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宝殿正中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的贴金法身,此外还有阿弥陀佛圣像。
大殿的背面供奉的是一尊二十四臂缅甸玉观音,两边供奉的是观音菩萨现身十方诸佛国普度重生的三十二应身像。
三圣殿中供奉的是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像;伽蓝殿中供奉的是伽蓝菩萨;燃灯殿中供奉的是燃灯古佛;弥勒殿供奉的是弥勒菩萨;韦驮殿供奉的是韦驮菩萨。
慈云寺的藏经楼内藏有稀珍本的影印宋版《碛砂大藏经》一部,共计6362册,还保存着佛教经典、金绣佛挂像、千佛衣、古代指书指画和日本早年出版的全套佛像影画等。
寺院内还有一棵国内罕见的菩提树,树下池内有雕塑莲花一朵,上面塑有释迦太子像,四周塑有九条天龙。
九、昌都寺昌都寺昌都寺又叫昌都罗尔布寺,位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金川县城的撒瓦脚乡,是由绰斯甲土司的兄弟郎松拉丈旦贝嘉木参指挥修建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堪称最古老的苯教寺院。
最初,寺院修建在当地湖边的山坡上,以建寺的具体方位命名为海边寺(藏语昌都寺)。
这时的昌都寺右侧建有巴母神殿,是早期修习苯教本尊和护法的降神大殿,左侧也有一座名叫措琼东都的大殿,功能与神殿相同。
后来,经过近10个世纪的发展,该寺的规模和影响逐步扩大。
公元1409年,苯教四大化身之一的洛丹宁波活佛来到这里,将寺名更为昌都察罗布寺(意为昌都神奇宝贝洲)。
这时候寺庙分为上、中、下三大区:上部区域为修行僧院,中部区域是内外本尊密法近修院,下部区域是学修十明学之闻思院。
不仅如此,洛丹宁波活佛还对大殿加盖瓦顶进行了重修,把大经堂扩建成琉璃瓦的重檐歇山式屋顶的大型建筑,其内部上方的佛台正中供着5米高的鎏金圆觉祖师贤饶弥沃像、第二圆觉娘麦昔饶降参像和詹巴南卡大师三位师尊塑像,此外还有洛丹宁波像、泥塑千佛、象雄与藏地八大成就者。
右侧绘有高约两米的娃色、拉噶、卓曲、金刚橛、格科、达拉、麦日、奔若、玛基、马头金刚、玛钦、玛穷、饮血等八十位护法金刚等猛神壁画;左侧绘着十二仪轨、四主要如来、四十八位静神、寿命自在、四方护法、持明空行等壁画。
寺院的殿堂内供奉着千尊泥塑苯教始祖辛饶像和铜塑至尊、静猛金刚以及珠光宝器装饰的喇嘛灵塔等。
尤其是这里的通珠钦波印经房,拥有各种佛像、神灵护法的印板和整套苯教大藏经《甘珠尔》的印板数万余块,因此远近闻名。
此外,寺内还有元代皇帝赐予的纯银胜佛像和100尊圣主塑像、护法神灵等。
昌都寺是这一地区的官庙和专门为土司管理辖区内宗教事务的首脑机关,最高首领为郎松,地位仅次于土司,一般由土司的亲弟兄担任。
当时,这一地区有40多座寺庙,分别属于苯教、红教和黄教。
但是历代的土司和郎松都信奉苯教,并对其大力扶持。
因此,苯教在这一地区成为占有统治地位的教派,昌都寺也成为众庙之首,就连郎松也住在昌都寺中,其他各寺院的主持均由他委任。
由于有土司的支持,昌都寺发展迅速,从这里走出去的持戒沙弥、比丘和高僧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