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道:怪在何处?天罡道长道:我这卦算的是贵人的凶吉和国家的兴衰,按照卦盘上的卦象来看,这卦本是凶卦,与贵人不利。
可奇怪的是,这卦象中又暗藏着勃勃生机,蓬勃而发,主导着国家的兴盛,当真是奇怪之极。
刘备问道:既然主国家兴盛,那就是吉卦。
我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盟誓为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如今二弟、三弟皆弃我而去,我本应该与其同死,然大仇未报,我死不瞑目。
我快六十岁了,也是行将就木的人,就算不去东征,我也活不了多久了。
如果我此番东征以我的死而换得国家的兴盛,玄德虽死犹荣。
天罡道长听了,颇为感动,道:贵人,这卦主一颗将星。
将星出世,国家兴盛。
贵人也不必寻访,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你们早晚都会相见,到时,贵人便可对其委以重任,以兴国家。
刘备问道:道长,可否告知那人是谁?天罡道长笑道:贵人,贫道只能告诉你,你们相见在万军之中,承受天命于火光之间,贵人一旦见到此人,必定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贫道也只能告知贵人这么多了,请贵人不要再追问其他的事情了,以免天机泄漏,命运逆转。
刘备叹道:天命如此,玄德不再追问。
天罡道长听到刘备说起天命,便长长叹了一口气,道:贫道虽然出家,可自觉尚有一事牵挂,此事不了,贫道恐怕终身不得成仙。
刘备问道:道长也有烦心之事?天罡道长道:实不相瞒,我出家前,乃是兵甲门人,兵甲门传至我这一代,因我没有遇到有缘之人,这手中三卷龙翔一直无法传续下去。
今日遇到贵人,一见如故,贫道甘愿将这三卷龙翔传于贵人,还望贵人不必推脱。
刘备问道:道长,何谓三卷龙翔?天罡道长道:龙翔,乃我兵甲门代代相传的绝世兵法。
兵甲门人创立于春秋初期,历经春秋、战国两个时代。
到战国末年,七国称雄,于是我兵甲门人乃融合鬼谷子、孙子等兵家的兵法于一体,改写而成的绝世兵法。
第一代龙翔的继承着乃是大秦悍将王翦,他运用此龙翔替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天下一统之后,龙翔兵法从此销声匿迹,我兵甲门人经历世代的战争之苦,便发誓绝不复出,以至于一直延续到我这一代,兵甲门人便只承袭冶炼技艺,而弃习兵法。
刘备听天罡道长解释完以后,默默地点了点头,道:不想道长还有如此显赫门派,玄德真是敬佩不已。
天罡道长摆了摆手,道:贵人,今日遇到你,也是天命,既然天命如此,不如就将我这三卷龙翔拿去,也助你征东顺利。
刘备摇了摇头,道:龙翔三卷,玄德实在难以承受,既然天命如此,那道长又为何有违天命。
既然有将星出世,不妨把这三卷龙翔留给他,让他来兴盛国家。
天罡道长道:贵人精神如此,当真可嘉。
贫道遵从便是。
☆☆☆☆☆天罡道长讲到此处,看了看听得入神的杨真,指着他道:你便是那颗将星。
大殿之内,杨真听完天罡道长讲的事情本末,心情不觉甚为沉重。
天罡道长看在眼里,便道:你也无须如此,既然天命使然,你就且受下这三卷龙翔吧!杨真双手托着那三卷名为龙翔的竹简,双臂突然感觉这三卷龙翔颇为沉重,因为他知道,这三卷龙翔上面所寄托的希望。
如果不是为了让他应允而生,顺应天命,刘备完全可以接受这三卷龙翔,也不至于被吴军打的大败,结果忧郁成疾,殒命白帝了。
天罡道长道:如今你已经接受了三卷龙翔,那我的使命和心事也可了却了,你拿着这三卷龙翔和游龙枪与同伴一起下山去吧,我累了,也该歇歇了!杨真见天罡道长坐在一个软垫上,双目紧闭,已经无心说话,于是他便轻声走出了大殿。
大殿之外,关凤、何平、牛三已经等候在院子里,见到杨真从大殿中走了出来,关凤便道:子渊,我们走了,出来七天了,也该回去了。
杨真点了点头,与他们一起将马牵出道观,临行前,清风捧着一个剑鞘追了出来,他将剑鞘奉上以后,便转身走了。
杨真等牵着马,准备临行,却突然听见道观内明月一声大叫:师父!听到明月的叫声,杨真等人连同清风,都慌忙跑进了道观。
进了大殿,只见明月伏在地上,高声痛哭。
杨真忙走上前去,见天罡道长安详地盘坐在软垫上,杨真伸出手指,在天罡道长鼻子前探了一下。
杨真没有感到天罡道长的呼吸,手伸向他的脖颈,就连脉搏都停止了跳动,杨真沮丧着道:道长他,归天了。
清风一听,瘫软在地上,痛哭起来。
关凤、何平、牛三也颇为伤心,不觉黯然落泪。
杨真叹了一口气,看到跪在地上痛哭的清风、明月,便走到他们身边,道:道长已经仙逝,这道观内更无他人,你们两个年纪尚幼,不如跟我一起回去,也好有个照应。
清风道:施主的心意,我们兄弟二人心领了。
师父待我们不薄,我们不能就此离去,我们从小到大都生长在这里,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就算师父不在,我们也能照顾自己,施主不必担心。
杨真摇了摇头,一阵伤心之后,便与和平、牛三一道,将天罡道长的尸体按照道家死后礼节,火化了。
几个人在道观后面给天罡道长立了块墓碑,纷纷磕了几个头,然后就下山去了。
万籁俱寂的夜里,杨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怎么都睡不着,他自打上清观回来以后,便整天的心事重重的。
既然睡不着,他索性穿好衣服,下了床,将灯给点着,拿出白天所得的那三卷龙翔,把三卷竹简全部放在桌子上。
映着昏暗的灯火,杨真打开了龙翔的第一卷,他浏览了一会,眼睛深深的被这本书所吸引着。
他全身贯注,将第一卷不断地向后摊开,等到将竹简上的最后一个字看完时,他竟然不知不觉的已经将第一卷全部看完了。
杨真将竹简合上,慢声细语地道:原来第一卷兵法是教授人如何采取守势的啊,文中字字珠玑,言简意赅,果然为难得一见的奇书。
杨真兴致上来了,将第一卷放在一边,拿起第二卷,慢慢地翻开了看。
这一卷读完,杨真心情澎湃,不禁连连叫好。
当合上第二卷时,他忍俊不住当时的激动,又重新将第二卷打开,仔仔细细地阅读了一遍。
等到他第二遍看完以后,合上手中竹简,他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等到心情平定时,他语气缓和地道:第一卷教授人如何采取守势,这第二卷如何是教授人采取攻势?两卷兵法多有不同,但是攻势兵法,千谋百计层出不穷,任何一种计策都可堪称兵法中的上乘,让我看了振奋不已。
杨真将第二卷放在了第一卷的旁边,拿过最后一卷竹简,还没有打开,他便喃喃自语:前两卷一卷守,一卷攻,两卷虽有不同,却也相辅相成,颇为相得益彰。
但是不知这第三卷中所写的是什么?杨真话音一落,已将第三卷竹简翻开,只见开篇一个大字映入眼帘和。
杨真兀自猜疑道:难道这第三卷便是主讲和睦吗?杨真目光灼灼,顺着那个和字便看了下去。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淌着,杨真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卷竹简,嘴角边洋溢起一丝笑容。
当第三卷竹简看完以后,杨真突然抚掌大笑,将第三卷竹简合上,淡然道:这第三卷才是兵法中的最最上乘的兵法,不费一兵一卒,能够玩转敌人于股掌之间,这果然是本好书啊!杨真将三卷竹简全部又放到书架上,踌躇满志的道:我杨真从此拥有着三卷龙翔,日后掌兵,定要龙翔天下。
话说完后,他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略感困意。
于是他走到桌子旁,对着那盏油灯,吐出一口气,将油灯吹灭,走到床边,倒身便睡下了。
不知道睡到几时,杨真突然听见房顶上有人走动,他本能地一跃起身,跳下了床。
他竖耳静听,听到房顶上的瓦片被踩得咯咯直响,这些声音本是很小心翼翼发出来的,可自从杨真学习天泉枪法以来,变的耳聪目明,即使是几米外的人的呼吸声,他都能听得真真切切。
杨真蹑手蹑脚地转到了武器架边上,伸手一摸便将游龙枪拿在了手中,只等待房顶上的人跳下来。
杨真听到房顶上的脚步声,只有两个人,但是两个人却是一闪而过,无意于他。
杨真心中好奇,提着游龙便出了房门,借着走廊中的台子,一跃之下便上了房顶。
他刚到房顶,便看到两个黑影在他前面纵跃着,便向远处去了。
他心下一禀,便小心翼翼地追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