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真接着赵云,迎入都尉大帐,准备让赵云好好休息上一番。
哪知赵云一进入大帐,坐下不久,便即起身,对杨真道:杨真,现在天气炎热,在大帐中犹如火烧,不如你带我去游览下都江堰吧?杨真哈哈笑道:赵将军,你不必心急,子渊定会带你去的。
将军远到而来,不如暂且歇息一下,一会再去不迟,都江堰离此甚近,片刻便到。
赵云道:呵呵,好吧!杨真如今全国的部队都在搞屯田,发展农业,积攒粮食,你知道为什么吗?杨真摇了摇头,赵云道:杨真,你做为一个武卒,是一个好武卒,可做为一个将军,却不是一个好将军!哎!可惜了!杨真听了,觉得赵云话中有话,便问道:将军,此话怎讲?赵云道:你的武艺,我也见过,着实不错,虽说招式有点野,但是冲锋陷阵是够用了。
不过,做为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你不了解一些政治走向和军事动向是不行的。
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先帝的眼光是不会看错的,如果有高人加以指点,有朝一日,你必定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难道你甘心就这样在这里守护着都江堰一辈子吗?杨真听了,觉得很有道理,逐渐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大帐中一片寂静,赵云看到杨真有所动容,便接着道:你知道丞相为什么要外放你到这里来吗?杨真被赵云的话语打断了思绪,抬头迷茫地望着赵云。
赵云道:丞相外放你到此地,并非是单纯的守护都江堰,而是在考验你。
考验我?杨真狐疑道。
不错。
都江堰方圆八百里,郡县不下十个,按道理来说,你一个小小的典农都尉,应当归属就地郡县管辖。
可丞相早已经颁布了命令,让这八百里的郡县官员均不能节制你,让你在这里自由发挥。
考验你是否有领导才能,是否能与郡县之间友好相处。
赵云突然停了一下,看了看杨真,只见他眉头紧锁。
赵云接着道:如今,丞相在全国推行军屯,广积粮黍,另一方面又派遣使者和东吴通好,结果同盟,稳定了国家的动荡。
你可知道,这一切都在为什么做准备吗?杨真道:将军请明言,末将不知。
赵云又问道:你当真没有听到一点军事动向吗?杨真道:我只知道守卫永安的大军从原先的五万减到了一万,其余四万,尽皆调入都城。
难道......说到这里,杨真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是又不敢开口,眼睛望着赵云。
赵云点了点头,对杨真道:你猜的一点都没错。
四万大军今夏调集完毕,加上成都原有驻军,一共十二万,现在正在秘密训练中,为南征做下准备。
杨真道:丞相当真要南征?赵云点了点头,道:南征之事,已经板上定钉。
杨真兴奋的问道:何时出征?赵云哈哈笑道:你急个什么?至少还要两年。
杨真听了,忽然就泄气了,叹道:两年?赵云点点头,对杨真道:杨真,两年的时间里,你要做的还有很多。
如果你真想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就要多多努力,不要辜负先帝对你的期望。
现在也歇的差不多了,你带我去游览下都江堰吧!杨真领着赵云出了大帐,经过校场时,赵云看到正在训练的一些士兵,忽然眼前一亮,在杨真的肩膀上拍了几下。
杨真问道:将军,怎么了?赵云笑呵呵的道:杨真,真有你的。
你的这些士兵,一点都不亚于皇宫近卫。
杨真谦虚道:将军过奖了,和雄军白耳比起来要差远了。
赵云在校场外看了一会,士兵的训练激情燃起了他心中久藏的**,同时也使他回想起了自己年轻时战斗的场面。
如今,赵云已经老了,体格已经不复当年那样强壮,也很久没有再打过仗了。
当丞相诸葛亮告诉他开始着手准备南征的事情时,他的心,仿佛一颗小石子都可以让其澎湃。
他开心,因为丞相并没有觉得他老了。
赵云高兴的心情是别人无法想象的,趁着高兴,他带了十几个亲随,便出了都城,一路向西,直奔都江堰而来。
因为他知道,那里还有一个和他一样渴望战斗的青年。
也许,这个青年,就是他的传人。
杨真看见赵云在呆呆地望着校场,不敢打扰他,他知道,做为一个武者的寂寞,赵云如此,陈到如此,他自己亦是如此。
出身士卒的他们,心境都是一样的,都怀着一颗上阵杀敌的心。
良久,校场上士兵的喊杀声还在赵云的心中回荡。
回过身时,赵云对杨真道:走吧!杨真应了一声,便领着赵云出了营寨大门,不带任何亲随,骑上马,朝都江堰而去。
二人来到都江堰,杨真为赵云介绍着都江堰的每一处传说。
当二人同时站在那条横江索桥,看到桥下面滔滔的江水,二人都同时惊呆了。
赵云先开口道:没想到都江堰会如此壮观,如此巨大的水利工程,先辈们肯定完成的很困难。
杨真道:是啊!将军,我们走吧!说完,便领着赵云下了横江索桥。
到了地上,赵云对杨真道:你善于使枪,对吗?杨真点了点头,赵云道:我有一套枪法,不知道你想不想学?杨真听到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竟然呆在了那里。
赵云见杨真不答,便道:难道你是瞧不起我这枪法?杨真忙道:末将怎么敢瞧不起将军,将军若教我,我求之不得。
那好!我就将这套天泉枪法,传授给你。
赵云道。
杨真连忙跪在了地上,对赵云磕了三个响头,拜道:师傅在上,请受徒弟一拜!赵云急忙扶起杨真,道:你不用拜我,我也不是你师傅,我传授给你枪法,是看中你的武艺和人品,只是不想让我的这套枪法失传而已。
杨真道:将军教授给我技艺,便是我的师傅,就算师傅不承认,在我心里,将军就是我的恩师。
赵云道:随你吧!说话间走到一旁树林,抽出腰刀砍下两根长枪一般粗细的树干来,削的略为光滑,随手将一根木棍扔给了杨真。
杨真接过木棍,站起身来,只见赵云已经在那边摆开了架势,杨真问道:师傅!你不是要教授我枪法吗?怎么摆开了攻击姿势?赵云道:少废话!看枪!说罢,赵云已经挺枪攻向杨真。
杨真不明所以,只是抵挡,并不还手。
赵云大声叫道:杨真!还击!杨真听到,便采取了攻击,枪法陡变,由守势转成了攻势。
赵云沉着应战,两人相交三十几招后,杨真略感到不敌,见赵云收住长枪,站立在那里。
赵云道:枪法还不错,只是你的枪法和我的有所出入。
一旦我教授给你了天泉枪法,你的那些原有招式就不要用了,不然就会受到牵累。
知道了吗?杨真点了点头,赵云接着道:天泉枪法与一般枪法不同,往往反其道而击之,出奇不意,攻其不备便是天泉枪法的真谛。
天泉枪法一共三式三十六招,今天我尽皆传授给你!你可看好了!说罢话,赵云便舞动手中长枪,那枪法好似云中盘龙,时隐时现,呼呼生风,凌厉猛烈。
杨真一看之下,心中暗道:师傅刚才要是出此招数,我只怕连他十招都接不住。
双眼目不转睛地看着赵云,生怕错过一招一式。
等到赵云把这三十六招天泉枪法舞完,杨真在一旁羡慕不已,赵云问道:看清楚了吗?杨真点点头,赵云又道:看清楚了,就耍一遍给我看看!杨真当下学着赵云的招式,重新舞了一遍,等到将三十六招舞完,他看到赵云在一旁摇头。
杨真疑惑的问道:师傅!难道是我舞的不对?赵云眉头紧锁,怒道:别叫我师傅!我不是你师傅!杨真忙道:师傅莫怪!徒儿愚笨,未能将枪法的精髓领悟,徒儿必定勤加练习,不负师傅的厚望!赵云道:我说过,我不是你师傅,只是传给你一套枪法而已,别无其他。
以后不许你再叫我师傅!杨真问道:师傅......啊,不对,将军,为什么不许我叫你师傅?赵云眼中突然闪过一丝遗憾,道:罢罢罢!这样吧,人前我依旧还是你的将军,没人的时候,你想叫什么就叫什么吧!杨真高兴地拍了两下手,道:是!师傅!赵云看见了,觉得杨真刚才的举动有点孩子气,不觉笑了出来。
杨真听到笑声,也傻傻地笑了起来。
两人的笑声混着江中的滔滔江水,发出了别样的美声,在空中久久未能散去。
两人笑声渐渐消失,赵云道:杨真!你本来是一个习武的好苗子,可是刚才你在演示天泉枪法的时候,多少夹带了你以前的技艺。
我说过,天泉枪法与一般枪法不同,路数和招数,均是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其中的龙行八荒、百鸟朝凤、繁星满天等招式,均是与正统枪法背道而驰。
然而你在演练中思想不怎么集中,心中尚有杂念,所以耍出来的招式似是而非。
你要记住!如果你现在身在战场当中,冲锋最前的时候,你要抛弃一切的杂念,你的身边是无数的敌人,身后是自己的兄弟,不管自己身后倒下多少兄弟,你都不能分神。
你要锁定敌方主将,以最快的速度从千军万马中冲杀过去,一枪便要刺倒敌方主将。
敌方主将一死,无人指挥,敌人再多也就像一盘散沙,这样,才能保住越来越多的弟兄的性命。
你明白吗?杨真道:恩!师傅这样一解释,我就明白了。
赵云道:明白就好,你再来演练一次!于是,杨真按照赵云的解说,深吸一口气,慢慢地将自己的心淡定下来。
杨真将双目闭上,仔细聆听着周围的一切,江水滚滚的流淌声,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小鸟在树枝上的喳喳声,马匹在树后打转的出气声......杨真越仔细听,声音传入耳朵的越多,听到的声音也就越细腻,甚至连几米以外赵云的呼吸声他都能听得仔细。
此时,杨真的心跳渐渐慢了下来,也渐渐静了下来。
风吹过杨真的身体,杨真感到他被风吹过的地方,每一个汗毛都竖了起来,微微的感到了风的抚摸。
就在这时,杨真突然睁开了眼睛,屏住了呼吸,双手紧握着手中的木棍,三十六招天泉枪法一一舞了出来,威力比他第一次耍的时候增加了许多。
赵云站在一旁,看着杨真舞的枪法,不住地点头。
等到杨真将三十六招枪法尽皆舞完的时候,杨真木棍突然向赵云攻击而来,同时大叫了一声:师傅!看枪!赵云提起手中木棍,迎上杨真,双棍相交,转瞬即逝,发出一声闷响。
赵云顿时感到双手微微发麻,心道:好小子!力道真不小!两人身体擦肩而过,只见两人同时回身,手中木棍同时刺向对方。
双棍棍头直接撞在了一起,两人相视一下,同时将木棍收回,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笑声散去,只听赵云对杨真道:不错!这招追魂刺用的恰到好处,和我想到一块了。
看来,你已经将这天泉枪法完全掌握住了。
不过,你切忌不可骄傲,每天早晚各练习一遍,要将所有招式练习熟练,做到随手出招,随心所欲!杨真道:徒儿明白!多谢师傅教诲!赵云道:我们在此耽误了一个多时辰,太阳也快下山了,我们回军营吧!杨真看了看天空,太阳挂在西边的山头上,即将落到山背后去了,便道:这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竟已经到了旁晚了。
师傅,看来要去青城山,只有等到明天了。
赵云道:恩,走,我们回去。
杨真将拴在树上的两匹马拉到赵云面前,对赵云道:师傅,请上马!赵云纵身一跳,已然跳到了马背上,一提缰绳,大喝了一声,那马驮着赵云便向前奔去。
赵云大声喊道:杨真!我们比比谁先到军营!杨真听了,翻身上马,大喝一声驾,那马便飞奔而出,直追赵云去了。
杨真看着赵云骑在马上,显得格外精神,心道:师傅的年纪已经不小,却丝毫看不出老的迹象,当真是老当益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