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是陈晓旭14岁时的作品,意境和文笔不俗,可见她很有文学的天分。
在《红楼梦》剧组,欧阳奋强和陈晓旭喜欢舞文弄墨,《红楼梦》刚刚拍完,他们就着电视剧播出的热乎气,出了一本书《宝黛说红楼》,把入选经历和拍摄花絮写了出来。
此二人还经常串通一气整蛊别人。
当时,导演给欧阳布置了一个功课:短时间内调皮起来,以找到宝玉的感觉。
欧阳很想使坏,可是有想法没办法,每次都是陈晓旭帮他出主意。
一会儿以表哥的名义骗一个女演员去看电影,害得人家呼朋引伴去了,在影院门口苦等多时也没见着表哥;一会儿以外地导演的名义骗扮演史湘云的郭宵珍去见面,害得人家大老远跑了一趟,怅然而归;最出格的一次,竟然把老祖宗身下的床板抽掉,害得老演员李婷躺下时着实吓了一跳。
可见,陈晓旭那时就很有创意,也难怪她后来开办了广告公司,吃了创意产业饭,挣得千万身家。
欧阳奋强时年20岁,是峨眉电影制片厂演员,当时已拍了一些影视剧。
有一天晚上,他从女友康莉家回来,看到了邓婕留下的字条,说导演王扶林来成都挑演员,想见他一面。
因为第二天又要上戏,他连夜赶到王导下榻的锦江宾馆。
会面以后,王导比较满意,要他来京试镜头。
临出门还叮嘱他:欧阳,你一定要来,这是个好机会。
本来,欧阳对自己的外形条件很不满意:天生一张娃娃,演小青年显得太老,演青少年岁数已超,总也捞不到太好的角色。
可是在北京试戏时,扮上行头一照镜子,他没想到化妆能有此鬼斧神工的魔力,自己活脱成了宝玉。
他信心十足地完成了表演。
在进一步的考察中,欧阳遭遇了很大的压力。
他的天性并不调皮,却被导演要求捣蛋。
他只好求助于林妹妹,干了一系列不着调的事,而且一定要让导演知道。
导演是满意了,他的伙伴们被他治得苦不堪言。
在给央视领导审看的试录像中,欧阳发挥失常,导演郁闷不已,欧阳的信心几近崩溃。
要不是长辈们的耐心开导,他已然打了退堂鼓。
导演对宝玉不是很满意,只是直到开机,更强的人也没出现,欧阳最终当上了宝二爷。
当时,欧阳喜欢看三毛的书,有空就记拍摄日记,戏一拍完就出了书。
在拍摄当中,他一度萌生了办杂志的想法,并且得到了其他演员的支持,后来被副监制胡文彬以经济效益为由拒绝了。
拍完戏后,作为炙手可热的新星,欧阳只要开口,就能留在中央电视台,但他想到了日夜思念的女友,想到了以自己的外形条件做演员难有更大发展,想到了贾宝玉这个颠峰过后再难碰见更有光芒的角色,就决定回四川。
回去之后,他从峨影调到四川电视台,改行当了导演。
说起当年的选择,欧阳似乎有些悔意。
演艺圈的大本营就在北京,没在北京,他错过了很多机会。
他也没想到,导演之路如此艰辛,虽然国内的奖项都拿遍了,就是没有一部戏真正火起来,让人家说起他不再是贾宝玉而是欧阳导演。
2008年,老文学青年欧阳奋强重新拿起笔,并且招呼剧组的其他成员,一起写了《记忆红楼》。
十年一觉《红楼梦》 几多天涯沦落人(5)在拍摄中,王扶林和欧阳奋强结成了忘年交。
王扶林说,他把我看成老师,人家讲他的一举一动,他导演时那个味道、手势、方式都是从我这套过去的。
拍戏过程当中,一般的演员一下戏之后都是聊天,开玩笑,他是认认真真记东西,所以他出了两本书了。
他是四川电视台的首席导演,得了很多奖,但是到北京来以后,从来没有忘记到我这来看一看,聊一聊,请我吃一顿饭。
这种在艺术实践当中结下的友谊是非常难得的,因为这里面没有利害关系,纯粹友谊的东西。
《红楼梦》的制片主任,包括一些主要演员、职员,只要有机会总是要在一起相聚,这种友谊很难形容。
虽然我跟他年龄有差距,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我的小学同学或者中学同学或者大学同学一样,很亲切。
他们演这些角色并不是给我送了礼,也不是答应我什么请求,一种纯粹的学术、艺术上的交往,彼此都是一种坦诚。
其实我跟他们父辈一样大,但是他们在我面前没有任何顾忌。
第三个文学青年是邓婕。
宝黛钗凤四大主演,四川籍的就占了三个:欧阳奋强、张莉和邓婕。
他们每个人得到角色都经过了炼狱般的等待,但谁都没有像邓婕承受了那么多的心理煎熬。
当时,邓婕自认是一个丑小鸭,又黑又瘦,身材矮小,人家都是一米六五的标准身材,惟独她一米五几,长相也只平平。
可依凭者,是她的荧屏形象上佳,演技过硬。
在成都录像后,北京方面甚为满意,制片主任任大惠急着要见邓婕,但在火车站一看见小不点,他就成了霜打的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