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茗回忆说:当时我不是职业的歌词作者,还在大学教书,讲古典文学,但是我爱人雷蕾她是《渴望》的作曲,鲁晓威说,要不然你来作词吧,这样更珠联璧合,就看了一下剧本挺感兴趣,在讲课之余就写了这几首歌词。
《好人一生平安》是先写的歌词,然后雷蕾谱曲,《悠悠岁月》主題曲是雷蕾先写好了曲调后填的词,还有一首叫《每一次》的插曲,是互相启发的。
我们年轻时经历过国家的一段不寻常的时期,我们离开了城市到乡下,回顾青春时期的这一段历程,确实百感交集。
(3)导演是个大忽悠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是电视剧生产的国家队,人力、物力资源比较丰厚。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是地方队,多年来坚持创意开路、多快好省的路子。
八十年代中期,长篇大论的墨西哥电视剧《卞卡》曾经在中国热播,剧中几个人在几个场景中来来回回地纠缠不清,竟然也把观众吸引得欲罢不能。
这是一部室内剧,通过室内搭景、多机拍摄、连续表演、现场切换、同期录音拍摄而成。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我们自己何不也搞一部室内剧呢?《渴望》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上马的。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任郑晓龙回忆说:1982年9月17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立,最早名字叫北京电视制片厂,当时在中国是第一家。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是1983年成立的,比我们还晚一年。
北视中心比较有影响的片子有《四世同堂》、《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年又一年》、《永不放弃》,一直到《金婚》,我们始终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
《渴望》播出以后,犯罪率降低了;《北京人在纽约》播出以后,出国率降低了;《金婚》播出后,离婚率降低了。
《渴望》首先题材新,因为电视剧拍摄的花费越来越大,室内剧就是多快好省的办法,实际是电视剧生力的一个重大改变,多机拍摄,现场切换,同期录音,就使生产速度大大加快了,这也符合电视设备的特殊性,它不像电影的设备,它可以当场给你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