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事或切近或辽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发展进程,但要说到在知识分子中间引发的心灵地震,它们似乎都不能与一部讲述小公务员生存状态的电视剧《一地鸡毛》相比。
尽管这部剧没有《渴望》的群众基础,也没有《编辑部的故事》的妙语如珠,但它把一个曾经自命不凡终于归于平凡的机关小职员描绘得太过逼真,还是深深地切入了人们的记忆里。
(1)忘不了的一幕一幕《一地鸡毛》由刘震云编剧,冯小刚导演。
片头就很有意思,一堆报纸簇拥着片名亮相。
在舒缓的音乐中,国际重要时事新闻的画面叠现,克林顿和叶立钦的大脑袋,以及非洲儿童的无助眼神先后闪过,画外音却是剧中张处长拖着长音召集开会,重申着所有会议莫不重要的意义。
一地鸡毛究竟是什么?是那些炮火纷飞的国际争端和柏林墙的倒塌吗?还是老张领导下的八部七局六处五位同志的工作和生活?一地鸡毛当然指凡人小事,职称、定级、房子、煤气、结婚、生子、入托、保姆,似乎没有一件事能和军国要事比拼重要性。
可是,电视剧感同身受地为观众展示了另一个世界观:对于很具体地生存着的升斗小民来说,远在天边的叶利钦能否稳住政局,大洋彼岸的克林顿会不会重振美国经济,并不是他们牵挂的对象,而前面所列的一地鸡毛的琐事,却是他们必须全情投入、奋斗不止的大事。
这部剧说的是小林大学毕业后进入机关,带着年轻人惯有的轻狂,在单位吊儿郎当地混日子。
一地鸡毛的大网逐渐把他捆住,一个个生活难题当头落下,他不得不收敛诗情,放下清高,按世俗的规则去追求进步,换取生存条件的改善。
背景设置在手握重权的行政机关,却不像后来的《绝对权力》《谁主沉浮》等剧一样涉及社会重大命题,全剧几乎没有触及工作上的正事,只是围绕着个人的磨难和生活的剥蚀进行细腻的描绘。
八部七局是个很虚幻的舞台,舞台上的故事却发生在所有办公室里。
这部剧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很多观念已成明日黄花,很多问题已不是问题。
但这部剧的目光又很悠远,无论是官场文化还是世故人情,几千年延续下来,至今不见寿终正寝的迹象。
冯小刚摆开《一地鸡毛》 陈道明收起一身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