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傻小子成帝记全集 > 正文第207章大纛西指

正文第207章大纛西指

2025-03-31 01:59:46

囿于元宵节的郁闷,小石头一段日来苦修《太素心境典》,亟盼尽速能驱逐走蚀阴的魂能。

但不多日,终究心软,想起一旦功成,蚀阴就此魂飞魄散,不禁又踯躅起来。

他本性就是如此,倘若对方蓄意加害,自当是竭力应付,可一旦明白对方是出于无奈,再者目前蚀阴对自己非但没有伤害之心,更襄助甚多,便愈发同情倍至。

最终不了了之,依旧按蚀阴先前所说,一切随缘。

时光匆匆,初春堪至,离二月十六的约战日子,尚有月余。

为了准备完全,以防西秦有甚诡计;更为了便于同道襄助,小石头点齐三十万大军,誓师出征,浩浩荡荡开向洛阳。

之前,原想多调兵马,然考虑到,双方交战,军士其次,主要还是高手间的争斗,于是,只择精锐士兵。

同时,还有一个大好处,士兵少了,粮草自然节约不少。

对于刚刚建国的华夏来说,能以最小的力量击溃大敌,不至于伤筋动骨,便是大划算的事体。

出京之前,冰清、雷璺、雷倩、刘茵、胜施等无不痛哭流涕;她们均晓得,此趟战役委实干系到华夏帝国未来之盛衰。

胜则屹立千秋,败则玉石俱焚。

恋恋不舍之余,原先的些微酸意,悉数扔到了爪哇国,一个个倍加温柔,如小鸟依人般的与他缱绻缠绵。

软言温语,鼓气励志,只盼他能凯旋而归。

与此同时,困扰冰清十数年的痛刺,因为《睡梦心经》的缘故,也终于完全消失。

看着她那毫无瑕疵的嫩颜,小石头委实比打了胜仗还要高兴万分。

这一日,大军行将出征。

此番征战,滋事体大,胜负难料。

冰清等这些手无缚鸡的弱女子自然不能随军而行,反之,龙儿既是神兽所化,又得了蚀阴的《龙神心诀》。

论起武力,即便四大天王也难堪及。

于是,众女一边与他依依惜别,一边又殷殷嘱托龙儿,定要好生照顾她们的郎君。

龙儿颔首而应,心下却想,固然你们不说,我也势必豁出命地保护好公子。

乜目瞥及他们之间的温柔举动,不禁心酸难忍。

恍恍惚惚里,仿佛自己丢了一样比性命还要珍贵百倍的东西。

她脸上的涩意,冰清瞧得明白,同样在旁的镇南世子高子宁也看得清楚。

当见到冰清与龙儿咬耳私语,随后龙儿娇笑而多情地望着小石头时,高子宁晓得,自己分明遇到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处境。

再看看昂然英伟的表哥,心道,当世能配上龙儿姑娘的,怕也只有神武果毅的表哥了。

幸喜我没有自作多情的予以表白,否则,脸就丢大了。

念及此,苦笑一声,回头看向三万剽壮雄悍的镇南军,一股雄心喷薄而出,暗道,情场失意,未必是坏,他日我挥战六酋,弹指八极,自当以表哥为榜样。

城头炮声突响,小石头知道吉时已至,送五女上了御辇,挥手而别。

与此同时,城内城外的百姓,欢呼雀跃,大呼万岁。

像冰清等女的绝美姿色,这些百姓实可谓做梦都没想及。

眼见新皇帝又是威武,又有艳福,欣喜者有之,妒嫉者也有之。

更有少许地痞就如小石头前世某个朝代的始皇帝出巡,眼红了两位蛰雄一般。

各自叹道:大丈夫生当如此,无怨无悔矣。

三十万大军迤逦逶行,不出数日,已至洛阳。

待大军至,原震北军副帅,华夏帝国新任威武伯楚虞率兵相迎。

乍一见小石头,下跪叩首,道:罪臣楚虞,丧地辱国,连失十二关,请陛下治罪。

小石头翻身下马,走到跟前,搀他起身,道:楚将军何罪之有?敌军势大,是朕要你转移至洛阳,退守一地。

若要治罪,岂不连朕也要治?罪臣惶恐。

楚虞道。

小石头慰道:楚将军保家卫国,面对百万秦军,依然进退有据,说来实该褒奖。

以后,切不可如此。

楚虞禁不住老泪纵横。

再次见过君臣之礼后,又道:陛下军旅劳神,且到城内歇息。

小石头点点头,道:少顷楚爱卿先予朕说说秦军大势。

楚虞领旨,引众人朝城主府走去。

这时,小石头却觉着有股熟悉而温馨的眸光似乎透体而来,待循之望去,只见四下是欢呼喧阗的百姓,那里寻得见人。

摇摇头,心想,大概是自己思念冰清等人过甚,以至有了错觉。

想到这里,哑然失笑。

到了城主府,文武众聚一堂,笑嘻嘻,乐欢欢;接下便由常驻洛阳,深知敌情的楚虞发言。

他道:禀皇上,经末将派人查勘,此番秦军确实足有百万,其威之盛,是与我国交战百年来的首次。

而且,时有飞来飞去的修道人在秦军大营出现。

末将虽然极力稳住军心,但军士们见得多了,依旧心惶意恐。

幸喜皇上御驾亲征,我军士气重振。

他是震北老王爷的心腹爱将,深得赵家隆恩,对于赵家的忠诚,可说无人可及。

今见小石头一跃而成开国皇帝,其欢喜之情委实无以复加。

小石头微微颔首,命他坐下,道:楚爱卿以一军之力,独抗百万秦军,辛苦了。

不敢,微臣只是竭尽所能,好让皇上安心登基罢了。

小石头一笑,又道:楚爱卿已简略说了下秦军大概,不知诸位爱卿有何提议?众人互相看看,都没话好说,跟着,又齐向奚方和广智望去。

他们均是武人,若是厮杀拼斗,自不在话下;然说到用计筹谋,与二人相较,实在差得太远。

众人也有自知之明,此刻干系截教未来大计,那敢胡说八道。

即便言行素来不羁的胡长老这会儿也乖巧如童养媳,垂眼闭帘,不发一语。

奚方干咳一声,起身道:皇上,两军对垒,诚需智谋;然此刻已属狭路相逢,唯勇者胜矣。

至于约战的时日,依微臣看,不妨趁时下,先遣人去秦营查探,最好弄清深藏秦营,佛道两宗的具体实力。

如此,我军方可依对方的安排而运施计谋。

小石头不置可否,又看向广智。

广智道:奚先生之言,属下无异议。

好,就照奚先生之议。

至于查探的人选……小石头的目光在众人面上缓缓掠过,迎来的却是一张张迫切的面容。

当即一笑,心道,我方尽管实力稍逊,但士气尤高,却也不惧。

道:由于秦营的虚实,我们并不清楚,只有派一位功力极高之人才可。

说到这里,大伙不约而同地看向多宝。

即便姜神君也是如此。

多宝也不推辞,当仁不让道:皇上,便由我去好了。

小石头道:多长老若愿意去,便是大善。

说来,朕自登基,寸功未立,国家大小悉数皆由各位先生打理。

在此,朕以此礼多谢诸位了。

说着,抱拳作揖。

众人惶然起身,伏地叩拜,连道不敢。

洛阳位于豫西山区,东临嵩岳,西依秦岭,南望伏牛,北*太行,素为大周西南屏障。

不过,洛阳近郊却是一片广袤平原。

也囿于此,洛阳又有九州腹地之美称。

此刻,百万秦军,帐如山峦,连绵百十华里。

自出征以来,周军望风而逃,连克五县十二关,直至洛阳,方是休整歇兵。

故此,秦军是自蓝田、洛阳两大战役以来,士气最为高昂的阶段。

多宝踏云掠空,俯瞰下方秦营,只见旌旗飘扬,剑戟森严,刀戈眩目,杀气腾腾。

由天望下,原该是脆色生嫩的大地仿佛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黄裳。

正踯躅着,该从何处开始着手。

却见连绵秦营突然爆出两点精光,跟着,许悠与晁错如长虹倒吸,急速乘云而来。

多宝明白自己的行踪已被对方探得,倒也光棍,索性停下身子。

许悠飞到近前,大声道:道友此来可为探营?多宝嘿嘿一笑,道:不错。

一个问得直,一个也答得爽。

二人默看良久,忽然同时笑起。

许悠道:可惜啊可惜,道友若非截教中人,贫道不定能与道友成为知己。

多宝回道:无须可惜,原本你我就同出一源。

许悠深看他一眼,道:道友此刻是回去呢?还是到贫道处盘恒些许辰光?不必了。

多宝回身,驾云而去。

眼看他身影远逝,晁错道:许师兄,此人法力浑沛,又号称多宝,肯定有许多鬼门道。

许悠点点头,道:晁师弟所言正是。

贫道也在奇怪,飞书传信明明已发了多日,为何仍不见师兄弟们下界。

难道,是咱们的法力薄弱了,以致信书难达上听?晁错道:不会吧?那飞信上,原就有法力贮存,一般只须少许法力,便可推动。

我想着也是,但时下非比以往,说来当真是我玄门在人界生死攸关之刻,委实大意不得!恨只恨,当日下界,你我仅带了一张飞信,否则如能连发几张,倒也教人放心。

听到许悠之言,晁错点点头,道:现在说甚都晚了,唯有整合天下玄门,再加上佛门所有实力,小弟深信,决计不会输予截教。

二人说着,落下云头,回到秦营。

楚王符斐在帐外相候,见二仙下来,忙问:两位仙长,适才那人可是周军探子?许悠微一颔首,道:那家伙可不单是探子那么简单,他是魔教的大长老,一身法力非同凡响。

以后,要各营将士多留意生人,口令最好也是半天一改。

少顷,贫道再与各位道友商酌一下,如能在大王的营帐周围,布个阵法,那便稳妥了。

听他这么说,楚王那有异议。

连声道:好,一切均由两位仙长安排。

回头对众将士道:诸位将军,刚才仙长的话,你们也听到了,还不速去更换口令。

咋!将军们得令,各自散去。

楚王陪着许悠和晁错进入大营。

堪堪落座,一些披紫嵌黄的僧道由外面鱼贯而入。

进来者,先与楚王见礼,接着便谒见许悠、晁错两位金仙。

这些人个个仙风道骨,潇洒如羽;虽是出家人,穿不得罗绮锦绣,然所穿所着也均是仙褐法帔,奢华无比。

但凡衣袍缀黄,无不以双色金丝镶点。

其余装饰,也是深海郦珠,百年蚌珍。

其中,便有峨嵋掌门金蝉子和崆峒掌门散桑真人。

世人若见着,必然惊诧,今日法师之多,简直集天下之众。

要知道,玄门弟子的衣着限制极为严格,一般修为不够或者地位未至的道士,休想穿上紫色或黄色的道袍。

玄门法师以境界划分,计灵霄天师,正一法师,高玄法师和洞真法师四个级别。

灵霄天师无庸置疑便是太上老君的三十六大亲传弟子,也就是禹帝驾前的三十六大天师。

再往下所谓的正一法师实质就是已经升天的玄门道人,一来境界不及天师,二来尚未臻至金仙级别,故称正一法师。

而高玄法师,就是还没升天,但在人界已是神通广大至极。

诸如内外丹修,五行符篆以及驱邪伏魔咒,祈禳消灾术已是无比精湛,才可称为高玄。

而且,这些人固然未能升天受封,但短时间的上天入地,潜海藏云,已是轻而易举。

至于洞真法师,便是金蝉和散桑这个级别,他们堪堪由气入道,略窥道径,是谓洞悉道真,所以就唤为洞真法师。

世人则以真人称之。

再说这崆峒派何以违诺重出江湖,无非是胳膊拗不过大腿。

许悠与晁错两大天师传兜率宫太上乾坤令,遍喻天下,命神州玄门各道各宗,齐集西秦,替天伐周。

最后又加一句,如有违令者,逐出玄门,视为恶魔同党。

待除魔尽毕,便是溯本正源之刻。

如此一来,凡出身玄门的各大宗派,谁敢违令?即便阳奉阴违也欠乏勇气。

于是,散桑真人丝毫没有异议,得令之日起,便急请派中长老以及隐修多年的各位耆宿一齐奉令前来。

是故,这当儿的秦营当真是天下玄门所有修道士的集结地。

无论峨嵋、崆峒这两大名门正宗,别它一些人数不多,但实力极强的门派均也派了许多高手。

譬如老君观,还有一些诸如正一道,净明道,太一道,崂山三清宫,茅山符篆宗,龙虎山伏魔观等。

待各大玄门的法师进帐,跟着便是十余位缁袍僧人。

戴法冠,执禅杖,法相庄严,神态宁祥。

一望便知,皆是佛门高僧。

楚王乐呵呵的起身相迎。

众僧道与他也是合什的合什,稽首的稽首。

楚王明白,此刻帐中的僧道均是当世高人,平日能见其一,已是福缘非浅。

此番大战,能蒙他们襄助,说来倒不是自己德厚,实在是自己拣了宗派之争的大便宜。

就如千年前的文武二王,得玄阐二教的大力襄助,终致灭商,一混天下。

他也不妄自菲薄,尽管不认为自己足以胜过当年的西歧二王,可也从没认为自己比不上他们。

每日价总念叨,当年西歧东征,趁商纣不备,以弱胜强,得了天下;今日秦周相较,势力相当,若再不得天下,当真是老天未开眼了。

更何况,天意己方,纵连三十三天兜率宫门人都下凡来助。

此趟伐周,几可谓必胜之局。

他心里欢喜,嘴上更是谦逊。

若让秦人看见,几不敢相信此人便是大秦国素来不苟言笑的楚王爷。

许悠在旁道:王爷,不必如此多礼,你请座。

说到私情,实质他与小石头反而亲近;若非涉及师门,又干系到宗派之争,依他的心思,倒不如帮助小石头一统天下。

只可惜,天命难违,饶他是堂堂天师,也唯有听命的份。

所以,见到楚王的虚礼伪套,甚觉厌恶。

楚王笑道:各位仙长和大师均是高人雅士,平日能得一见,已属万幸;今蒙厚爱,兵戈扰攘里不弃来助,小王更是佩德于心,足慰生平。

以弟子礼相待,实属应该。

许悠微微颔首,也随他了。

其余僧道即便皆是一派宗师,但得堂堂王爷这般礼遇,也感万分欣悦。

待众人落座,楚王命侍女奉进醍醐,诸真畅饮。

玄门不忌酒,佛门僧人却有禁酒的规矩,是以,楚王又命侍女侍奉香茶。

这刻,由于玄门两大天师在座,无论实力、声望和地位,佛门未免逊色许多。

因此,僧人们大多默不作声,即便坐也是坐在帐中*边的地方,丝毫不存与玄门争峰的念头。

他们知道,今日不比以往,此时秦周大战将即,对方是千多年前已销声匿迹的道门截教。

当年,玄门道祖与本门祖师联手铲除对方,不可不谓辣手无比。

这当口,本门实力欠缺,若再与玄门唧唧歪歪,争执一些不必要的颜面,万一输了予对方,俟那时,两大宗门都没好果子吃。

所以,佛门僧人也识相得紧。

自到秦营起,一律以两大天师马首是瞻。

等众人手中的杯子放下,许悠道:王爷,我等方外之人皆已到场,有事你先说。

不敢,本王虽熟操军事,但此刻两国大战,实已超出普通范围;本王何敢僭越,还是仙长吩咐吧。

楚王笑着谦让。

许悠沉吟片晌,道:既然王爷礼让,贫道不敢不遵。

如此就失礼了。

打一稽首,即道:诸位,适才周营来者,乃千年前截教大弟子多宝道人。

此人,贫道不用多说,想必诸位也明白他的厉害之处。

所以,诸位切不可怠忽。

此番大战,可说是我玄佛二门与截教自封神一役以来的首次大战。

诸位定要打起精神,任何事皆要谨慎对待,特别是早期让诸位镇守的各大军营,一俟回去,便分别布下阵法,以防截教半夜袭营。

说到这里,顿了顿,又道:周军提前一月到了洛阳,兴许他们存了速战之心。

所以,他们虽然答允了贫道的决战日期,但也不得不防。

崂山三清宫擅长土系术法,稍顷之后,遣派一位弟子入城,探查对方机密。

若得到对方的行动计划那便极好,若不然,便长期潜伏。

话音甫落,一位长着络腮胡的老道站将起来,道:弟子遵命。

许悠点点头,要他坐下,又道:既然周军已至,明日一早由茅山符篆宗出营搦战。

看下截教的实力。

是!茅山符篆宗宗主,也是洞真法师的三焘真人大声接令。

眼下各派齐集,说到与他实力相若者更是比比皆是。

然许悠点他首战,可见对茅山符篆宗重视得很。

也无怪三焘真人兴奋不已。

起身后,扬眉轩目,顾视全帐,一幅志得意满的神色。

其余法师见他如此,不禁暗道:有甚骄傲的?仙长不过看中了你的傀儡术及召唤术。

到时,就算失败,也不会造成损失。

当然,三焘真人也明白许悠的意思,只是玄门各大宗派,论起傀儡术和召唤术,确实以茅山符篆宗为首。

而且,此术最大的特点,便是己身不用出场。

譬如明日搦战,胜则可喜,若是败了,即便对方出手再是毒辣,无论如何也伤不到三焘真人,至多就是傀儡被击毁,或者召唤出来的神将由于灵气不够,重新回到天庭。

所以,用茅山符篆宗的法术试探敌方实力,当真是最佳的算计。

一宿无话。

翌日清晨。

秦营三声炮响。

楚王率一众僧道,点齐十万军马杀气腾腾地直奔洛阳城下。

头前开道的是三万西凉弓骑,披轻甲,挂弯刀,胯下一色的银鬃,腰间彤弓壶矢,寒耀生光;驰到城前,勒马长嘶,马蹄欢跃,人声寂然。

真是威风凛凛,气势冲天。

紧跟着几声锣响,后面剑戟排拥,戈矛耀日,五万铁甲步兵,列成十大方阵,缓缓踏步而来。

沉重的脚步声,由于分外齐整的缘故,竟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直震得人心儿发慌,手心撮汗。

离弓骑百丈不到时,倏然止步。

瞬间的并脚声,好似一声闷雷。

未待城头上的小石头等人有所反应,却见步兵方阵慢慢散开,由后驱出一队人来。

前面的是一队锦衣长刀手,戴花帽,穿皮褂;继而左右总管十人,回避金牌,高高擎起;中间五色旗,两边剑戟森严。

随鼓乐渐退,一大队舆从拥着黄袍高冠的楚王以及数十位僧道,光耀夺目地驰马而出。

周边凤旌蛟旗,腾飞展扬,旗下又各站一名宝驾雕鞍的力士,打赤膊,半身甲,丈高的剽悍,确实眩目异常。

瞧此仪仗,再看对方的势头,城上的天罗诸人面面相觑,均想,这梆烂痞子太会摆谱了,没看清人的时候,还道是天帝来了呢。

今儿个小石头行头也不错,一身九色衮龙背肩袍,头上随意用一金冠束起长发,给人的感觉,就是雍容潇洒,矫捷昂健。

他一手搭在垛口子上,屹伫城头,望着来势汹汹的秦军,虽然讶异对方的高昂士气和严整的纪律,脸上却不显丝毫,依旧澹然而笑,仿佛是阅兵,竟无半分临战前的紧促神色。

广智道:皇上,看来今日秦军是想探探我们的实力。

爱卿说得甚是。

小石头脸不转地答道。

这当口,孟广和高子宁均在旁,他们称呼起来,也均照朝廷礼节,半点不敢马虎。

便在这时,高子宁道:皇上,末将愿出战。

大伙一怔。

小石头更是暗自叫苦。

原本他压根不想调遣镇南军来助。

无奈,老王爷爱孙心切,深怕秦军势大,且李世昌自刎后,南唐方面实无一人可以抗衡镇南军。

故此,老王爷一意派遣三万大军随驾出征。

小石头体谅祖心,只得应命。

不过,私下里,早打算,一旦有战事,决计不会派高子宁出战。

一来,敌方是飞来飞去的修道人,凭高子宁的武艺,上去也是送死的份;二来他一直觉得自己亏欠赵、高两家太多,何尝债上添债?听到高子宁请战,看也不看,直做未闻。

高子宁见此,不禁急噪,再道:皇上,末将请战。

小石头为难已极,这会儿,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奚方看出他的难处,上前俯首禀道:皇上,既然高世子请战,依微臣看,可由狄将军在旁掠阵。

此来,当保万无一失。

他所说的狄将军,正是当日陪同李济道使周的狄祝融。

同为无极岛的宗师之一,与隗斗的身份相若。

话音甫落,狄祝融大声道:末将愿往。

小石头看看他,又看看高子宁,见他神色迫切,分明求战心切,倘若不允,难保他不心生怨怼。

当下一叹,瞥了眼始终站在后面的隗斗,道:既是这样,便由狄将军和隗将军一同押阵。

高子宁兴奋莫名,只要能出战,那管押阵人多人少。

乜了眼在旁始终不出一声的龙儿,随后大声道:遵旨。

返身下城,牵马出战。

第208章 茅山道术-第213章 胜乐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