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疑》拍摄于1976年,日文名字叫《赤的疑惑》,引进到中国已是八年之后,山口百惠早已退隐多时。
荧屏上,山口楚楚可怜的少女形象,三浦翩翩美少年的魅力,让中国观众体会到了偶像派的杀伤力,他们的服饰也一度成为年轻人中流行的款式。
与《血疑》前后脚在中国上映的电影《绝唱》是他们在1975年拍摄的,那个催人泪下的悲剧更加巩固了这对情侣在观众心中的位置。
大岛茂对幸子的爱至为动人,其扮演者宇津井健入行时已34岁,以一部《检事》进军电视界,随后拍摄了大量电视剧和电影。
他拍了不少动作片,其刑警形象深入人心。
他的演技精湛,与山口百惠多次合作,出演了70年代的一系列赤色电视剧。
在《血疑》中,他扮演了一个尽一切可能爱护女儿的父亲。
大岛茂不仅成为观众心目中最好的父亲,他甚至被某些女性观众当作恋人。
在《血疑》百度贴吧中有这样一篇名为《心底的恋人》的随笔,记录了当年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事: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看过一个日剧——《血疑》,没有记下幸子和光夫的那段纯美爱情,却只为大岛茂那个男人感动。
至今我还可以记得当年的那分心动,我知道,从那一刻起就有这样一个男人住进了我的心底,纵使他离我是那样的遥远,我还是静静的沉浸在了这份淡淡的爱恋中,默默的在日记中记录著。
这麼多些年过去之后,这份爱已慢慢的融进了我的血液中,我独自享受著这仅仅属于我的幸福。
《血疑》逆流感动中国 日剧在华高开低走(4)一直都没有买到《血疑》的光碟,也再没有重温这部片子,后来想想这个就应该是上帝给我的最好的答案吧,让我始终保留下最初的那分感觉。
这些年之中也见到了很多的人,每一个让我感动过的男生,都是和他有几分相似的,可是我再也没有感受过当年的那分心动。
大岛茂,第一个走进我生命中的人,唯一一个让我心动的男人,我第一次爱上的人,直至今日仍然还会想起的人。
他对於我而言,只有走进,永远不会走过。
幸子的巴黎姑姑大岛理惠的扮演者岸惠子,也是日本有名的明星演员,她成功地塑造了这个时尚、清高、成功而内心空虚、寂寞、无助的女性形象。
比较奇怪的是敏江的扮演者是两个演员,前七集是著名演员八千草薰演的,她虽然演的是家庭妇女,气质却丝毫不亚于时尚的小姑理惠。
据说,由于《血疑》在拍摄当中围绕着大明星百惠的时间安排工作计划,同样人气不俗、戏约不断的八千难以忍受这种情况,愤而中途离去。
这对整部剧自然会造成伤害,但在影视圈这样的名利场中,换角儿也是家常便饭。
从第八集开始,渡边美佐子接管了敏江这个角色,她演得更家常。
(3)引进、配音的幕后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东电视台引进了不少电视剧和动画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霍元甲》《排球女将》和《血疑》。
当时他们还没有机会到原产国去采购剧集,好在与香港毗邻,靠香港同行的推介可以事半功倍。
例如《排球女将》在引进之前,香港已经有了粤语版本,可以先观看粤语版本再做决定。
而其他一些剧集,在没有粤语配音的情况下,能看懂原文的人不多,大家都是一边看一边猜,再请人翻译一部分,据说不少人由此练就了不懂外语但能大致看懂剧集的本领。
比如《血疑》本是五部曲,在第一部成功后,各电视台争相引进,而广东台则谨慎从事,只引进了第二部,认为其他三部在艺术水准上与前两部差距较大。
事实上,其他三部的效果也远远没有前两部好。
除了电视剧,在广东台引进的节目中还包括不少儿童片、动画片和科教片,包括《聪明的一休》、《苦儿流浪记》、《花仙子》、《蓝精灵》等等。
20多年前,广东电视台在国内省电视台中率先成立了译制部,主要职责是把当时引进的外国电视剧译成普通话版本,或者是将原本是普通话配音的电视剧改配成粤语。
《血疑》等引进剧集的配音,是广东台与广东话剧团合作完成的。
当时有很多今天难以想象的技术困难,比如《排球女将》并没有分轨的音效带,于是他们在配音之前,先请珠影乐团的专业人士记录音乐,然后再由珠影乐团现场演奏出来。
而像那些排球落地的声音,都要由音效组的同事先从录像带中抠出来,再和人物配音合成在一起。
翻译剧集是一件困难的事,剧名就已经让人费尽心思。
比如《排球女将》,原文直译的意思是奋起吧,攻击手,不符合汉语习惯。
找了几个翻译都不理想,直到暨南大学的禹昌夏把剧名译成了《排球女将》,大家才松了口气。
翻译《血疑》时又找到他,原文直译是《赤的困惑》,意译成《血疑》,也很到位。
禹昌夏有较深的文学功底,而且对影视艺术也相当了解,他翻译的句子不长不短,对口型相对容易,而且人物性格也很突出。
《血疑》逆流感动中国 日剧在华高开低走(5)当时,简肇强、姚锡娟、柏崇新分别用声音演绎了大岛茂、幸子和光夫。
简肇强的声音饱含深情,姚锡娟的声音清脆甜美,柏崇新的声音沉稳华丽,他们的出色表现为电视剧增色无穷。
简肇强为《血疑》配音时51岁。
接受任务后,他觉得责任很大,因为剧中大岛茂的戏占三分之一。
当时白天配音,晚上背剧本,他瘦了十几斤。
对配音工作而言,口型对上很简单,难的是要调动自己的感情,把自己融入到剧情和人物中去。
多年以后他回忆说:比如第29集,大岛茂一直在哭,我先请导演、工作人员都出去,自己反复看片子,看的时候眼泪不流,积攒着,实录的时候再一并宣泄出来。
给《血疑》配完音以后,我收到了几千封来信,其中既有新疆的边防战士,也有一直未能谋面却始终保持联系的云南小姑娘。
1984年,《血疑》剧组来华访问,我还见到了大岛茂的扮演者宇津井健,当时我俩都很激动。
那次,宇津井健来到中国,特别提出与简肇强见面,中央电视台安排了两人相见,宇津井健一见简肇强就感觉非常熟悉,并与简肇强同台演绎了《血疑》片段。
简肇强还听宇津井健说了一件往事,出演大岛茂时,他妻子也患有白血病,拍戏过程中,白天大岛茂要伺候幸子,晚上宇津井健回家还要伺候妻子,那段日子颇为辛酸。
为光夫配音的柏崇新当时只有28岁,之前他还给《霍元甲》里的龙海生配过音。
他看过《血疑》后,很喜欢光夫这个人物,便忐忑不安地跑去找导演,申请给光夫配音。
配音虽然只是说话,但还免不了加动作,因为需要这种方式去调控情绪。
他回忆说:遇到爱情戏,比如拥抱之类的,只能抱简老师,接吻的话,就亲自己的手。
从这个角度讲,配音是很残酷的,无论屏幕上演员是怎样的情绪,我只能对着话筒,很孤单。
工作很辛苦,最后累得甚至躺在地上配音,大家听到的光夫的声音有的就是躺着发出来的。
在近千集以上配音作品中,最为观众所称道的是还是《血疑》里的光夫。
给《血疑》配完音,柏崇新成了明星。
中央电视台曾提出要调他,他也去了央视,还在那里配过电视剧《阿信》,但终因难舍广东,还是再度回到了广东话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