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温暖心灵的40部电视剧:黄金档 > 插图:第一章之王扶林

插图:第一章之王扶林

2025-03-31 02:02:25

拍摄《敌营十八年》时,导演手里只有10万元制作费,因而拍摄条件异常艰苦。

全剧时长315分钟,大约2000个镜头,100多个场景,剧组转战北京、庐山、九江、汉口、福建等地,共拍摄了97天。

去掉天气影响、转场等因素,实际拍摄了75天,平均每天完成28个镜头,最多的时候一天拍了50多个镜头。

用今天的话说,这叫制作粗糙,硬伤无数。

紧赶慢赶目的只有一个:早日制作完成,赶在春节期间播出。

男一号张连文回忆说:服装是到处借,到电影厂借,也不合身,演员也不讲究了,国民党的军纪是很严的,但是你要是做服装就得花掉大量资金,摄制组没那么多钱。

我这脖子粗,永远系不上风纪扣,所以就这么敞着吧,还自我解嘲说是‘潇洒,不受拘束’。

那个时候拍摄不是特别严谨,有时候看完了以后,自己都觉得好笑。

的确,江波战斗在敌人心脏里达十八年,国军的军装制式更换了许多次,要想把各时期的军装借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时候借到了上衣,却没有裤子,全身的景别不得不改成了半身。

有时帽子太小,只能是拿在手里,聊胜于无。

有次要拍一队士兵的戏,却只借到了两套军装,只能让两个排头兵穿上,通过镜头的角度把其余的人隐藏起来。

敌营潜伏开新风 赤橙黄绿总是春(4)而更大的难度在于演员无从把握人物的感觉。

张连文说,无从体验生活,因为对国民党的历史咱们都比较生疏,只能从其他电影上照猫画虎地学一学。

另外的话,从我自个儿主观意识上来讲,想玩帅,再加上本来衣服就不是很合体,就觉得有点邋遢,就想在动作上能够稍微随便一些,但是这超出了一个国民党正规军人的规范。

也许是文革对通俗惊险片的禁锢太久了,就是这样一部仓促上马、赶工完成的作品,播出时引起了海啸般的回响。

当时,电视机在中国还不普及,围观是当时的一种民俗。

每当《敌营十八年》的枪声响起,电视机前就密密麻麻地聚集起观众。

直到今天,从那个时代走来的人都对这部剧的主题歌记忆犹新:啊!战友你乔装改扮深入敌后去战斗;啊!战友你机智灵活神出鬼没去战斗。

啊…啊…胜利向你招手,曙光在前头。

啊!战友你艰苦卓绝深入虎穴度春秋;啊!战友你舍生忘死孤胆斗敌显身手。

啊…啊…胜利向你招手,曙光在前头。

张连文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见《敌营十八年》的情景:后来我拍《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四川的时候,我们住在简阳的一个小招待所。

有一天傍晚,我们拍完白天戏往回走,就看见在村口放着一个电视,全村人在那儿围着看电视。

我说,看什么电视呢,这么多人。

当时我跟现在已经去世的老演员李纬(演许茂)说到那儿去听听,结果一看,我说这是我参加拍摄的那个《敌营十八年》呀。

就全村人在那儿站着,而不是坐着,静静地看。

《敌营十八年》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的同时,也听到了不同声音。

一个曾深入敌后的老地下党员写信声讨:要是按江波那个搞法,别说十八年了,他连十八天他也坚持不了,早暴露了!评论界的指责是:地下党员搞情报还用上了美男计,剧情中还包括了床上戏,完全背离了导演阐述中‘歌颂共产党人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高风亮节’的主题思想,这还得了?张连文当时一听床戏就懵了:我自己拍的我怎么不知道?后来想办法重看了一下才弄清楚:江波去找女特务拿密码本,女特务和一个男特务在床上,被他撞破后,女特务从被窝里露出一肩膀。

以今天的眼光看,这样的床上戏司空见惯。

不过,剧中有几段台词倒的确是露骨的挑逗,足以引起保守派人士的不满。

江波和女特务罗茂丽情意绵绵地对诗,女方说: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男方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面对女特务不断放电,江波没有将计就计,而是笑着回避了。

女特务媚眼如丝地追过来:男人都是不吃素的。

阿波,你有男人的美,可是太不懂感情了。

眼看江波避无可避,他事先安排的唐华及时敲门,假装向他请示公务,江波才得以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