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巴蜀文化 > 第十一章 巴蜀名人故居(6)

第十一章 巴蜀名人故居(6)

2025-03-31 02:05:53

他以山水、人物、花鸟画为长,并精通诗词、书法、篆刻,懂得鉴赏,一生爱好收藏。

他的画风先后经过数度改变,晚年时期经过深入的探索,于57岁时自创了泼彩画法,并在唐代王洽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技法而自成一体。

他30岁以前的画风是清新俊逸,50岁进入了瑰丽雄奇的阶段,60岁后达到了苍深渊穆的境界,80岁后气质逐渐淳化,因而独创的泼墨山水与天地融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983年4月,张大千在台北病逝,享年84岁。

他生前的居住地被建为张大千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于内江市,占地约32亩,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立体建筑有大风堂、画苑、廊、榭、亭、水池、假山等,采用三合院、四合院、几重几进院落式的布局,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

纪念馆的中厅有张大千先生的铜像,左右两侧的画苑分别陈列着张大千、张善子的书画等,正门上是张学良将军亲笔题写的内江张大千纪念馆匾额。

馆内收藏并展出张大千先生在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展现了国画大师一生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生涯。

此外,馆内的园林布局十分精巧、环境幽静,成为内江市区风景秀丽的名胜。

十一、朱德故居及纪念馆朱德(1886—1976年),字玉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曾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重要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朱德故居位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场朱家大湾,始建于1820年,坐北朝南,是一座典型的四川农村三合院。

院内共有房屋九间,占地面积295平方米。

正面为堂屋、卧室、厨房,故居的左侧是猪圈、牛圈,右侧是蚕房和煮酒作坊。

故居里按1909年春朱德离家时的原貌,陈列着他和家人使用过的桌、椅、床等物品50多件。

堂屋的门楣上方是郭沫若于1965年夏天题写的朱德同志旧居的匾额。

屋内正中的墙壁上供奉着天地君亲师及朱氏祖先的神龛,左侧一间的阁楼是朱德当年的卧室和书房。

故居门外的四方田是当年他劳动的地方,故居附近还有他当年栽种的嘉陵桑树。

1978年,政府对朱德故居进行了部分修复,1982年建成朱德故居纪念馆,陈列并展出了大量文物、图片和资料。

朱德故居纪念馆坐东向西,与朱德故居遥遥相对,主体建筑为1818平方米,融合了民族传统技艺和现代建筑风格。

正门上悬挂的黑漆大匾上的朱德故居纪念馆七个烫金大字是邓小平的手迹。

纪念馆由勤劳勇敢的佃农子弟、投笔从戎、寻求真理、护国讨袁、回击英舰、旅欧求学、井冈会师、南昌起义、万里长征、抗战八年、解放战争、国务活动等展厅组成,展示了朱德伟大的一生。

纪念馆的右侧有怀念朱德同志字画陈列厅,展出了邓小平、宋庆龄、邓颖超、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还有著名书法家的作品530多幅。

朱德故居纪念馆的园林同样令人神往。

丹心亭、山河亭、海量亭、滴翠亭都点缀在纪念馆和旧居的小道间。

此外,纪念园内有朱德的铜像,用赭黛色的纯青铜铸成,高约42米,重2500多公斤,基座由黛花岗石垒砌,高28米。

基座的正面镶嵌有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朱德元帅四个压金铜字,前面镌刻着碑文。

铜像由著名雕塑家程允贤设计,委托四川蜀海青铜研究所铸造。

1994年12月15日,朱德故居被南充市人民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