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温暖心灵的40部电视剧:黄金档 > 插图:第五章之姚锡娟

插图:第五章之姚锡娟

2025-03-31 02:02:26

姚锡娟是话剧演员出身,1981年涉足影视译配工作,1985年因译配《血疑》中大岛幸子一角获飞天奖优秀女配音演员奖和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音演员奖。

1985年首次播讲古典长篇名著《红楼梦》,使这部以雅著称的名著更加大众化。

朗诵艺术家孙道临评价说:像法国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她所传达的那种爱国主义激情每次都赢得观众的长时间鼓掌。

令人更难忘的是,一次她在香港演出这个节目后,在鼓掌声中,竟从观众席中传来一声象听京戏时才有的一声拉长声的喊好!简肇强是广东省东莞人,曾在近50部话剧中担任主角,如《家》中的觉慧、《红岩》中的成岗、《奥赛罗》中的伊阿古等。

他曾为上千集电视译制片配音,声音华丽深情,适合于小生和富于悲情的角色。

当时,年轻的柏崇新也在剧中为多个角色配音,而且承担了旁白的任务。

旁白是本剧的一个特点,起着回溯背静和指点来路的重要作用。

旁白的台词翻译得很中国化,而且富于文采。

比如夸奖日本国家女排的精湛球艺,说的是扣起球来如电闪雷鸣,接起球来如神龙戏珠。

最后,纯子一家团聚后,她幸福地奔跑起来,旁白又起:她满怀希望,坚韧不拔,向着光辉的明天飞跑!(4)同类影视流星赶月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女排如日中天,排球热席卷全国,也成为各艺术门类竞相表现的题材。

在《排球女将》播出之前,张暖忻导演、常珊珊主演的电影《沙鸥》在1981年上映。

影片通过一位女排运动员沙鸥的拼搏人生,表现了青年人在新时代对人生意义的重新思考,提出了当时富有争议的观念: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片中沙鸥不断遭受各种意外打击:腰伤、失利、未婚夫牺牲、瘫痪,仍然不屈不挠,这种个人化的奋斗精神,感动了亿万观众。

该片选用排球运动员担任主角,风格朴素、生动、真切,富有生活气息。

它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叙述形式,重意境,轻情节,重人物,轻事件,探索了新的电影语言,拓展了电影艺术表现生活的能力。

《排球女将》笑容甜美 小鹿纯子人生凄苦…在《排球女将》之后,来了电视剧《中国姑娘》。

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第5期《当代》刊登了鲁光采写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一时洛阳纸贵。

随后开始筹备电视剧《中国姑娘》,由蔡晓晴导演。

1983年春,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陈汉元,与电视剧《蹉跎岁月》女导演蔡晓晴,找鲁光约写电视文学剧本。

鲁光对写戏不熟悉,找了剧作家沙叶新合写,商定先由鲁光写初稿,沙叶新从技术上进行加工。

鲁光住进了工人体育场开始创作,他觉得很迷惑:当时奥运会强调业余原则,不让职业选手参加。

所以中国女排也不让提是专业球队,只能说是业余球队。

剧中的每个队员,都得有一个职业,工人、医生、售货员、学生……明明是一支长年生活在一起、训练在一起的球队,公开宣传却只能说是一支从各地来集训的临时队伍。

这种人为的虚假,使鲁光深感编造谎言的别扭和痛苦,几乎失去写作的信心。

在沙叶新的鼓励下,鲁光先写出了前10集。

在沙改前10集时,鲁光赶写后7集。

17集文学剧本出笼之后,蔡晓晴带领倪萍等演员投入拍摄。

前7集播出后,反应平平,后10集就没有投拍。

蔡晓晴觉得后10集比前7集精彩,老想再拍后10集,但未能如愿。

这让鲁光很受挫:报告文学叫响了《中国姑娘》,电视连续剧《中国姑娘》却打了一个哑炮。

题材是叫座的,沙叶新是名编剧,蔡晓晴是名导演,倪萍是名角,但这次强强联合为什么打造不出叫座之作呢?他责怪自己太缺触电才华,为拖累沙叶新和蔡导还有倪萍而深感内疚。

其实,鲁光心如明镜,失败的种子在创作的时候就已种下,当一部电视剧由于人为因素而必须撒谎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对艺术的真诚。

可以说,体育界的一些不良习气被带到影视创作中,破坏了电视剧的气场。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失败是早已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