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巴蜀文化 > 第 二 章 巴蜀文化交融(4)

第 二 章 巴蜀文化交融(4)

2025-03-31 02:05:52

三、巴蜀文化与秦文化秦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区域文化,大致分布在陕西和甘肃一带(因为这里是秦人的发源地),经历了秦人、秦国、秦朝三个时期。

在秦人时期,秦文化对巴蜀文化的影响不大,秦国和秦朝时期则对巴蜀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为了消灭楚国,获得巴蜀富足的物质资源,派遣大军相继消灭了蜀国和巴国。

秦国统一巴蜀后,在当地设立了巴、蜀、汉中三郡,对这一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时,巴蜀文明已发展到比较高的程度,但仍以巴蜀文化和楚文化为主,其中还包含着少量的中原文化。

在秦吞并巴蜀之前,主要是秦文化吸收巴蜀文化,因为当时的蜀国比较强大,蜀人还曾攻打到了秦国的雍城。

公元前611年,秦还曾与楚、巴合作共同消灭庸,这不但说明秦与巴蜀之间有过盟约关系,还说明当时的巴蜀比秦强大。

在历史考古中,从秦墓中出土的形制完整的陶釜和下体作釜形的陶器等就来自于巴蜀。

战国年间,随着秦国的日益壮大,秦文化不断丰富,开始影响巴蜀文化,特别是在秦吞并巴蜀以后,这种影响尤为突出。

秦吞并巴蜀之后,秦文化大量涌进,导致巴蜀地区的文化发生巨大改变。

这时,巴蜀地区的工商者逐渐增多,许多富户人家乘坐车辆出入。

一些豪门大族的人都穿着华美的衣服,在娶亲和出嫁的典礼上设宴庆祝,人死之后使用瓦椁修建高大的坟头,祭奠时使用羊、猪等牺牲,这些都是原先巴蜀地区所没有而后来才形成的,均是受秦国风俗的影响。

当时,秦文化对巴蜀文化的影响以成都为中心,并迅速向其他地区扩散。

考古工作者在四川中部的战国晚期墓葬中就发现了大量秦人使用的典型器物,如茧形陶壶、铜壶、带钩和大小半两钱等,这都说明战国晚期的秦文化已经在巴蜀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

战国时期的成都在建制上与秦国的国都咸阳基本相同。

由于成都和咸阳的基本格局都是宫城、手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墓葬区等,从这一点来看,当时的秦文化已经对巴蜀文化施加了全面的影响。

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能是巴蜀文化被动地吸收、接纳秦文化。

后来,随着大批秦国人移民至巴蜀,秦文化迅速渗透到巴蜀地区的各个领域,巴蜀文化在当地逐渐丧失了主流文化的地位。

此外,商鞅的修井田、开阡陌政策也被应用到巴蜀,得到极力推广。

秦人还根据巴蜀与北方气候的不同,规定了清除杂草、整治田间道路、修桥梁和兴修水利的时限,同时确立了封建土地制,从根本上破除了巴蜀原有的生活、劳作等习惯。

此外,从秦惠文王到秦始皇的100多年里,有数千中原人定居巴蜀,将中原的先进生产方式、耕种技术以及生产工具带到巴蜀进行推广。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也是秦文化的一部分。

在政治方面,秦始皇废除了商周以来的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并宣布郡官职位不能继承,国家大事都由皇帝亲自主持,重要官吏也由皇帝直接任免。

此时,巴蜀地区由郡县制和蜀侯双重管理转变为郡县直接管理。

在商业方面,为了实行商业统一,他在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度量衡体制和货币,并对各种农具实行规范化,对车轴的长度也进行了标准化规定,同时还监督公路和运河的建设,统一法律和书面语言。

秦始皇所推行的这些政策对全国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政策中的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等,更加推动了秦文化在巴蜀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