漏,心中着实惴惴。

还好,萧昭很快就开口了:钦儿,我回来这些天忙着应酬,也没时间跟你好好谈谈,你先坐下来。

萧钦没有说话,在一旁坐了下来。

我出门这几年,你学问颇有些长进,你是萧家唯一的男丁,是不能碌碌一生的,今后可有什么打算?萧昭徐徐道。

萧昭这话的意思无疑是告诉萧钦即使不想也要为萧家着想必须有所作为。

萧钦知道在这年代除了做官恐怕也没有别的路数,只不过对这南唐历史也不甚了了,不过猜想既是承继唐代,入仕做官多半是科举一途,想了想答道:孩儿想以科举入仕。

本想说要出将入相,未免父亲责怪自己轻狂,也没说出口。

萧昭也没接话,只是轻叹了一声,开口道:钦儿心中有主张固然不错,科举确是正途,只是生逢乱世,为父眼见耳闻,这功名利禄多少人皓首穷经也未必可得。

依爹爹之见,孩儿该作何打算。

书自然是要读的,切不可放下,不过为父在朝多年虽说不事钻营,却也有不少故交好友,钦儿若是有些声名,想必引荐你出来做官也非难事。

不知爹爹想让孩儿有多大的声名?倒也不必名满天下,不过是让你在这文人士子之中略有声名罢了萧昭笑了笑。

孩儿明白了,只是不知从何处着手?萧昭站起身来,在房中踱了踱,萧钦忙起身肃立。

萧昭似乎有什么事难以启齿,不过萧钦还是听到了父亲开了口钦儿,最近城东王老尚书80大寿,为父既是回乡也势必要过去拜贺,你随我一起去吧萧钦应了一声萧昭便让他出来了。

此刻萧昭心里实在矛盾,王老尚书在朝多年,自前朝便是位居显要,而今更是门生故吏遍于朝堂,王老尚书的大儿子正在朝中任兵部侍郎,圣眷正隆。

他的寿宴肯定会来不少达官显贵,钦儿若是能在宴会上有所展露,这样对日后的仕途自是大有好处。

只是自己向来明哲保身,与王家虽说没有仇怨,却因为没有投靠王氏一门,所以也并不亲近,不知到时候钦儿真有所表现,王家是什么态度?旁人又会不会以为自己趋炎附势,攀附权贵?萧昭想了又想,最后还是说服了自己,儿子的前途还是比自己这张脸面重要得多,何况我这也并不是趋炎附势。

萧钦倒是没想那么多,一是他本就不知这仕途险恶,朝中之事知之甚少,没有那么多担心。

二是萧钦早已经不是那个懵懂的少年了,心中也有了算计不出人头地实在是对不起自己两世为人。

第二天,萧昭没有出门将萧钦叫道一旁给他讲了讲当今天下大势,以及朝中的局势。

萧钦这次知道李煜是皇子之一,排行第六,时封为安定公。

至于朝中纷繁错杂的关系,萧钦一时也弄不明白,不过从父亲口中,萧钦了解到朝中大部分臣子就连今上也是安于现状,贪图享乐,而有识之士则是忧心忡忡却无可奈何。

寿宴的日子到了,一大早萧钦便被父亲叫过,草草用过早饭便往城东去了。

萧钦是第一次骑马,感觉很是新鲜,前世里也就是在公园骑着马照过相而已,哪想现在骑着马招摇过市。

这骑在马上的少年本也是英姿飒爽,俊逸非常,加上萧钦不断的左顾右盼,流连这南唐的市井民风,倒是惹来不少人注目。

萧钦在人丛中偶尔看到二三美女,不能自已,有几次险些跌下马来,害得身后的仆从心惊胆颤,生怕这少爷一个闪失,不过还好没事,萧钦默默在心中感谢了一回这死去的萧钦,亏得他骑术尚可,才不致自己今日出糗。

萧昭骑马在前,所以先前并未看到萧钦在马上的情态,只是时间一长,萧昭看到路人怪异的神色好像是对着身后,萧昭扭头一看,萧钦一双眼睛正四处转悠,萧昭心下恼怒,本欲喝止,不知想到了什么又摇了摇头不再去理会。

只是心中难免不安,前几日看到萧钦在家本本分分,又见识了他卓越的才华,本以为萧钦已经改掉了从前轻浮的毛病,哪知一出门便故态萌发,似这般光景,待会在宴会上怕是不得安生,心下暗自祈祷不要惹出事来才好。

宣州城本就不大,父子二人很快便到了一条宽敞的街道上,萧钦见街道上人来人往,轿子也是停了不少,知道是到地方了。

萧钦举目一看,诺大的街上只有一户人家,高墙大院,朱漆红门,门前两尊神兽衬出威严,一众下人侧立两旁,这王老大人气派果然非凡。

见父亲已经向门前走了过去,萧钦忙跟上一步,门前自有人接过贺贴,唱和一声,萧家仆从上前送过贺仪,父子二人便举步向内走去。

萧钦见府里人多,虽想四处闲逛一番却是未敢造次,随父亲来到厅前,见厅中一群人围着一个老者正在交谈,那老者须发皆白,却是满面红光,精神矍铄,萧钦心知便是寿星公了。

萧昭忙上前见礼道贺,萧钦也见了礼垂首立在萧昭身侧。

客套了几句,萧昭就留在厅里了,萧钦则被下人领到后园。

这后园比起前院的金碧辉煌就又是另一番光景,萧钦只见诺大一片水面,假山怪石点缀其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红柳绿,果然是清新爽快。

正打量间,忽然听到耳后似乎有人叫自己,萧钦忙回过头来,只见一少年正微笑着站在面前,萧钦见这少年唇红齿白,生得很是俊美,却不知何处见过,萧钦已不是从前的萧钦,不敢贸然询问,只是若不说话未免无礼,正不知如何开口。

那少年似是已经明白萧钦所想,道:这位兄台,在下苏琪瑜,与兄台只是初见,见兄台风神俊逸似乎若有所思,冒昧打扰,望请见谅。

萧钦忙到:在下萧钦,兄台说笑了,我只是见这园中光景比起前院繁华颇有不同,心下感慨而已。

想必兄台也是雅人,那前院嘈杂自是不比后园清净,单是看这后园的青年士子虽说不上愉悦非常却是比看那前面人情世故要好了许多。

你也是跟随家人一起来贺寿的么?我见你雍容华贵,必是世家子弟了?萧钦哪里知道看人,只不过见他谈吐文雅,想必也是哪位大人的公子,而自己心中着实不想跟一个陌生人说得太多,因此岔开话题想早早结束这次交谈。

那苏琪瑜见萧钦不称兄台,而称你我,以为萧钦在表示善意,以视亲近,却哪里知道你我只是萧钦前世最平常的称谓。

苏琪瑜心下欢喜,也不在虚文客套,只是自己的家世初次见面却是不想随意透露,当下轻轻说道:我是随兄长来的,你呢?家父在朝为礼部郎中,我是随家父前来贺寿的,你若是有事可以先去忙,我四下看看。

萧钦心机不深,只是随口问问,倒不是真想知道别人家世,见他不答也不以为意。

不忙不忙,既然你我有缘,何不去那边亭上闲坐,稍谈一回?苏琪瑜满眼热烈。

萧钦心中奇怪,这人怎么就听不懂我说的话呢?可人家好心好意,自己又不好推辞只好应了一声随他一起来到亭中坐下。

苏琪瑜开口道:今日王老大人寿诞,令尊萧大人在朝颇有才名,既是萧大人的公子,必是不凡,不如你写一首词与我借鉴一二可好?话一说完,自觉不妥,与一个初次见面的人作这种要求似乎有些孟浪,脸上羞红。

不过苏琪瑜到底是见过大场面的,很快就平静下来看着萧钦。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音yǎn)清佳。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萧钦一时激动,脱口而出。

念完了才发现,这钱塘似乎不是南唐辖地,现下正是吴越都城,念这些怕是不大合适。

自己喜欢这首词,刚才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现在也无法收回了,不知道苏琪瑜会怎么看?见苏琪瑜半天没有言语,萧钦心下不安,只将两眼盯着苏琪瑜出神。

苏琪瑜自是大惊,这样的词句出自一个少年之口已是让他倍感惊诧,心想即便是本朝第一词人宰相冯延巳大人也未必能作,这已经让他够震惊的了。

可这词却又是写的钱塘,苏琪瑜低下头,天生的敏感让他不得不细细思量,钱塘并非本朝辖地,而是死敌吴越都城,这个少年这样写钱塘丰饶是何道理?对了,他后面又写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凤池自是指拜相了,可钱塘既是吴越都城,又归去何处?好景与?(这首词是柳永为求引荐,恭维两浙转运使孙何所作,杭州即是钱塘,之所以说归去因北宋都城乃是汴京,这里是恭维孙何他日将登朝拜相,离开杭州奔赴汴京。

)苏琪瑜想了半天不得要领,忽然心中一惊,难道说这个少年想取下钱塘,封侯拜相?这也未免太匪夷所思了,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竟然想灭亡吴越?苏琪瑜实在是不敢相像,抬头一看,正迎着萧钦炯炯的目光,苏琪瑜心下慌乱,正不知该如何应对。

忽然园中一阵吵闹,原来是王家下人来叫众人赴宴。

萧钦倒是没什么架子,也不需要人来请,自己便跟着众人往钱走。

走到花园门口,忽然想起苏琪瑜回头一看,苏琪瑜却是没有跟来,举目一看,也没见着,萧钦微微一笑心想自己与他不过萍水相逢,他自是不用和自己一起了,待会宴会应该能见到。

想到这,萧钦快步走向前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