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第20章之海报

2025-03-31 02:02:26

编导用更加现代的眼光重新处理了人物。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中最杀人如草的一本,李逵等人最爱滥杀无辜;《水浒传》也是最不拿女人当人的一本,书中女性不是淫妇就是大虫。

电视剧把这些残忍、过时、偏执的东西全给修正了。

还有就是,晁盖和宋江的路线之争,梁山内部各山头的派别之争,剧中都作了简约而到位的表现,流露出一种现实主义的气质。

从叙事来说,取舍较为得当,平行蒙太奇大量运用,节奏明快。

下面举两个例子说明:古典四名著完美收官 央视《水浒传》文武双全…1、与原著相比,剧本对林冲性格略加修改,人性化了些。

比如王伦让林冲去拿投名状,原著里林冲没有犹豫,直接说:这事也不难……于是下山去取。

剧本里,林冲开始想不通,下山后又遇上一对母子,不忍心下手而放行,叹道:想我林冲,想当一回强盗都当不成!这让林冲富有人情味儿,在高俅和王伦的逼迫下走投无路的感觉很强烈。

2、压缩大量雷同化的战争场面,如宋江收服呼延灼、关胜、董平、张清,都是厮杀几阵,战他不下,然后略施小计,对方陷入被动后,一劝即降。

重点展开晁盖和宋江对梁山发展路线的分歧,两人各怀心事、话不投机的场面甚多,直到晁盖死于曾头市,仍不肯直接传位宋江,而是遗言谁捉住史文恭,谁就是山寨之主。

这样安排使全剧主线明朗,寓意深刻。

之前,电视剧《红楼梦》因结尾对原著改动太大而遭诟病,《三国演义》的萧规曹随又被批评图解小说,《水浒传》的改编压力不小。

剧组刚刚披露了要依据百回本来拍摄,古典文学教授张国光就通过报纸发出呼吁,恳请《水浒传》的拍摄者不要依据一百回本,而要根据七十回本来拍摄,并称这也是其他学者黄天骥、刘世德等人的意见。

好在主创人员定力不错,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了。

导演张绍林说:改编中改变了过去缺乏创造性的照本宣科和不尊重原著的狗尾续貂,在忠于原著思想实质、主要人物性格命运和结局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宋江等主要人物更为清晰丰满。

在结构上,我们弥补原著头重脚轻的缺陷,追求虎头、熊腰、凤尾,使全剧的观赏效果程上升趋势。

编剧杨争光说,电视剧表现了水浒好汉们从个体到群体,从起始的英雄气到最终的悲剧结局的全过程。

以忠和义的矛盾来组织人物,构置情节,英雄们的性格由单纯走向复杂,情节由单线条织成网络,痛快张扬的气象逐渐为苍凉悲壮取代。

如此一来,《水浒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三国的保守倾向,在创造性和电视化两方面有了明显改进。

中国有一句老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怕的是少年人读了水浒好勇斗狠,成年人读了三国变的奸诈。

其实,这样的告诫多半是毫无效果的,只不过是用担心的语调说出了这两部书的最大特点。

相比《三国演义》的浅近文言,《水浒传》的明清白话对当代人来说没有阅读障碍,而且因为够晓畅、够热闹,这本书在民间的传阅率更高。

进入新时期以来,通过连环画、传统戏曲、电影以及山东电视台的电视剧《水浒》,梁山好汉的故事得到了既深又广的传播。

时间到了1997年,中国人的娱乐方式已经很丰富,荧屏上的电视剧数量猛增,《水浒传》跟前三部名著剧相比,已经失去了一家独大的王者风范,但收视成绩仍然不俗:平均收视率为36%,最高达46%,在山东电视台播出则创下58%的收视率。

《水浒传》播出时,《好汉歌》广为传唱,英雄豪情回荡神州,该出手时就出手成为这一时期的流行语。

演唱者刘欢回忆说:赵季平老师找我时拿了两首歌,我后来才知道,他主要是另外一首歌来找我。

他把《好汉歌》搁到我这里,当时他们制片跟着他来的,说这个可能够呛,这词可能通不过。

我也没去理会,当天把那首歌录完了,赵季平说另外《好汉歌》伴奏也做了,你能不能也录一下,我说既然伴奏做了,那就录一下呗。

我一听这个伴奏,一看这个词,就跟录音师说,你给我把那个伴奏送大一点,我的人声小一点,这样我可以唱得比较夸张,就这么录了。

过了两个多月,央视元旦剧组来找我,让我去太湖影视城录这首歌,我说你们起什么哄,人家剧组都说这个歌词有问题,他说没有啊,片子我看了,就是这首歌。

那时候我也没看到这个剧,这个歌就这么出来了,太有意思了。

这首歌是易茗老师写的,最流行的一句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句本来是他原先写给《便衣警察》的,‘金色盾牌热血筑就,危难之处显身手’是林汝为老太太改的,原来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老太太说警察你‘该出手时就出手’还了得,改了。

为了这么一句词,他耿耿于怀了小20年,放《水浒传》里头倒是蛮合适的。

古典四名著完美收官 央视《水浒传》文武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