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刺客

2025-03-31 01:58:41

那家丁大叫一声:有刺客,说完吐出一口鲜血仆倒在地。

厅中一时大乱,在座诸人纷纷站起身来,正欲夺路而逃,靠近门口的人自是抢先动作,可仓皇中还没走出几步便发现门口已经站了一排黑衣蒙面之人,都是惊骇莫名,这一来众人俱是惊立当场。

萧钦却是异常冷静,心想自己都已经死过一回了还怕再死一回么,说不准这回死了就回到前世了倒也值得。

扭头看了看父亲,萧昭神色冷峻,眼中却看不出丝毫惊慌,萧钦看到那李公子也是一脸平静,只是父亲为何站到了那李公子身旁?许是厅中嘈杂,大家都走动过的缘故吧。

那一排黑衣人中为首一人首先开口了:李弘冀留下,其他人请到前院待着,若敢反抗,格杀勿论。

说完,让开一条路。

李弘冀是谁,在场之人自是明了,那是当朝太子,认识的人都看向那李公子,不识之人这会也明白了全都向那李公子瞧来。

萧钦倒是怔了怔,难怪那李公子如此嚣张,原来是太子殿下。

刚才自己得罪于他,不知他会怎样报复,不过转念一想,事到如今,自己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报复,有什么事接着便是,心下释然。

(按正史,李弘冀此时还未被立为太子,不过这只是小说权且如此)李公子见刺客如此说,倒是颇有担当,当下朗声道:各位大人,在下李弘冀,今日之事,让诸位受惊了,请大家去前厅,刺客自有我来应付。

厅中之人既是知道李公子的身份,那些孝子忠臣又怎会丢下当朝太子,自己逃命。

有些人虽然想去前厅,可一权衡利害,和太子一起即便是死了那也是为国殉职,若是前往前厅则是生死未卜,这些刺客可没说要放了大家,说不定在前厅会被一一格杀,即便是生还,朝廷也不会放过自己,与其全家遭殃,不如以身殉国了。

想到这里,那些人也稍微动了动的脚又站了回去。

至于那些胆小之人,看到这阵势早就吓得动弹不得,哪敢从刺客身边穿过。

这样一来,厅中之人倒是没有一个朝前厅去。

太子见大家都不动,倒是颇有些意外,他养尊处优哪里知道这些人的心思,还以为众官员是忠于朝廷忠于太子,心中还热了一回。

众人既然不动,就只有自己来应付了,又对刺客说到:你们是什么人,竟是意欲行刺本太子?那些刺客见众人不动,又站成一排把路给堵住了,为首那人大笑一声:我们是取你性命的人,李弘冀,京城戒备森严我们未能得手,可你却要跑来这宣州,既是自己找死,也怪不得我们,兄弟们,动手!太子冷笑一声,忽然不知从哪儿冒出一群侍卫已将大厅团团围住。

那些刺客不再言语,直往李弘冀身前冲过来,手上不停,在场之人已有数人被砍翻在地。

那些侍卫也迅速动手,一时间侍卫和刺客斗在一起,砍杀之声不绝于耳。

退在一旁的萧钦又看了看父亲,见父亲仍是站在太子身旁神色冷峻如前,心中正感奇怪,父亲一个文弱书生怎么不退在一边,那李弘冀肯定已经注意到了父亲怎么也没理会?忽地眼前一晃,萧钦见父亲拿起几上一双筷子掷在太子身前,当的一声一个明晃晃的东西掉在地上,萧钦举目一望,似乎是袖箭之类的暗器,萧钦以前倒是见过。

萧钦目光一抬见那李弘冀眼中闪过一丝迷茫,又迅速的恢复了冷静,对着萧昭颔首没有说话。

萧钦心中郁闷,父亲竟然会武功自己好像不知道啊?那父亲为什么不教自己武功呢?心中的疑问不停的闪现,难道父亲发现了什么?萧钦神色一凛,打了个寒战,不过又一想,死去的萧钦好像也是不会武功的,既是如此,那想必是父亲没教的缘故了。

再说,看父亲显露出的武功似乎并不高明,既是身怀武艺怕也是功力有限得紧,连太子不也没有吃惊么,想来父亲会武怕也不是秘密。

又想到也不知道那死去的萧钦不知是否知道自己的父亲会武功,待会面对父亲倒是要好好对待,别露出马脚才是。

这时候,厅中刺客到底是没有敌过大队侍卫,不过刺客到底是骁勇,竟无一成擒,全都是死战到底,终是被全部格杀。

一个身着白衣书生模样的人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直往太子身边走去。

那人不知和太子说了些什么,太子点了点头,对着厅中众人说道:诸位受惊了,现在请大家先各自回府,等今日事了,在下必严查此案,给死难官员一个交代。

诸位今日舍身就死,在下铭记在心。

王公子,请你照料周全。

厅中官员听太子这么说,都纷纷走了出去,心中还暗叹今日幸好没去前厅。

王二公子虽是惊魂未定,见太子发话,也只好出去了。

一时厅中只剩下那太子、萧昭、萧钦和那白衣书生。

萧钦见父亲没动,自然也没走,太子见萧钦还留在厅中,却正是那顶撞自己之人,顿时目光一寒正欲发作,萧昭急忙躬身垂首,低声对着太子说了几句。

萧钦站得远,倒是没听清,想必是告罪的话了。

果然,太子面色缓了一缓,神情复杂的看着萧钦,萧昭忙对萧钦招了招手让萧钦过去。

萧钦心知得罪了太子可不是什么好事,刚才生死未卜自是豁出去了,这会倒是有些后怕,忙走上前去拜伏在地。

太子见萧钦服软倒是没说什么,就让萧钦站起身来。

太子对着萧昭和那白衣书生到:这位是萧师傅,这位是林学士。

,那白衣书生似是认识萧昭并未冒失的叫萧师傅,而是拱了拱手,口到:萧大人。

萧昭也是还了一礼,口到:林大人。

太子转过身来,对着萧钦缓缓到:这位原来是萧师傅的公子,果然是生得丰神俊朗,才华也是出众的。

令尊昔年曾经教诲于我,至今我仍是感佩,只是萧师傅生性恬淡后来倒是少了走动。

你既是萧师傅的公子也不算外人,听萧师傅说你还没有功名,今日便赐你进士及第,今后若有为难可上京城找我。

萧钦呆了一呆,萧昭心中惊喜,这一来钦儿功名在身,忙对萧钦喊道:还不快谢太子恩典。

萧钦忙又拜伏在地,口中说道:谢太子恩典。

太子恩了一声便让萧钦起身站在一旁,和萧昭林学士一起查看起厅中死去的刺客来。

萧钦离得近,三人之间的对话自是一一入耳。

太子首先开口:林学士,依你看,这些刺客是什么来头?刺客所带兵刃乃是马楚军中所有,不过这衣物却是京城庆凤祥所造,至于刺客受何人指使,还要详查。

萧师傅有何看法太子又道。

凶器虽为马楚军中之物,但马楚新破,这军中兵器流传在外不足为奇,而这庆凤祥的衣物却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也未曾听说过庆凤祥除了京城还在外有营生。

那依萧师傅之见,这刺客之事可有眉目?萧昭想了想,大唐平楚是在年前,楚地虽平,可那王逵拥刘言为武平留後,现下却仍未归附,不过刘言势小应该不至于刺杀太子,再说若真是是刺杀成功也就是逼得大唐尽速发兵,岂不是得不偿失。

而那京中倒是暗流涌动,想到这里,开口道:应该不是武平那边人,依那刘言,王逵的实力,若未勾结大周,自保犹难,还不至于嚣张至斯,查这刺客怕是要从京城着手。

那林学士一直听着太子和萧昭说话没有插口,这会也道:太子殿下,萧师傅所言极是,处理完宣州之事,请太子尽速还京,若是迁延恐怕京中有变。

太子闻言也不接话,却意味深长的盯着萧钦看了一眼,道:萧公子刚才席上一句话说得很好,令我茅塞顿开。

萧昭和萧钦都是一惊,刚才不是好好的么,怎么这会又提起这事,难不成太子还是放不下面子要秋后算账不成。

还好太子很快又开口了:当今楚国新附,人心不稳,我何尝不知?强敌环伺,又哪里有盛世气象,我实在是有苦难言,托名大唐,却河山未复,楚虽弹丸之地,收复楚地却是北伐中原之兆始。

我欲严刑以压人心,酷法以正民怨,楚地若能威服,他日兵锋所到,吴越既定,中原必可图之。

可朝中一般老臣却妄想以德归化,怀柔楚地,我大唐虽府库充盈却也不是这般用作。

太子讲完这些盯着萧钦,可萧钦低着头也看不清他的面色,只好继续说道:听萧公子所言,颇合我心,日近长安远,我欲光复河山,萧公子必可是一臂助,我欲延请萧公子入我太子府中,不知萧公子意下如何?听完太子所说,萧昭实在是不明白太子今日是何意,虽然太子年幼未立之时曾教导于他,可后来也没有往来,太子也从来没有想起过我这位师傅,听闻太子为人阴鸷,狂妄自大,今日却如此看重我父子二人,恐怕并非妙事,钦儿年幼,恐怕经不住诱惑。

可自己又不能出口回绝,只是暗自担心。

一旁萧钦也的确是没想到太子会说这番话,心中百转千回。

要知道若是从前的萧钦听到这些怕不是要热血上涌,可萧钦已经不是从前,前世的阅历告诉自己来者不善。

又想刚才当面顶撞太子,看太子神色不像是宽宏大量之人,现在说这番话难保不是要把自己骗进京城,世事难料谁敢保证我能安然无恙。

抬头看了看父亲,见父亲脸上也没有欢喜的神情,心中便有了主意。

太子见萧钦迟迟不开口,脸上便有些不悦。

道:莫不是我小小太子府容不下萧公子大才?既是已知太子身份,萧钦也不敢自称我了,忙道:谢太子抬爱,小民至微至陋,岂敢心怀二意,只是家父严命,学业未成,不敢稍离。

太子面色微霁,向萧昭投过一道询问的眼神。

萧昭不敢怠慢,回道:太子明鉴,小犬学业未成,少年气盛恐坏太子大事,等学业有成磨砺一番自会往太子驾前效力。

太子倒是没有纠缠,对萧钦到:既是如此,我就代这宣州节度辟你为掌书记吧,你可以不用到任,安心在家读书,他日学成可上京城找我。

说完对着萧昭交待了几句,大概是让萧昭尽快回京赴任之类的话。

今天王府家宴却出了这么多事,萧昭父子骑在马上都是想着心事,一路无话,入夜方回到家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