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危机时刻的大国领袖 > 第九章 直接向民众说话(3)

第九章 直接向民众说话(3)

2025-03-31 02:00:23

可是在39岁时,威尔逊患了一次中风,造成右臂无力,无法写字。

幸好这是一次轻微发作,一年内得到了康复。

这问题9年后又出现过一次,但又过去了。

1906年,他50岁的时候,有一天早上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左眼失明了。

医生告诉他,这是因为高血压严重而引起眼底血管出血。

惟一治疗办法是休息。

威尔逊到英国一处农村休息养病。

他独自一人在荒野之中恢复了视力,得到一次顿悟。

他相信是上帝赋予了他一项使命。

作为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威尔逊立志要将该校从富人子弟玩乐之所改造成严谨治学的学府,要能为世界培养出未来的领导人才。

他要取消该校富家子弟的吃喝俱乐部,遭到一些有钱的校友的反对,但威尔逊自信有使命在身,未做妥协。

此后4年,他每走一步都受到那些人阻挠。

他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大大改善高等教育,可是校董会老是抵制,妨碍他的计划的实现。

到1910年,他需要改行了。

看来是命运使然,威尔逊立志改革的努力受到了当地一些进步的政界领导人的重视,他们请他出来竞选新泽西州长。

他们认为威尔逊是一个理想的人选:既有学问,又办事认真,一贯致力于改革和正义。

他一出马,就赢得了竞选胜利。

可是就职以后,威尔逊感受到很难说服州议会通过他提出的一系列进步法案,其中包括选举改革,新的反法人腐败规则,设立工人工伤赔偿制度等等。

最初,他指望打动议员们的无私良知,但不见效果。

威尔逊并不气馁,他直接面向民众,争取他们的支持。

他周游全州各地,向民众发表演说,阐述他的政策主张,呼吁选民们向他们选出的代表施加压力,争取使这些政策得以实施。

这种做法成功了。

后来威尔逊当总统时又采用过这种政治策略。

他认为他的主张代表了民众意愿,若遇职业政客们阻挠,他就直接诉诸民众。

担任新泽西州长才两年,就政绩斐然,因此1912年民主党提名他为总统候选人。

他许诺要改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很得民心,当选为总统。

但他认为这一竞选胜利只是让他履行更大的使命。

当时的民主党主席要求威尔逊让他进政府任职,作为他帮助威尔逊竞选成功的回报。

威尔逊的回答是:让他入主白宫的,不是民主党,而是上帝,上帝要他做更多的事情。

趁着民众拥护他的浪潮,威尔逊立即说服了国会通过几项改革法案,包括建立收入税,禁止童工,为老百姓贷款提供方便。

他的内政改革日程启动了。

但是这位新总统从来没有办过外交。

他上任刚一个月,就发生了墨西哥总统遇刺身亡,墨西哥爆发了骚乱和暴力事件。

威尔逊这位理想主义的美国总统决定派兵到墨西哥帮助那里恢复秩序,但这一举措却造成了灾难性后果,引起了美国兵与墨西哥暴民之间的战斗,死亡100多人。

墨西哥暴民认为美国派兵来干涉墨西哥内政,是对他们的侮辱,他们开始袭击美国的边境乡镇。

威尔逊继续派兵,让美国兵到任何人都认为不是属于美国的地方去执行任务。

他的意图高尚,实际做法却是一大失误。

事后,老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评论说,威尔逊处理国际事务荒唐可笑……是我们遇到过的在总统职位上最糟糕的一个人。

但威尔逊的心愿是要拯救世界,而不顾国界。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他终于有机会做这件事了。

威尔逊总统和欧洲国家领导人商定在巴黎举行和会。

威尔逊急切希望亲自赴会。

这将会是美国在位总统头一次访问欧洲。

但要做的事很多,远非仅只访问。

他要出席巴黎和会,将会使他脱离国内日常政务达半年之久,这也是空前绝后的。

总统的顾问们恳求他留在国内。

他们说,总统去巴黎,只是谈判桌旁的一员而已,而留在国内,会有更大的权力影响谈判进程,假如谈判结果不符合他的要求,他还可予以否决。

从《纽约世界报》主编岗位辞职而给总统当顾问的弗兰克·科布,强烈反对总统赴欧。

他认为,总统在华盛顿可以做出冷静的判断,不受和会上那些人际关系琐事的纠缠……而亲自参加谈判,那将会是一根折断了的棍子。

他应在自己阵地上战斗,而他自己的阵地是在华盛顿。

对于他来说,玩弄外交的欧洲全是敌人的土地。

到巴黎去为和约争吵,有失美国总统的身份。

然而,威尔逊认定他不能冒袖手旁观的风险,听任他精心设计的国际联盟在谈判中被别人弄丢掉,或是削弱到无效的地步。

他亲自去了巴黎,经过6个月的艰难谈判以后,他带回来的和约已在许多方面大大不同于他的十四点计划。

但有一个方面没有多大变化:他的国际联盟保全下来了。

但是威尔逊的巴黎之行使得他在国内得到的支持削弱了。

共和党人恨他没有让任何一个有影响的共和党领导人参加他的代表团。

威尔逊这样做,是因为他想要集中精力跟外国领导人谈判,不愿再让共和党人在他身边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