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风气未开,影视中根本没有所谓的床戏和激情戏,甚至爱情戏都少得可怜。
1979年第5期《大众电影》杂志在封底刊登了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中王子与公主接吻的剧照,引发轩然大波。
一位读者异常激烈地写信责问编辑部:你们竟堕落到这种和资产阶级杂志没有什么区别的程度,实在遗憾!我不禁要问,你们在干什么???……难道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需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敌营潜伏开新风 赤橙黄绿总是春(5)然而,毕竟已是春天时节,大地正在开化。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编辑部就收到来稿11200余封,赞同这位读者观点的不到三分之一。
同一年,当《生活的颤音》开演时,出现了万人空巷的情景。
这部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滕文骥、吴天明拍摄的电影中,首次出现了男女主角接吻的镜头。
上座率老是百分之百,许多地方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还临时增派了消防官兵到影院驻守。
据说,男女主人公接吻时嘴上还贴了层膜,但这更增添了观众的兴趣。
所有人都吃力地注视着他们的嘴唇,想证实一下他们的嘴唇上是否贴着一层薄膜。
但是很遗憾,男女主人公蜻蜓点水般的接吻刚刚开始,便被破门而入的女方父母打断。
中国电影第一吻就这样结束了。
电影如此保守,电视剧就更是谨慎。
1988年,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开播,剧中四丫头用挑逗的眼神看着对钻山豹说:你和田大榜谁更猛我就跟谁……,钻山豹呼地吹灭山洞里的油灯,直扑四丫头。
镜头马上切换。
没有赤裸,没有叫床,也没有挣扎,男人吹灯,扑向女人成了电视剧床戏的经典程式。
即使到今天,电视剧也一直是以讲故事为主,并不以亲热镜头作为看点。
三十年过去了。
由《敌营十八年》开创的电视连续剧成为了各电视频道的收视定盘星。
在一种翻拍盛行的创作氛围里,新版《敌营十八年》的前两部已经与观众见面。
原先的9集拉长成90集,故事背景跨越22年,分三部曲:卧心、雄心、丹心。
剧中人物众多,增加了许多娱乐元素,并贴上了革命年代无间道的标签。
主角江波由青年演员杜淳担纲,女一号滕玉莲由戴娇倩出演。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个新剧虽然也在各大卫视轮番播出,却再也不可能有当年万人争说一部剧的盛况了。
(3)《赤橙黄绿青蓝紫》:顽主先遣队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这是1933年夏天毛泽东写的《菩萨蛮·大柏地》。
当时他在党内受到排挤,被免去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改去领导中央苏区的地方工作。
在查田运动中,他重返大柏地,想起了在此战斗的前尘往事,感慨地写下了这首词。
后来,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句不迳而走,成为多姿多彩的同义词。
到了八十年代,著名的改革小说家蒋子龙更借用此句写成了同名小说,表现改革初期的社会生活。
小说一出引起轰动,几乎同时被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
电视剧《赤橙黄绿青蓝紫》是王扶林这一时期的另一力作,主演是陈宝国和夏立言。
王扶林说:当时陈宝国就是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员,我们要选一个外形很冷峻、也很英气、也很调皮、有一些逆反的演员,选了他也是很巧,他爸爸是个司机,他演的是个司机,他肯定有这方面的生活,那么就请他演了。
1982年,陈宝国因此剧而获得了第一届金鹰奖最佳男演员,一夜成名。
夏立言一直是北京人艺的重要演员,在新版的话剧《雷雨》中还出演了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