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昌都寺遭到损坏,后来进行重建。
现在的昌都寺有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优美的转经长廊,众多殿堂内都雕梁画栋、布满彩绘,佛殿内慈眉善目的佛祖辛饶、昔拉麦桑和大师昔拉嘉木参坐在宝座之上。
此外,寺院还有用金银、珍珠、玛瑙镶嵌的玲珑剔透的喇嘛灵塔,印经房内也有大量经典著作。
十、阆中桓侯祠张飞画像汉桓侯祠又称张飞庙,位于阆中市保宁镇西街。
张飞,字益德,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将,早年跟随刘备起兵,刘备称帝后封他为车骑将军领司棣校尉,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
公元221年,张飞被部将杀死,其尸首葬于阆中,刘备追谥其为桓侯。
张飞镇守阆中达7年之久,保境安民,很受群众的敬重。
他死后,人们就在其墓前建庙祭祀,所建寺庙取名为桓侯祠。
桓侯祠建好之后,随着朝代的更迭,在战乱中筑被多次被毁坏,但墓冢却保存完好。
明朝年间,人们在墓冢四周筑围墙50丈,并对桓侯祠进行了重修,此后还进行了多次续修。
现在的桓侯祠为明清时重建的多重四合院式古建筑群,由山门、敌万楼、左右牌坊、东西厢房、大殿、后殿、墓亭、墓冢组成。
山门和敌万楼为明代建筑,最初门前有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铸造的一对铁狮,抗日战争爆发后,这对铁狮遭到日本人的破坏,最终彻底被毁。
敌万楼是因张飞力敌万人而得名的。
它为重檐歇山式屋顶,华拱两侧是象鼻状斜拱,下檐为繁复的斗拱。
敌万楼有四根内柱,它们之间形成井口,直承上檐,柱子是用四瓣镶成的梅花方柱。
敌万楼的后面是清同治时重修的五间大殿,为歇山式屋顶,砖雕拼合屋脊。
在外廊上放着一个巨鼎,右边有张飞立马铭,左有《重修庙记》古碑。
大殿内正中塑有清嘉庆年间追封张飞为桓侯大帝的冠冕像,塑像高约2米,头戴冕旒,身着黑色蟒袍,手捧玉笏,他的左侧是张苞执蛇矛的造像,右侧是马齐捧书卷的造像,大殿的左壁还有张飞使用的兵器丈八矛和点钢鞭。
大殿的左厢房陈列着1000多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右厢房内有张飞生前重要事迹的六组塑像。
穿过后殿就是张飞墓冢,墓的正前方建有一个墓亭,亭内有一石拱券,塑有张飞塑像,杀害他的两名部将跪在两侧。
这些造像都是明永乐年间的铁铸,高约17米。
墓亭后面是椭圆形的张飞墓,南北长42米,东西宽25米,高约8米,墓冢上碧草成茵、林木茂密。
此外,长江南岸的飞凤山麓有一座为纪念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的祠宇——张飞庙,又称张桓侯庙,建于蜀汉末期,距今有1700多年,历代王朝都对其进行过修葺扩建。
相传、勇猛刚直的张飞因为急于为二哥关羽报仇,得罪了部将,被张达、范疆所害。
两人带着他的头颅前往东吴,打算邀功买赏。
但他们走到云阳时,听说吴蜀正在讲和,于是把张飞的首级抛在江中,然后远走他乡。
当时,一位在江中打鱼的渔夫在一天夜里得到张飞托梦,便到江中将他的头颅打捞上来,同时还意外地捞到一罐金子。
后来,张飞被埋葬在飞凤山麓,世人在此立庙纪念他,从此就有了张飞头在云阳,身在阆中的说法。
据说:农历八月廿八是张飞的生辰,每年的这一天各地群众都会前来举行祭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