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学者为还珠热痛心疾首。
学者曾庆瑞批评说:72集的《还珠》登场,以严重的社会负面效应以及一批少男少女的疯狂直至葬送幼小的生命为代价,也以电视剧产业经营的一度无序、失范、脱轨为代价,琼瑶、制片方、赵薇等演员和某些电视台增值了自己的财富。
再往后,幼稚、可笑、肤浅、肉麻当有趣的青春偶像剧也热播起来。
《还珠格格》甚至还被牵扯到一些命案中。
据报道,2003年1月29日,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泡子沿村5岁女童瑶瑶(化名),看过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后,迷上了小燕子,趁家人不备竟模仿小燕子上吊,昏迷10天后,于2月8日13时50分永远闭上了眼睛。
批评者认为,小燕子引起了粉丝的狂热迷恋,一举一动都有人模仿,《还珠格格》对瑶瑶的悲剧难辞其咎。
但很快就人反击说:孩子的成长会遇到种种暗流和意外的威胁,比《还珠》里的上吊镜头更危险的镜头也很多,如果小孩儿上吊归因于《还珠》的话,社会上那么多形形色色的恶性事件都可以找电视剧算帐?随着还珠的热播,荧屏上的戏说历史风愈演愈烈。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的一位专家抨击说:这些作品,不是以唯物史观严肃地认识历史、学习历史、感知历史,并加以审美化表现,而是在赵公元帅的指使下,从俗媚俗,顺应低级趣味,任意戏说历史、搓捏人物。
于是,荧屏上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今日拿武圣搞笑,明日再戏说孔圣,谬种流传,害人不浅。
不但让外国人误以为中国的古人都是梳大辫子的,见连中国的青少年也以为他们的祖先本来如此。
其间宣扬的是爱恨情仇、皇权崇拜、清官意识以及巫术、迷信和装神弄鬼只类,既贬低了传统、作践了古人,也嘲弄了观众。
当时的争论非常激烈,谁也不能说服对方。
十年过去了,时间澄清了人们眼前的浮尘。
电视剧的商业化之路是不可阻挡的,电视剧追求娱乐性无可非议。
越来越多的民营公司介入了这个产业,越来越多的不以教化为第一目的的电视剧生产出来。
当然,这只是硬币的一面。
在另一面,主旋律电视剧仍占据着重要频道的某些黄金时段,商业电视剧仍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种种约束。
比如说,涉案剧被赶出黄金档,清宫戏从数量上受到限制,三角恋情的题材被严格审查。
而且,这样二水分流的结构在今后还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4)一部戏背后的合作奇缘无论如何,《还珠格格》火到这个份儿上,让人不得不佩服琼瑶。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常青树,看看琼瑶就行了。
她1963年出了第一本书《窗外》,五十年间从台湾火到大陆,始终与大众文化的浪尖同在。
先以小说在岛内知名,1965年作品首度搬上锦幕,开始文本和影象互文的传播模式。
1968年自组火鸟电影公司,1976年自组巨星电影公司,整个七十年代都是台湾电影市场的主角。
大导演李翰祥、李行、侯孝贤都曾经导过琼瑶电影,拍出了自己的风格。
到巨星公司阶段,琼瑶完全主导了电影创作,刘立立是其得力的执行导演。
十几年间,琼瑶电影捧红了大批明星,前有归亚蕾、杨群,中有甄珍、林青霞、秦汉、秦祥林、林凤娇、马永霖,后有吕绣菱、钟镇涛。
张艾嘉、胡茵梦、刘文正、刘德凯、萧芳芳、谢贤都曾是琼瑶电影的重臣。
到1983年的《昨夜之灯》后,琼瑶电影颓势难挽,就此停拍,转而去拍电视连续剧,女主角换成了刘雪华、俞小凡、萧蔷、陈德容等人,而秦汉、刘德凯等成熟型男星继续在琼瑶剧中谈请说爱。
小燕子选角一波三折 戏说风挑起专家怒火(6)从八十年代开始,琼瑶小说在大陆找到了新的世界。
最早是在1982年,《海峡》杂志刊出《我是一片云》。
1985年,大陆几家出版社偷偷推出了琼瑶作品。
那是个男孩子读金庸,女孩子读琼瑶的时代,凡有怀春少女处,必有琼瑶的缠绵悱恻。
多年以来内地图书市场风起云涌,琼瑶始终没被淘汰,直到2004年,长江文艺出版社还敢推出《琼瑶全集》。
在此期间,琼瑶电视剧也掀起了三波热浪。
先是大陆导演史蜀君主动拍摄了《月朦胧,鸟朦胧》,在央视播出后反响巨大。
接着琼瑶在台湾拍摄的原装剧陆续引进,《几度夕阳红》《烟雨蒙蒙》《一帘幽梦》个个动静不小。
1991年大热的《编辑部的故事》里有这样的剧情:戈玲非要看《几度夕阳红》,冬宝坚持让她埋头加班,两人几番拉锯——可见琼瑶剧当年的影响。
1989年,电视湘军开始和琼瑶合作,代表湖南台与琼瑶接触的是欧阳常林。
欧阳常林是现任湖南省广电局局长,当时是湖南台对外部副主任。
此前,欧阳常林和琼瑶就打过交道,琼瑶曾经专门写文章谈到这一节。
1988年4月,琼瑶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去北京、湖北、云南,行程里没有安排回故乡湖南。
在武汉,湖南电视台记者欧阳常林闯进来见琼瑶,因为采访要求被婉拒,不客气说:你既然到了湖北,为什么对你的家乡过门而不入?琼瑶当时近乡情更怯,不愿意看到故乡的破败景象,但他面对这个唐突的年轻人,不愿意明说。
欧阳常林再遭拒绝后说:我们湖南人,因为有你这样一个同乡,大家都感到非常骄傲。
这次你回大陆探亲,居然跳过了湖南,这使我们太寒心了!两人不欢而散。
欧阳常林并不放弃,往返行程四千里,追踪到沙市、重庆、云南,并且让同事拍了琼瑶家乡的录象给她看,终于感动了琼瑶。
采访虽未做成,两人却成了忘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