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们是老一代的人,对肯尼迪的年轻并不太感钦佩。
老资格的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几乎比肯尼迪年长25岁,他只习惯于从艾森豪威尔那位退役五星上将、共和党总统那里接受指示,并不乐意向肯尼迪这一稚嫩新手请示受命。
然而,艾伦·杜勒斯急于让肯尼迪了解一件事情。
肯尼迪刚刚就职,杜勒斯就和他的副手理查德·比斯尔一起向新总统汇报了与古巴的菲德尔·卡斯特罗有关的情况。
1959年,卡斯特罗依靠民众的支持,把巴蒂斯塔政权赶下了台。
然而,如同俄国30年前的情况一样,古巴也是革命以后由共产党人掌了权。
杜勒斯和比斯尔都是60多岁的人,他们热心地向肯尼迪解释说,卡斯特罗可能成为又一个斯大林。
他们要总统明白,在距离美国海岸仅仅90海里的地方决不能容许一个共产党政权。
他们说,事实上他们已经有一个搞掉卡斯特罗的计划。
卡斯特罗刚一当权,艾森豪威尔总统就指示中央情报局制订入侵计划,但他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决不能让人看出是我们插手。
要迅速悄悄采取有效的隐蔽行动,免得艾森豪威尔陷于宣战的政治纠葛之中。
艾森豪威尔本来可以利用他在政治上享有的有利地位。
但在1960年,苏联人击落了一架入侵苏联领空的U-2间谍飞机,接着,在联合国于巴黎召开的讨论核裁军问题的最高级会议上,苏联总理赫鲁晓夫愤怒地谴责西方如此卑鄙的间谍行径,要求艾森豪威尔赔礼道歉,并且怒气冲冲地退出了第一天会议,使会议不欢而散。
在这种形势下,艾森豪威尔自然顾不上中央情报局的入侵古巴计划了。
尽管艾森豪威尔无暇过问,杜勒斯和比斯尔仍继续制订和筹备这一行动计划。
因此,肯尼迪就职时,不但继承了美苏之间的紧张局势,而且也继承了这个已反复推敲和筹备的要打垮卡斯特罗的计划。
在肯尼迪就职后的头一个星期,杜勒斯和他的副手反复向总统汇报了对付古巴的战略,但未谈及具体事实。
肯尼迪手下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一位成员后来回忆说,中央情报局关于古巴问题的汇报是很奇特的,他们谈具体问题时总是脱离上下文。
例如,局长和副局长从来没有从头至尾向总统汇报实施计划的具体步骤。
总统要求他们具体谈时,他们就罗列一堆细节,让总统依然晕头转向,这两个上了年纪的人似乎觉得总统最好是仍像艾森豪威尔那样,别管得太多才好。
肯尼迪却不那样想,一次又一次开会要弄清如何入侵古巴这一绝密的计划。
几个星期后,他终于大致摸清了一点眉目。
原来,在艾森豪威尔总统任期内,中央情报局就已经在危地马拉的一个秘密基地训练古巴的一批反卡斯特罗的流亡分子,编成一个旅。
中情局计划将这个旅送到古巴岛南部登陆,先在那里建立一个小据点,然后逐渐扩大地盘,几天后,再将已经挑选好的一批官员送到那里建立一个临时政府,宣布成立一个独立的国家。
这个新国家将要求美国提供军事保护,同时招募古巴农民参加反卡斯特罗的队伍。
在美国军事支援之下,这支逐渐壮大的队伍将赶走卡斯特罗,掌握古巴全国。
肯尼迪同意中情局的基本想法,但觉得美国的参与过于明显。
他问参谋长联席会议:这样一次行动会不会需要美国出动飞机和舰艇进行支援和提供补给?能不能采取逐渐和悄悄登陆的做法……让人觉得是古巴自己境内的一支部队,而不是美国佬派来的入侵军?中情局又提出一个计划,但又被肯尼迪否定,原因依旧:太显眼了。
肯尼迪说:这简直像一次诺曼底登陆。
你们必须降低这件事的嗓声。
他解释说他宁可在军事上冒更大的风险,也不要冒政治上的风险。
他不希望自己背上战争的包袱。
只要让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登陆,我们就脱不了身了。
他要求杜勒斯和比斯尔提出一个尽可能周全的计划。
他们为头一个计划花了一年功夫,但这一次肯尼迪只给他们4天时间。
肯尼迪对中情局要求得这么急,是很有道理的。
正如一位助手所说,这个绝密(计划)已是像圣诞节一样人人皆知了。
头年10月,古巴外交部长就公开谴责美国在危地马拉训练古巴流亡者准备进攻古巴。
美国《民族》杂志在11月发表社论,标题就是《我们在训练古巴游击队吗?》。
到了1961年1月,《纽约时报》在头版报道了危地马拉营地情况,标题是《美国在危地马拉秘密陆空基地帮助训练反卡斯特罗部队》。
同一个月,《时代》周刊也惊人准确地叙述了这一行动的筹备情形。
肯尼迪对这些媒体泄密现象感到惊愕。
我简直不相信我是在读报……卡斯特罗用不着特务情报,只要读我们的报刊就够了,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