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蜀汉演义全集 > 第二章 玄机

第二章 玄机

2025-03-31 01:59:10

牛三一听,立马叫道:那还等什么?我们这就去吧!何平道:就你急,等我喝完一杯水再去好不好?杨真哈哈笑道:快喝,喝完了我们一起出城去。

牛三倒了一杯水,递给何平,何平接过水杯咕咚咕咚便喝完了。

何平将水杯朝桌子上一放,便道:好了,我们走吧!四人一起出了门,杨真让何平去军械库把那车铁用马车拉来,他和关凤、牛三则去马厩中一人牵了一匹马,大家在永安城门会合。

据何平打听到的消息,那蒲元住在永安城南三十里的一座山上的道观内,那山上的道观叫上清观。

于是四人在永安南城门会合之后,便一起出了城,顺着道路向上清观去了。

四人刚出城走了不到十里,原本宽阔平坦的官道开始变成了狭窄崎岖的山道。

杨真在山道上停了下来,遥遥望去,但见前面的道路崎岖不平,一道斜坡盘旋而上。

关凤看了看何平驾的马车,对杨真道:子渊,前面道路不仅狭窄,而且还是崎岖不平的山道,我们骑马上去也要多加小心,何平所驾的马车更不容易通过,你说该如何是好?杨真道:既然来了就不能轻易回去,马车不能通过,我们就把马车上的铁卸下来,用马分开驼着走,前面还有二十多里,也不算太远,我们下马走过去便是了。

关凤点了点头,跳下马来,走到何平的马车前面,对何平道:来,咱们把这铁分开了装。

何平下了马车,牛三和杨真也跳下马来,一起走到马车前。

关凤站在那里,双手环臂相抱,一只手托着下巴,似乎在想些什么。

何平站在马车前,不见动弹,眉头也是紧锁。

杨真站在牛三身后,还没有打算去绕过牛三取铁。

牛三伸手便去抓那铁,手掌刚一接触那铁,立时感到一股含意沿着手掌直逼全身,他大吃一惊,连忙将手缩回,大叫道:这是***什么铁?何平见了哈哈大笑起来,道:牛哥,就你性子急,我是吃过这一次亏,没有敢妄动,本想拦你,不想你的动作太快了。

杨真问道:牛三,怎么了?牛三骂骂咧咧地道:这鸟铁,摸了让人感到十分寒冷。

杨真不信,伸出手向马车上的铁摸了一下,一触之下,便感到一股寒意,杨真连忙将手给缩了回来。

牛三问道:将军,这是什么铁?竟然如此奇怪!关凤道:这铁是从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崩裂出来的,你们看,这铁身上还暗暗发着淡淡的绿光呢。

牛三探头去看,果然看见了铁块暗暗发着淡淡的绿光,他非常好奇地道:这莫非是上天降下来的神铁?关凤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似乎丞相知道这铁的来历,不然也不会让我们运着这铁来给他打造宝剑了。

杨真问道:那现在怎么办?这铁一摸便感到寒冷,手肯定是拿不起来了。

关凤一眼看见了铺在马车上铁下面的布,便道:我有办法了,我们用这下面的布将这些铁块包着,放到马的背上。

杨真、何平、牛三觉得这办法行,便和关凤一起,小心翼翼地将压在铁下面的布给扯开了四份,然后分别将铁块包在这布中,一人提了一份,将铁包放在了马背上。

说来也奇怪,这铁块一触即皮肤便会感到寒冷,可中间隔着一层薄薄的布,却丝毫感觉不到寒冷。

四个人颇为不解,何平将拉着马车的马匹给分离开了车架,和杨真、关凤、牛三一起牵着马,在这崎岖不平而又狭窄的山道上向前走着。

他们顺着这条山道,一步一步地走,走了近一个多时辰,方才看见前面笔直的道路,回过头来看时,他们竟然翻越了一座小山。

四个人又重新骑上马,沿着这条路行走,这路一直延伸到一座山的脚下,他们一路行来,没有费太多的力。

到了山脚下,四个人望着上山的路,又不得不从马上下来,继续牵着马,走在入山的山道上。

这山也并不高,一眼望去却是十分的清秀,山道两边的植物多是常青树,树林中时不时还可以听见鸟兽的叫声。

山道并不陡峭,一条斜坡笔直而上。

四个人走到半山腰,便感觉到有一点累,虽然他们都是训练有素的军人,可毕竟先前的那座山让他们消耗了不少体力,四个人歇了一会,这才又继续朝山上走去。

四个人走到了山道的尽头,一座古朴的道观映入眼帘。

四个人显得格外开心,毕竟是找到了,可以好好的歇上一番了。

四个人坐在地上,好好的歇息一番。

杨真眼睛打量着周围的一切,花木草虫无一不览,当他的眼光移到道观上,但见道观的门匾上写着三个大字上清观。

杨真注意到,上清观观门紧闭,门的两旁各立着一方大石,石头上各刻着两个大字,左边大石上刻着悟道,右边的大石上刻着无道。

杨真感到很是奇怪,既然入道悟道,为何又是无道,他猜不透其中的意思。

牛三,你去叫门!杨真吩咐道。

牛三一屁股从地上起来,刚向前走了几步,便看见道观的观门洞然打开,从门里面走出来一个身着道袍、十岁左右的小道士。

那小道士走到观前,对杨真、关凤、何平和牛三四人行了一个道家礼义,随后说道:几位施主,请里面来,师父让我在此等候多时了。

杨真、关凤、何平站起身来,和牛三都互相看了看,感到十分吃惊,他们来这里的事情只有他们四人知道,但是此刻小道士的话,分明是在说,他的师父早已经知道他们要来。

杨真走上前去,对小道士拱手道:小兄弟,你说,你的师父让你早早的等在这里了?小道士点了点头,道:施主不要质疑,师父确实是如此安排,你们请跟我来。

小道士话一说完便转身走进道观去了,杨真、关凤、何平、牛三分别牵着马跟在他的后面。

一进道观,杨真等人立时感到一种道家的味道,不管是道观内的布景还是道观墙上的壁画,都展示着道家的气氛。

小道士将四个人带到了道观中,俄尔停住脚步,转过身来,施礼道:几位施主,请将马匹拴在那边的柱子上,然后进入大殿便可,师父在大殿中等着你们。

杨真答道:有劳小兄弟了。

小道士微微一笑,又施了一礼,然后转身走了,进了一间房间,再也不出来了。

杨真环视了一周,见这道观并不大,只几间房屋而已,院子中的大殿前有着一个大鼎,鼎里面还燃着檀香,徐徐冒着青烟。

四个人将马匹拴好,便进了大殿。

大殿中一个身着青衣道袍的道士正背对着殿门,盘坐在垫子上,口中念念有词地道: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那青衣道士的对面是一个高高的台面,台面上依次排坐着三尊塑像,造型相貌尽皆不同。

杨真等人听到那道士口中念着词,不敢打扰,便静静地站在了殿门。

那道士口中之词念了一会,忽然停下,站了起来,转过身子,看着殿门前的四个人,施礼道:四位施主,贫道这里有礼了。

这道士头上戴着一顶帽子,眉毛、胡子都已经花白,但是天庭十分饱满,面色红润,没有一点苍老的迹象。

杨真抱拳回礼,道:在下杨真,今日上山来是为了......没等杨真话说完,那道士便打断了他的话,嘿嘿笑道:你们所为何事,我已经尽皆知晓,不必再道来了。

杨真等人听了,面面相觑,只见那道士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道:你们且跟我来!杨真等人跟随在着那道士走出了大殿,来到院子里。

那道士看了看他们牵来的马匹,便指着那马匹道:可以将这些寒铁卸下来了。

杨真等人又是吃了一惊,不想这道士连他们带来的铁是寒铁都知道,大家将信将疑地走到马匹身边,将铁包一一卸了下来。

那道士朝着一间房屋喊道:清风、明月,去后面把火炉点着。

只见从一间房屋里,走出来了两个十岁左右的小道童,对着那道士鞠了一躬,便转身走到大殿后面去了,杨真看见其中一个道童便是来迎他们的那个。

那道士对杨真等人道:你们跟我来,将寒铁带上。

杨真、关凤、何平和牛三四个人跟在那道士的身后,缓缓走到大殿的后面。

那道士边走边道:贫道青衣居士,道号天罡。

杨真听了心中突然为之一震,想起昨天在先帝的密室中的那几句箴言来:白帝道观,寻访青衣,一遇天罡,龙翔天下。

永安原先叫做白帝城,这道观在白帝城外,正好应验白帝道观。

这道士自称是青衣居士,道号偏偏叫做天罡,正好与第二和第三句吻合。

杨真不敢多想,忙道:白帝道观,寻访青衣,一遇天罡,龙翔天下。

道长可知道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吗?不想那天罡道长哈哈一笑,道:你来的刚好,我等你等了四年,今天正好把事情一起做了。

杨真不解,问道:等我等了四年?天罡道长道:冥冥之中早有定数,你又何必多问?尽管跟我走便是。

杨真听了,知道天罡道长不愿回答,便不再问了。

他们四人跟着天罡道长走到大殿之后,眼前的一切让四个人惊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