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扶林回忆说:1989年7月中旬,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我正在怀柔农村拍《人间芙蓉色》,快中午了,太阳基本上能烤死人,正准备吃饭的时候,远远就看见一部小车开过来,从车上走下来的是任大惠,张嘴就说三句话:第一句:我代表制作中心两位主任张天民和阮若琳来找你;第二句:《三国演义》正式筹拍,领导小组已经成立一个月了;第三句:他作为总制片人也代表领导小组聘请你来担任总导演。
末了三个字:怎么样?我当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多少有点天旋地转,我说:‘我现在怎么回答你呢?这个《三国》能不能拍好,怎么拍,我懵里懵懂,现在我满脑子都是《人间芙蓉色》……你能不能容我考虑一下。
’任大惠特别爽快,告诉我:‘能,给你三分钟!’我就这样当上了《三国》的总导演,三生有幸!导演精文戏精拙武戏 《三国》收视高争议大(…一旦接了这个任务,王扶林就全情投入。
《三国演义》篇幅浩繁,他派出五个导演在各地分别拍摄,各组之间山遥路远,主要演员的档期安排,总体风格的协调统一,都由王扶林来掌握。
他奔波在五个剧组之间,第一时间审看拍摄的毛片,与导演们交流拍摄思路。
他还去八一电影制片厂淘副导演、制片主任、特技摄影、道具焰火师,因为搞过《大决战》的八一厂最擅长调度人山人海的场面。
做后期制作的时候,他亲自上剪接台编辑镜头,《三国演义》成片长达84集,而他看的总片长至少是成片的五倍以上。
还不是机械地观看,而是要考虑情节能否连上,镜头组合是否流畅,接不上的地方还得组织人手补拍。
王扶林这个总导演实至名归,不像后来的一些总导演一样只挂名不出力。
王扶林曾到赤壁、沙市、荆州和宜昌等地考察,准备在三国古战场拍摄,但从地理条件看,古战场上没有布置那么多水寨、旱寨的足够空间,同时赤壁矶水流湍急,战船无法在江心停驻,会给剧组带来巨大困难,最后还是定在中央电视台外景基地拍摄。
《三国演义》投资亿元,近1亿元用于建拍摄基地,7000万元则投入直接制作。
请注意,这是在1990年代初期,当时的电影票价不过2、5元,今日已涨了十倍不止。
也就是央视这样的官方电视机构能搬得动这般大块头,如今几家民营公司筹备四大名著,无论是资金聚集还是人力调度都显力不从心,叫嚷多时,到今天仍没有一部正式开机,《水浒传》更是被无限期搁置。
看看老三国当初的大手笔吧:在涿州搭建了我国两个最大的摄影棚,每个棚的面积为1200平方米,两棚共约耗资4000万元;无锡的唐城和汉城共约耗资2000万元;涿州的汉城墙街道、铜雀台约耗资3000万元。
这些景片至今仍在造福各影视剧组。
《三国演义》全剧分五大部分:群雄逐鹿、赤壁之战、三足鼎立、南征北战、三分归晋。
第一部分介绍东汉末年的政治背景,几大政治集团勾心斗角,兼并分化。
第二部分是原著中最波澜壮阔的部分,曹操统一北方,与孙刘联军在长江上决战。
刘备半生飘零后聘得军师诸葛亮,定下天下三分的隆中对策。
第三部分说的是曹操兵败后,刘备取西川实现诸葛亮战略的过程。
第四部分说的是诸葛亮南征孟获,北出祁山,鞠躬尽瘁,身故五丈原。
第五部分说的是司马家族夺权,三国归于一统。
全剧分五个剧组拍摄,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各挑一摊。
蔡晓晴是王扶林手下第一重臣,她导演的篇幅最长,包括《群雄逐鹿》中从开始到吕布杀死董卓的部分和整个《赤壁之战》。
蔡晓晴196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7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当导演。
八十年代初期,她在飞天奖和金鹰奖中获奖无数,其中最有名的作品当数《蹉跎岁月》。
作为一名女性,她喜欢拍摄唯美的画面,喜欢使用艳丽的色彩,也擅长挑选女演员,何晴(演小乔)、赵越(演孙尚香)年轻貌美,娴静大方的气质也深合剧中人大家闺秀的身份,陈红演的貂婵也是个出色的花瓶,吕中(演董太后)、盖克(演赵范嫂)、郑天炜(演何太后)露面不多,形象气质都很恰当。
难能可贵的是,她指挥千军万马拍摄了剧中最宏大的场面火烧赤壁,足见其巾帼英雄的气质和调度场面的水平。
就连香港导演徐克对她也深表佩服:她很不简单,古战场拍摄难度很大的。
当然也留有遗憾,最著名的战斗场面三英战吕布和长坂坡拍得粗陋草率,没有表现出吕布和赵云万人敌的英武。
不过,这是整个《三国演义》的通病,她作为一个女导演,本就不擅长此道。
导演精文戏精拙武戏 《三国》收视高争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