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沈府居阙和平阳府君阙沈府君阙坐落于四川渠县汉碑乡汉亭,兴建于东汉时期,是东汉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的墓阙。
最初的阙为双体阙,后来子阙在战火中被毁坏,现存的正阙基高26米,宽1米多,厚约07米,上方镌刻有朱雀、饕餮、青龙和白虎等造型。
阙的正面有一行铭文,上面用汉隶写道: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
残存的子阙上写着: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
这两行汉隶铭文的书法很特别,曾受到唐代书法大家张怀灌的称赞。
此后很多人都曾摹拓铭文。
正阙上是枋子层,高05米,宽1米多,枋子层正面的两枋间有一个辅首,它的齿瓜雕刻得很清晰。
枋子层四角是力士以肩托住的斗拱层,整个斗拱向上斜挑,呈倒梯形。
斗拱层的四周雕刻着很多浮雕,图案有牛、羊、马等牲畜,也有果树、小草和花卉等,此外还有独轮车、交易市场、射箭、骑鹿、戏虎等图案。
在这些图案中,还出现了较为少见的裸体人。
阙旁有清朝元邑侯王椿源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所立的《沈府君神道碑亭记》石碑,其外原来修建有保护亭,后来被毁。
平阳府君阙位于绵阳游仙区仙人桥附近,形状很像书箱,所以也被称为书箱石。
据说:当年刘备入川时,张飞挑着刘备的两箱书走到这里,感觉疲惫不堪,于是把书箱放在这里,后来便形成了汉阙,但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
据史书记载:平阳府君阙是一位官吏的石墓阙,建于东汉末年,建青灰砂岩母子阙,双阙均由阙基、阙身、楼部、顶盖四部分构成,造型匀称稳定,各个部件比例协调。
其主阙共分15层,副阙有12层,每层由2—6块石条合成。
阙上所雕刻的装饰图案主要分布在阙身上部、阙额和楼部,这些图案表现了汉代的生活、神话故事和自然景物等内容。
主阙阙额部位雕刻有车骑出行图,此图绕阙身一周,充分表现了墓主人生前舒适的官宦生活:两名骑马人在前导行,紧随马后的是排成两列的8名带剑步兵,接着是6辆车,每辆车的后面都跟着一个带剑的步兵,最后是主人乘坐的车马。
正阙楼部第二层的左侧雕刻着童子捉鸟图,其斗拱中心刻着一只长尾鸟,鸟的下方刻着3名儿童,其中2名儿童正沿着拱壁向上攀爬,下面的儿童用手指着鸟儿,好像在给攀登的儿童指方向。
这幅图雕刻极为简练,但却准确、生动地表现出儿童的特性。
汉平阳府君阙上反映生活和休闲的雕刻非常多,如狩猎图、抚琴听琴图等。
此外,汉平阳府君阙上还雕刻着许多神话故事。
如:在子阙楼部的第二层背面雕刻着玄武,而它在宗教中具有驱恶避邪、保护死者灵魂安息的作用。
在主阙第四层正面居中位置雕刻着三神山图,子阙第四层正面居中位置有接引图,其楼部第四层的右前脚有仙人狮兔图。
这些图都表达了主人祈求死后灵魂升天,或者能和仙人在一起的愿望。
其中雕刻于正阙楼部第四层的仙人戏马图在诸多图案中最为生动,图中一匹长着翅膀的马儿正昂首奋蹄准备飞起来,马前是一个美丽的仙女举着双手,好像在和马嬉戏。
石阙上分布的这些雕刻不仅反映了汉代人的生活和宗教情况,而且对研究汉代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