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危机时刻的大国领袖 > 第十二章 总统决定后退一步(4)

第十二章 总统决定后退一步(4)

2025-03-31 02:00:23

杰斐逊设想禁运能起两个作用,一是让美国海员不再出海,一是让英国经济陷于困境从而迫使它改变它的海军的行为。

杰斐逊觉得禁运没有什么缺点——英国人会很快认识到他们离不开从美国进口的物资,因此会老老实实克制他们欺负美国人的行动。

杰斐逊写道:我们的商业对于他们(欧洲交战国)太宝贵了,而我们要求的代价只是公正对待我们,他们会乐意照付的。

现实却并非如此简单。

国会很快通过了禁运法令,它的目的是要保持美国民众的安全,可是恰恰是美国民众马上对这一举措是否明智产生了疑问。

法令刚一通过,各港口城市的人就急急忙忙抢先把商船弄出海。

凡是有点力气的人都被出口商雇来搬货装船。

有的船来不及装货,就空船出海,指望到别的什么地方能找到货物,因为一等禁运实施,船舶就只有停在港内毫无用处。

海员们感到恐慌,禁运会使他们失业,这比冒险出海更糟。

商人们抢运货物,有什么运什么,他们估计外国人会认识到这是最后一批货了,可以抬高价格发意外财。

禁运一实施,立即引起灾难性后果,不是英国人遇到灾难,而是让美国人遇到灾难。

海港关闭,3万多海员失了业。

新英格兰地区的经济几乎是完全依赖外贸,外贸一停,经济就陷于停顿。

纽约的各个港口一向是忙忙碌碌,进口和出口的棉花、羊毛、粮食、茶叶、糖、酒等等堆积成山,如今却空空荡荡,变成了鬼城。

禁运不但毁了航运公司,也毁了那些依赖外贸的各种经纪商和保险商。

港口附近的零售商店再也没有顾客了。

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消失了。

为了让失业的人有点事做,一些大城市启动了各种公共工程。

在费城,商会让水手们搓缆绳。

更糟的是,禁运促使商人们到处找空子钻。

有些人把货物悄悄运到美国和加拿大边境上的尚普兰湖,从那里出境,迫使杰斐逊派兵去切断交通。

又有人往南到佛罗里达打主意,杰斐逊只好又往南派兵。

为了继续做生意,商人们挖空心思,纷纷走私,逼得杰斐逊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来实施新的法令。

美国人想要钻空子绕过禁运,杰斐逊不得不到处堵漏洞。

最初,禁运只针对外贸,但允许商船沿东海岸航行,在各州之间运送货物。

有些航运商就向海关申报虚假终点港,把船装满货物后,一出港就不知去向了。

为此,杰斐逊下令禁止一切沿海航运,这样一来,却使得不少地方食品供不应求。

在一些地方,人们急需面粉、肉和糖,却无处可买。

在另一些地方,大量食品堆在码头上运不出去,直至霉烂。

本来是食品丰富多产的美国,却弄得一些地方挨饿。

杰斐逊只好稍做让步,授权各州的州长给国内航运发放特别许可证,但只能发给州长完全信得过的船主。

可是州长们很快就顶不过当地商界的巨大压力,让一些人骗取许可证,对违法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一些大港口出现了倒卖许可证的地下买卖。

杰斐逊试图整治,但结果是他自己不得不亲自逐项审查这方面的申请,苦不堪言。

杰斐逊自己也有失误的时候:一个名叫约翰·雅各布·阿斯特的皮毛商从德意志到美国,想发财。

他伪造了一个莫须有的中国贵族的信,说是那贵族要租用一艘船搬家回中国,请总统特批。

杰斐逊想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就批准了。

那艘船装满了一箱又一箱的行李启航了,到中国港口卸货,再装满了中国货返回美国。

禁运使物价飞涨,阿斯特这么来回一倒腾,就发了大财,由一个小皮毛商变成了金融大亨,显赫了好几代人。

奸商们发现的漏洞越多,杰斐逊被迫撒下的网也就越广。

后来,他把禁运扩大到了马车和雪橇等等一切能运送货物越境的运输工具。

禁运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是惊人的。

一年之内,美国出口总值下降了将近80%(从103亿美元降到亿美元)。

进口总值下降了将近60%(从亿美元降到亿美元),而走私货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计也超过600万美元。

进出口税收从1600万美元降到了几十万美元。

全国失业的海员共达5万人,其他失业者达10万人。

仅纽约市一地,因欠债入狱者就有1300人,其中1150人的负债额仅仅是在25美元以下。

南方有些州制定了法律限制债权人逼债,因为陷于破产的种植园太多了。

报界对禁运怨声载道。

一位历史学家写道:如果说禁运让英国出血,或让法国出血,那么美国出血更多。

英国没有屈服,反而更硬气了,许多城镇都兴办起制造业。

英国商人还在西班牙开辟了新的市场。

杰斐逊感到沮丧。

在他1808年的国情咨文中,他呼吁人民克服困难,尽最大努力支持禁运。

他承认外贸的暂停给美国公民带来损失和牺牲,值得关切,但仍恳求美国民众让禁运有一个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