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温暖心灵的40部电视剧:黄金档 > 插图:第22章之年大将军

插图:第22章之年大将军

2025-03-31 02:02:26

8、帝王心术康熙年命不永,卧病不起。

王师傅问太医:皇上病情如何?太医外交辞令答:吉人自有天相,不必担忧!值此朝局微妙之时,康熙连下诏书,把老四、老八、张廷玉都严加申斥,令回府反省。

胤祯心灰意冷,准备遣送智囊邬先生。

在《雍正王朝》的众多英才里,最能的正是这个瘸子邬思道,这哥们达到了中国策士运筹帷幄的最高境界,朝廷上下有一丝一毫的动静,他就能据此对真相洞若观火。

如果说福尔摩斯是根据蛛丝马迹,推想曾经发生的事情,他是根据皇上或者大臣的一个动作,对虚无缥缈的未来作出预测。

他告诉老四,先皇驾崩之前先贬重臣,新皇登位一经起复即为自己简拔之臣,不复有尾大不掉之忧,这正是帝王心术,用人之道啊。

老十四进献死鹰为皇上寿,皇上不予追究,正说明他意不瞩老十四和老八。

一席话令老四茅塞顿开。

9、全身而退自古都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说,刘邦屠戮功臣,朱元璋翻脸不认人,功高盖主者往往性命不保。

单是雍正一朝,就有年羹尧立下奇功后极度膨胀,横行不法,难逃一死。

邬思道厕身王府十年,为胤祯策划最不可告人的夺嫡之计,一旦上位成功他铁定是难得善终。

他早已想到此节,当雍正功成后跟他客套时,他提出自己有三不可用:瘸子不可居于庙堂之上,先帝钦犯不宜正式起用,才智用尽之人无可再用。

雍正沉吟间,他更进一步提出,自己可以随李卫而去,不会从此消失。

这样,雍正打消了全部的担心,他乃全身而退。

范蠡、文种都是勾践重臣,灭却吴国之后,范蠡飘然而去,做了陶朱公,而文种恋栈不去,招了杀身之祸。

自古以来,功臣自保最难。

10、关键时刻,关键人物邬思道智商最高,张廷玉火候最老。

密实之事不决问老邬,朝堂之事不决有老张。

每到当庭较量,图穷匕见的关键时刻,必有张廷玉如擎天之柱般出面保驾,化险为夷。

隆科多为什么肯出面扶保老四?因为张廷玉捏着康熙爷亲颁的赐死隆科多的圣旨。

康熙驾崩,诸王不服,拒不称臣。

张廷玉一面让隆科多去取旨,一面让侍卫张五哥保护胤祯。

圣旨读完,张廷玉率先改口:皇上节哀。

老十三夺兵权后赶到,胤禩等不得不下跪。

在胤禩发动的最后攻势里,关外进京的几个铁帽子王坚称要恢复八旗议政和八王议政。

反对势力气焰薰天,眼看局势就要失控。

张廷玉再次站了出来,先以丰厚的学识讲解了所谓八旗议政的来历,进而推翻所谓旗务政务一起整的合法性。

又以两朝老臣的身份作证:先帝爷晚年的心思就是整顿吏治,皇上之举无可指责,令造反派一时气沮。

胤禩发出诛心之论:你反对八旗议政,是怕失去你军机大臣的高位吧?张廷玉微微一笑:八爷,咱连同时辞官不做,如何?张廷玉在急流险浪中,总能找到别人驳不倒的道理,真是透彻之极,老辣之极。

他就如同一个善于寻找POINT的律师,每每根据案情从高头法典中找出所向披靡的条文来,奠定胜局。

人如其名,他是一块朝廷中的美玉。

小燕子选角一波三折 戏说风挑起专家怒火(1…当然,张廷玉再强,也只是文事,解决的是谁名正言顺的问题。

而如果八王霸王硬上弓,他是无可抵挡的。

这时,就要看十三爷的了。

康熙晏驾那次,十三爷一出牢笼就夺了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兵权,为雍正稳住局势。

这次,八王悟到:有了人心,有了文事,没有武备,还是败在他手里,早早控制了两处的军权,大殿前的御林军也被反水的隆科多调走,又是十三爷扶病奔走,夺回兵权,击溃八爷党。

11、让我的心握你的手雍正临朝,为避嫌,胤字辈儿全部成了允字辈儿。

廉亲王允嗣仍然不甘失败,挑唆雍正三子弘时与弘历夺嫡。

弘时当年参与科场弊案,被允嗣拿了把柄,深以为惧。

允嗣为了表示诚意,上来就把那份口供交给弘时。

弘时去了心腹之忧,同时雄心大起,从此对八王言听计从。

同样是示人以诚,十三爷允祥从来都是真心托付,而八爷只是玩弄权术。

康熙临终前说:老八处处学我,处处学的不像,我是宽容为怀,他却只是收买人心。

这是至论。

而弘时也非善类,八旗议政事败之后,他对允嗣家人痛下重手。

允嗣留下绝户计,再次假托知己地挑动他与弘历争,一方面是给雍正制造麻烦,一方面把才低而心毒的弘时推向死地。

12、硬汉子皇上田文镜的办事原则是只看两头,不管中间,但凡百姓和皇上满意,决不怕与官绅阶层为敌。

加之他非科甲出身,与读书人本就有些隔膜。

在河南推行新政时用力过猛,激起了众生员罢考示威。

李绂等儒界领袖率百官群起而攻之,雍正为了新政不废而力挺田文镜。

这样,一道道折子不断递上来,雍正就是不表态。

等弘历从河南调查回来,雍正把新政之利宣示百官,并退还折子,令其不许再闹。

群臣就是不肯罢休,在殿外跪倒一片。

雍正发飚说:你们读的书,朕都读了。

你们没读的书,朕也读了。

朕四十年阿哥,六部办差,刀里火里滚出来的硬汉子,还怕你们?皇上坚不让步,杀了两个大臣,把李绂革职,永不叙用。

众臣下心里不服,君臣较量以各种形式继续。

康熙和乾隆两朝都采行宽容政策,大清朝达到了最繁盛富庶的时期。

两朝中间的雍正留下了苛厉之名,他为什么放着安生日子不过偏要跟百官顶牛?二月河和胡玫都用了国库银子说:康熙驾崩时,国库银子里不足700万两。

而雍正晏驾、乾隆接手时,国库里的银子超过了5000万两。

意思很清楚,康熙的宽容留下了一个穷摊子,而雍正的严厉打下了富裕的底子,让乾隆的仁政有了实施的基础。

还有就是剧中反复强调的:圣祖爷晚年最遗憾的就是没有整顿吏治,把一副千斤重担留给了雍正。

雍正勇往直前留下了骂名,却给处处追圣祖之风的乾隆留下了比较清廉的官员体系。

反正康乾盛世的100多年不可能把雍正的13年刨出去,雍正至少也是个继往开来的连接者,至于说胡玫给他打分过高,我们只当是文艺创作就好了,不必当作信史来读。

(2) 演员今何在演雍正的唐国强几经沉浮,至今仍是中国电视剧界最红的男演员之一。

他是青岛人,1975年出演电影《南海风云》,以英俊的扮相进入影坛。

1979年主演黄健中导演的《小花》,影片取得巨大成功,唐国强的两个妹妹陈冲和刘晓庆都获得了表演奖,惟独他有些落寞。

1981年,他与李秀明合演了唯美的《孔雀公主》,电影被认为矫柔造作,他也由此饱受奶油小生之讥。

后来,他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两年,重新出发。

直到1990年代初,他得到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角色,才算彻底走出了观众歧视的目光。

1996年,他在电影《长征》中初次尝试扮演毛泽东,从此成了神似派特型演员的代表人物。

关于雍正的角色,唐国强回忆说:《三国演义》之后打开了我的一条路,就是40岁以后该演什么,不可能老凭你这个脸蛋演一些角色,有没有储备能够往更高的层次上走。

演完诸葛亮之后,好像觉着我对历史人物有一定的驾驭能力了,人家来找我,但是并不是让我演雍正,演的是老八。

老八我就不想演了,我想演一个反差稍微大点的。

后来经过讨论,我就演了雍正。

在剧中,他奉献了一个呕心历血、死而后已的帝王形象。

不消说,是打动了很多观众。

小燕子选角一波三折 戏说风挑起专家怒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