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危机时刻的大国领袖 > 第八章 和平斗士(2)

第八章 和平斗士(2)

2025-03-31 02:00:23

罗斯福总统十分关注日俄两国的东亚之争,在白宫挂了一幅大地图,用小旗在图上标明交战双方的态势。

他对战争怀有个人的兴趣,看到新兴的日本攻打落后的俄国,他估计日本人会把俄国人打得落花流水。

战事的发展证明他的估计正确。

日军作战勇猛,不怕伤亡,一仗又一仗击败指挥拙劣的俄军。

但双方均伤亡惨重。

1904年9月一仗中共死亡4万余人,1905年2月一仗又死了9万余人。

当时,美国多数人都不大注意日俄战争。

美国东西两边都与欧亚大陆远隔重洋,所以人们一向对别国无所畏惧。

但罗斯福总统知道美国不能高枕无忧。

美国已有了海外领土,例如菲律宾和夏威夷,罗斯福担心,日本人一旦得意忘形,就会把这些地方当做下一步的攻击目标。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经济需要国际形势的稳定。

当时,美国生产着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棉花、玉米和石油以及1/3以上的钢铁。

这些商品离不开外国的市场。

不论那些和平主义者胡说八道一些什么,罗斯福都知道,一旦大战爆发,美国很可能也会卷进去。

罗斯福认为,为了美国和世界的利益着想,最好是让日俄双方都不要大获全胜,而是让它们战后仍彼此对峙钳制对方。

这就意味着别等俄国崩溃,也别等日本用劲过度而自取其败,就让战争停止。

然而至少有两大难题。

一是日俄双方都不想罢手。

日本人节节胜利,正在势头上。

沙皇不顾损失惨重,仍要坚持打下去。

罗斯福认为这个沙皇尼古拉是小笨蛋,但他受自己妻子亚历山德拉的摆布。

而亚历山德拉倔强好斗,认为不把战争打赢就不会有和平。

第二,即便是说服了双方,让它们相信媾和对己有利,如何安排它们的谈判,仍然棘手万分。

双方皆有民族自尊心,谁也不肯显出自己先做退让,谁也不肯为达成协议而比对方多走半步。

因此,和谈需要由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出面安排,而且要安排得双方都不丢面子。

但英国已是日本盟友,法国则在支持俄国。

德国也不成,因为德皇威廉是沙皇尼古拉的表亲,而且到处大讲什么黄祸。

大家都希望日俄停战,可是能让它们双方信赖的,却只有美国。

因此,和平的希望就全靠美国的总统了。

他能否办成此事,就全看他的外交手腕和策略如何,看他能否像过去化解德莫雷侯爵的挑战一样,巧妙地化解日俄之战。

凡是了解西奥多·罗斯福的人,恐怕都想不到他会是一个和平缔造者。

他自幼好斗。

在哈佛的最后俱乐部,他常与人争论,还动不动就用食物砸人,曾经把一整个南瓜砸到一个小伙子的脑袋上。

大学毕业到西部以后,有一次酒吧内一名醉汉拿着枪吓唬他,他三拳就把那家伙打翻在地了。

罗斯福的政治生涯中也是争斗不断,而且大多是他不畏权势首先发难。

在纽约立法机构中,他抨击过有权势的坦慕尼俱乐部。

他担任公务员时,揭发了美国邮政部门的大规模腐败行径。

当总统后,他敢于对付大财阀JP摩根和一些垄断企业。

这个摩根当时财力雄厚,假若他要捣乱的话,能搞垮全国经济。

他到白宫,试探能不能让他收拾一家与他竞争的公司,可是西奥多·罗斯福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

这位总统在白宫晚上常常练习各种格斗。

有时他在图书馆跟一个日本人练摔跤。

有时他跟另一个人练单棍,戴上头盔和护胸后,两人就用木棍对打。

常与他练单棍的一个伙伴是他在美西战争中建立的莽骑兵的一个老战士,他说总统练得起劲时往往忘记规则而乱打一气。

马克·吐温曾说西奥多·罗斯福是疯子。

但罗斯福对于战争及战士的崇高荣誉最疯狂。

甚至在美舰缅因号沉没于哈瓦那港之前,他就急于要跟西班牙一战。

该舰被炸沉后,麦金利总统没有立即对西班牙宣战,这时身为政府官员的罗斯福指责麦金利没有脊梁骨,恰如一条巧克力泡夫饼。

国会终于宣战后,罗斯福尽管已年近40,又无军事经验,仍坚持参战。

他率领莽骑兵强攻凯特尔山,还亲手打死了一个西班牙人。

有一名军人给罗斯福的妻子写信说:西奥多简直是疯狂地沉迷于胜利血战。

如今,设法制止日俄战争这场在一代人的时间里都是最残酷的战争的任务,竟然落到西奥多·罗斯福这个疯子的身上,无疑令许多人惊愕不已。

1904年结束时,罗斯福仍在他的地图上移动那些小旗图钉,等候时机。

他曾经向一名日本外交官许诺,若是日俄媾和,他就给日本天皇送一张熊皮。

可是早在1904年8月,俄国沙皇尼古拉就拒绝了他提出的俄日谈判的建议。

相反,沙皇命令他的波罗的海舰队启航,绕道非洲好望角,驶向东亚,想以此作为最后一锤子打垮日本的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