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危机时刻的大国领袖 > 第九章 直接向民众说话(4)

第九章 直接向民众说话(4)

2025-03-31 02:00:23

和会期间的紧张劳累还损害了威尔逊的健康。

他染上了当时在欧洲泛滥的流感,发高烧,呕吐。

卧病在床时,他还是坚持每天工作很长时间。

曾在巴黎陪过威尔逊一段时间的赫伯特·胡佛——即后来的胡佛总统——注意到威尔逊的行为和思维过程都有变化:威尔逊原先爱听意见,而且很快就能抓住新思想而下定决心,可是疾病使他的思维变慢了,而且难于记忆和消化新的事实和情况。

事后看来,他在这一期间很可能受到过几次轻微中风。

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巴黎和会还是谈出了国际联盟盟约草案,备受赞扬。

国际联盟(国联)将会把世界各国聚在一起,共同排解纠纷,裁减军备,并避免再发生灾难性的世界大战——它将依靠经济制裁,而不是依靠暴力,来迫使成员国保持和平。

伦敦《泰晤士报》写道:有些人原先以为国联不过是国际美好愿望的空中楼阁,读了今天公布的盟约以后,将会改变想法了……和平以及维持和平的设想,已经从云端落地了。

《意大利日报》则将它称为人类团结的崇高之举。

1919年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威尔逊启航回国,满腔热情要将他的成就告诉美国人。

可是共和党人控制的国会是不会给他热烈欢迎的。

在国会带头反对盟约的,是参议员亨利·卡博特·洛奇,他是握有实权的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

洛奇恨威尔逊——他有一次对朋友说,他从来没有恨一个人如此之深。

这怨恨一部分来源于一桩小事:在威尔逊从政之前,洛奇享有政界学者之称,可是威尔逊既是博士又当过大学校长,他一迈入政界,就从洛奇手中夺走了学者美誉。

洛奇还认为威尔逊是懦夫:1915年5月7日,德国人击沉了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使128名美国人丧生,洛奇认为威尔逊是出于害怕而不敢立即宣战。

最后,洛奇恨威尔逊,还因为谣传说威尔逊对自己妻子不忠(但这一说法从未得到证实)。

洛奇特别仇恨乱搞男女关系的人。

他的妻子曾与前国务卿海约翰有染,让他背过戴绿帽子的恶名。

信奉清教的洛奇还吹毛求疵,指责威尔逊在第一个妻子死后刚7个月就娶了第二个妻子,是没良心。

洛奇无法取消威尔逊的婚姻,但作为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他可以对国际联盟盟约作梗。

他和另一些共和党人反对成立国联,说这一机构会把美军拖进世界各地的冲突之中。

一位参议员问道:难道美国公民会自愿参军,去解决巴尔干的麻烦?威尔逊竭力解释说,只要国联执委会(美国是执委会5个常任成员国之一)有一国反对,国联就不会采取军事行动。

美国和每一成员国都有否决权。

尽管如此,盟约的语言还是令洛奇和许多别的共和党人烦恼。

盟约规定各国均有义务做到尊重国联所有成员国的领土完整和现有政治独立,防止其遭受外来侵略,这样一来,他们觉得美国就会失去自己的主权。

他们说,这一规定可能阻碍国会履行其宪法规定的宣战权。

为了平息反对意见,威尔逊会见了一批有影响的参议员。

但没有起作用。

一位参议员抱怨说这次会晤就像是跟爱丽丝漫游奇境以及跟水俣病患者一起喝茶。

威尔逊在欧洲跟世界各国领导人谈判几个月而取得成功以后,回国来反而谈判成功不了,这真显得荒诞可笑。

他坚持亲自去巴黎,是因为他以为最大障碍是在大洋彼岸;可是他绝没有料到最大障碍却是洛奇以及共和党控制之下的国会。

洛奇利用参议院的巨大权力,玩弄诡计。

他知道多数参议员总的说来是支持成立国联的,所以他要提出一些修正案,弄得威尔逊难以招架。

他还要设法让支持盟约的参议员分裂成两个阵营,使其中任何一方都凑不够批准盟约所需要的2/3的多数。

但洛奇这些活动需要时间,所以他把那些最反对成立国联的共和党人拉进他的委员会,帮他拖延时间,要拖它几个月。

参院外交委员会光是宣读盟约条文就拖了两个星期。

然后,他们又开听证会,请全国各地的公民来谈意见,这样又拖了6个星期。

为了跟洛奇斗,并防止盟约在参议院受挫,威尔逊开始到全国各地向民众演讲。

他在新泽西州以及在德国都体会到,民众只要掌握了正确的信息,就不会让他失望。

他说,战场已经摆开……我们不能后退,只能前进。

这将是威尔逊的最后一次十字军出征,事关重大,无妥协余地。

上帝赋予他的使命,他的命运,他能留下的最后遗产,就是国联。

如果没有国联,威尔逊说:我可以绝对肯定地预言,不出一代人的时间就会又有一次世界大战。

总统计划在27天内跑26个城市,从他的7节车厢的专列的尾车平台上向民众发表讲演,一天达十次之多。

一开头似乎很顺利,但随专列采访的十几位记者很快注意到情况不妙。

威尔逊在群众面前又笑又挥手,但一回到车厢内就脸色苍白。

他的夫人要他休息一下,到大峡谷休息一星期,但是他一口拒绝了:现在是办事的时候,不折不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