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巴蜀文化 > 第十一章 巴蜀名人故居(3)

第十一章 巴蜀名人故居(3)

2025-03-31 02:05:53

五、邓小平故居邓小平故居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名叫邓家老院子,是一座白墙灰瓦、坐东朝西的三合院。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同志诞生在这里。

邓家老院子占地约800多平方米,大小房屋共17间。

庭院内绿树成荫、青瓦粉壁、古朴典雅,具有典型的川东民居特色。

院前梯田层层,夏天稻花飘香,充满浓郁的蜀乡风情,邓小平祖上三代都居住于此地。

邓小平诞生在故居的北厢房,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的15个春秋。

邓家老院子大门的上方悬挂着江泽民同志于1998年2月题写的邓小平同志故居匾额。

正堂是当年邓家人接待客人的地方,其左边的居室是他祖母戴氏的住房,右边是他父母的居室,挨着父母居室的是弟弟邓垦、邓先治的住房,里面分别存放着红色柏木雕花床和简单的衣柜桌凳。

北转角处是邓家的饭厅,里面存放着一张普通的方桌和一些凳子,当年邓家的十几口人都在这里用餐。

饭厅的后面是厨房和猪圈、牛圈,东南转角处是邓家的作坊屋,非常宽大,一半是粉坊,一半是酒坊。

粉坊里至今还摆放着一副石磨。

南北厢房的造型格局基本一样,南厢房共有3间,两边是客厅,中间是过厅,北厢房共5间。

紧挨饭厅的那间房屋是邓小平当年的起居之所,大约有20平方米,里面存放着他降生时的雕花木床和衣柜。

窗户边摆放着十分普通但又不同寻常的一张桌子和一把凳子,桌面上有他当年读书习文用过的油灯和纸、笔、砚。

其他四间房子分别是姐姐邓先烈,妹妹邓先芙、邓先群的住房和堆放农具的地方。

邓小平故居里面原来设有三个图片展室和七个文物展室,陈列分革命年代、建国时期、休戚与共、外事活动、动乱岁月、开创新时期、九二视察、多彩情趣八个部分,展现了他一生光辉的革命历程。

邓小平故居在1997年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8月22日又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多年来,故居每年接待游人达40多万人次,成为中外游客参观瞻仰的胜地。

六、刘伯坚烈士纪念馆刘伯坚烈士纪念馆位于巴中市平昌县境内,建在龙佛头山的森林公园里面,广场上建有纪念碑,上有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碑名,杨尚昆同志参加了揭碑仪式。

纪念碑在平昌县城的最高点,环境十分优美。

刘伯坚烈士是我党我军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于1895年1月出生在平昌县的龙岗乡。

1920年,他赴法国勤工俭学,并和赵世炎、李立三在巴黎组成劳动学会。

1922年6月与赵世炎、周恩来共同发起并组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3年,他继周恩来后被选为旅欧总支第三任书记。

1926年秋,他受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委派,回国担任西北军总政治部主任,和冯玉祥共同组织了五原誓师。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奉命赴沪开展地下工作。

1928年春到苏联学习军事,并出席了中共六大会议。

1930年,他回国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1931年参与策划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国民党二十六军宁都起义,并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

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留任赣南军区担任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在江西信丰唐村重伤被俘,当年3月21日在江西省大余县英勇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