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台同琼瑶合作,先后拍摄了六个梦、梅花三弄、两个永恒等电视剧。
主要由台湾出资以及派出一些技术力量和演员等,湖南电视台的相关人员,工资由湖南方面支付。
电视剧拍好后,大陆版权归湖南电视台。
为了便于合作,欧阳常林成立了华夏影视公司,拍了几百集电视剧,效益不错。
1994年,他通过竟聘当上湖南经济电视台台长,暂时停下了电视剧的工作。
1997年,欧阳常林手里有了足够的资本,他与琼瑶在香港会面,提出了一些新的创意和构想。
参照这个思路,琼瑶动手创作了两部剧本,悲剧《苍天有泪》和喜剧《还珠格格》。
结果,《还珠格格》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多年的成功给了琼瑶以十足的自信和权威。
琼瑶剧的创作,她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她的剧本写好,导演不能改动一个字。
所有的演员都由她来决定,《还珠格格》几个重要角色乾坤挪移,全凭她一句话。
《还珠格格》后,她和湖南台又合作了《又见一帘幽梦》,收视率为%,虽是同时段全国卫视节目第一位,但遭到了网友的恶评,紫菱的十三个我晕成了观众们恣意发泄不满的笑柄。
琼瑶在自己的博客里流露出了功成身退之意。
不过,以前也有过封笔之说,不知道这次是不是真的。
赵薇说:琼瑶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此前全是通过小说去了解她,也看过她的照片,但是她公开露面的机会不是很多,后来拍这个戏之后,跟她有非常多的接触机会才比较了解。
我觉得她的生活让她写出了那么多纯洁、缠绵、像童话一样的爱情故事,因为她自己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一个人,不太与人打交道,出了门就迷路。
她是一个敏感、有毅力的女作家,我很崇拜她,她做出了很多别人做不了的事。
她的电视剧来的挺早的,很小时候看林青霞演她的片子,再过一段时间就发现很多刘雪华的电视剧,开始跟着哭,后来就不哭了。
后来拍琼瑶戏,也知道很多观众为看她的戏,一方面剧本比较感人,另一方面制作上,包括对演员、布景投入的精力非常大,要求非常高,不好就重拍,所以她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
小燕子选角一波三折 戏说风挑起专家怒火(7)纵横江湖这么多年,琼瑶自己也有一番总结。
她反复研究过大陆电视,觉得大陆电视的教化功能太多,娱乐功能太少。
不是说文艺性作品不讲教化功能,只是一个娱乐性的节目,更为重要的是娱乐。
我们台湾拍戏,就是讲唯美,我们觉得美的东西才感人。
中国的电视剧完全是受电影的影响,讲究一个历史的真实。
老百姓看电视,完全是想看一种美的东西,只想看到娱乐、轻松。
真实是考古学家的东西,是历史学家的东西。
关于琼瑶的是非和批评很多,有两个定论颠扑不破:批评的人有道理,琼瑶作品里没有真实的人生和象样的情怀;力挺的人也有道理,一个人能与时代共舞50年,自有她的过人之处。
他们的主张是不同范畴的东西,属于关公战秦琼。
公允地说,喜欢琼瑶的人尽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喜欢,而批评琼瑶的人也有权发表自己忧心忡忡的主张。
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文艺市场已经细化,既然谁也改变不了谁,还是存异共存为好。
第二十二回:《雍正王朝》大翻案 官人商人学权谋1998年,中国在洪水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受了考验。
到年底的时候,似乎一切都平静下来了。
长江和松花江上的大水早已消退无形,而金融危机的排天浊浪也被御之于国门之外。
在告别某种意义上的非常状态之后,应该是横盘整理一下的时候了。
11月21日,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要求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中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党性党风教育。
按照中国人惯有的语言风格,这件事被简称为三讲教育。
这不是一次无的放矢的行动,而是针对党内业已存在的一些不良作风和庸俗习气,希图以自我省察和纠错的方法加以改正。
同样在这一年年末,在经济官员们为安然走过金融险滩而暗松一口气之时,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满心忧患地警告:中国改革的大关还没有过,既得利益已成深化改革的阻力,要避免滑入法治不行、公权不彰、腐败蔓延的权贵资本主义泥坑。
这个凭良知说话的老人的担忧,在后来的发展中部分地应验了,权贵资本主义的阴影时至今日挥之不去。
这一年,民生疾苦问题也在缠绕着朱镕基的心。
在两会分组讨论会上,他制止了事先排定的官员代表的发言,示意排在最后并被告知没时间就不要说了的农民代表发言。
这位农民说了真话:收费的太多,还有警察,收钱的事就干,不收钱的事就不管。
朱镕基闻言大为恼火:农民的负担太重,还要乱收费,你们于心何忍?改革到了关键处,吏治并不清明,民生之痛让人忧,1998年的中国颇有些暗流涌动,并引起了有识之士的警惕。
有意思的是,到这一年年底,荧屏上出现了一部与现实颇有互文和映照感的历史剧《雍正王朝》。
这部1999年央视的开年大戏不但给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雍正翻了案,而且因其有一种暧昧的双关性,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媒体的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