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停车》其实是轻喜剧,镜头不局限在剧场里,外景较多。
刘金山、姚二嘎、刘蓓等人主演。
学车是那时候的时尚,但毕竟是个小众话题,本子也不及《我爱我家》,影响一般。
《新七十二家房客》的毛病在于北京人写上海人的事儿,无论如何不入骨。
《候车大厅》口碑尚可,东北是小品基地,东北腔很容易招笑,不过车站是一个人来人往、嘈杂世俗的地方,而喜剧需要天马行空的荒诞和游戏感,两者并不太融合。
《心理诊所》拿有心病的人开玩笑,道义上本就不是站得很牢,导演和演员也放不开。
《中国餐馆》讲的是留学生的生活,跟普通观众有距离。
《闲人马大姐》篇幅最长,蔡明有了个标志性角色,全剧也就中上水平。
到后来,什么《候车室的故事》《售楼处的故事》,一山更比一山低。
情景喜剧开天地 《我爱我家》全无敌(11)2006年的《武林外传》望了望《我爱我家》的项背,但在英达眼里,它从形式上就不是情景喜剧。
而且,就算它是情景喜剧,其纵情恶搞的路线也只是一时之鲜,断无建立行业标准的可能。
《家有儿女》的异军突起似乎让人们重新感受到正宗情景喜剧的威力。
这部剧连拍四部,以集团军和组合拳之势横扫上星频道,最火的时候,有2/3的频道晃动着那家人的面孔。
《家有儿女》的创作班底来自《我爱我家》,编剧臧希、臧里当年是梁左的得力助手;导演林丛当年是英达的副导演;宋丹丹和文兴宇当年是《我爱我家》的主演。
要论文字功底之深厚、喜剧桥段之新奇、讽刺锋芒之锐利,《家有儿女》仍不能比肩《我爱我家》,但《家有儿女》巧妙地把儿童剧和情景喜剧嫁接在一起了,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如今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得到了社会和家庭的空前关注,儿童电视剧隐伏着巨大的收视潜力。
正如普通的台词让葛优一说就引人发笑一样,普通的事情让孩子一做,就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