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巴蜀文化 > 第 九 章 巴蜀文化名人(7)

第 九 章 巴蜀文化名人(7)

2025-03-31 02:05:53

李白还十分关注战争,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

《战城南》、《丁都护歌》等则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无情鞭挞。

李白还写了许多乐府诗,对劳动者的艰辛生活加以描写,以此表达对劳动者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李白的诗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特色,内容和形式相统一,富有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感情表达更是具有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比如他在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当人们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诗句时,都不能不被诗中绵长的忧思和愁绪所感染。

李白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

第五十九首诗作《古风》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诗中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进行了广泛的揭露与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无出路的悲愤心情,同时也迫切要求为国效劳、建功立业。

他并不是羡慕荣华富贵,而是认为在建立功业后要以战国时代的高士鲁仲连(约公元前305—前245年,战国时齐国人,著名平民思想家、辩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有庄学逍遥于天地之外的隐逸思想)为榜样,可见他的这种思想明显受到道家特别是庄子的影响。

李白在许多诗篇中都表现出对人民生活的关心与同情,部分乐府诗反映了妇女的生活和痛苦,着重描写了思妇忆念征人的情丝,以及商妇、弃妇和宫女的怨情。

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秋浦歌》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和矿工的生活。

李白一生还写下了很多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如《蜀道难》、《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清溪行》、《独坐敬亭山》等则善于刻画幽静的景色,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李白还有许多歌颂爱情和友谊的诗篇。

他的乐府诗常常从女子怀人的角度表达爱情,表现日常送别、相思之感,如《赠汪伦》、《沙丘城下寄杜甫》、《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都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擅长的绝句是在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基础上加以提高的,五绝有《静夜思》、《玉阶怨》等;七绝佳作有《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

此外,他七言古诗的语言以雄健奔放见长,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就曾称誉李白的诗清新、俊逸。

唐代的韩愈、李贺,宋代的欧阳修、苏轼、陆游,明代的高启,清代的屈大均、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汲取了李白诗歌的营养。

李白存世的散文约有60多篇,多是对偶句,但仍没有摆脱骈文的风尚,其中《与韩荆州书》、《春夜宴从弟桃花(一作李花)园序》两文被后代选取为范本。

北宋的《李太白集》三十卷刻于苏州,世称苏本。

后来又有根据苏本翻刻的蜀本,康熙年间又被翻刻,世称缪本。

最早为李白集作注的是南宋杨齐贤的《李翰林集》25卷,瞿蜕园、朱金城的《李白集校注》也是迄今为止李白集注释中最详备的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