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温暖心灵的40部电视剧:黄金档 > 插图:第九章之海报

插图:第九章之海报

2025-03-31 02:02:26

《四世同堂》1982年开始启动,1985年世界反法西斯胜利40周年期间首播,它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电视剧。

《当代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大事记》写道: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

著名戏剧家、作家、话剧导演曹禺、蓝翎、端木蕻良、夏淳等纷纷在《红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称赞《四世同堂》的专文。

据统计,10家报刊发表评介文章300多篇。

老舍夫人和儿子舒乙撰文称赞:这部剧格调比较高,是个正经东西,它的题材严肃,演得严肃,拍得严肃,不做作,不假,不胡来,认认真真,这很难得。

(1) 老舍首功电视剧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原作的精彩。

老舍的创作离不开他的生活履历。

长居北京,既熟悉机关文化又熟悉市井生活,才有了以小职员为主角的《离婚》,以下层劳力者为主角的《骆驼祥子》,以及二十世纪前半期历史长卷般的《茶馆》。

留学英伦,观察到国人在外的奇形怪状,才有了《二马》。

抗战爆发,逃难重庆,经见了北平人在陪都的艰难生计,才有了《鼓书艺人》。

一九四三年,老舍住在距重庆不远的北碚,年底,老舍夫人设法离开了被占领的北京,带着孩子历尽艰辛来到重庆。

在夫人的叙述中,老舍了解到日本占领下普通百姓的苦难遭遇。

一九四四年下半年开始,《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在重庆一家报纸上连载,一九四六年稍晚,这一部和第二部《偷生》合并,分为上下册在上海出版。

一九四六年三月,老舍应邀赴美,在那里完成了小说的最后一部。

《四世同堂》燃九城 一曲高歌恨满胸(2)《四世同堂》洋洋百万字,拿在手里真的像一块砖头。

阅读巴金《家》时读者感到压抑,阅读《四世同堂》则感觉悲愤。

小羊圈胡同的系列悲剧是逐步升级的,多数的人像温水中的青蛙一样开始并没有意识到灭顶之灾的来临。

面对几千年未有之大变故,不同人性、不同脾气的人群分化流动起来,和谐融洽的一条街渐渐有了左中右,一家的儿子也分别选择汉奸或者斗士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