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巴蜀文化 > 第十三章 巴蜀园林(6)

第十三章 巴蜀园林(6)

2025-03-31 02:05:53

黄龙的醉人秋色黄龙景点集中在长约7公里的黄龙沟,以雪山、原始森林和很多形态各异的钙化池为重点,景色十分优美,所以人们称它为人间瑶池。

此外,这里还有迎宾池、飞瀑流辉、洗身洞、明镜倒映池、雪宝顶、五彩池、石塔镇海、映月彩池、中寺、玉翠彩池、接仙桥、琪树流芳池、灵官殿、杜鹃映彩池、龙背流金瀑、争艳彩池、迎仙桥、盆景池、金沙铺地、金瀑泻银、转花漱玉池等诸多景点。

黄龙沟有一条河,经过河上的涪源桥走进沟中就会看到迎宾池。

它由100多个蓝色的水池组成,池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池子四周还有参天的古树、茂密的花草,且池子的堤埂玲珑剔透、池水湛蓝透绿。

透过树隙阳光的照射,湖水呈现出黄、绿、蓝各种色调。

过了迎宾池沿人行栈道前行,前方就是飞瀑流辉。

一股碧水从密林中冲出,从高约10米、宽60米的悬崖上飞泻而下。

瀑布后面的崖壁是金黄色的钙化石,在阳光的照射下,瀑布会变幻出不同的色彩。

瀑布的顶端是一个水池,为瀑布的水源,也具有和瀑布迥异的景观。

飞瀑最是辉煌奔放,而水池则显得格外恬静。

走过飞瀑流辉的斜坡,很快就能看到一个宽40多米、高约10米的乳黄色崖壁。

崖壁表面的钙化层好像围幔一样,而且还有溪水流出,落到底下黄色的池盆里。

崖壁下有一个高约1米的溶洞,洞内有大量钟乳石。

据当地藏民说:此洞是古时仙人洗身子的地方,因此称为洗身洞。

翻越这个崖壁就可来到金沙铺地,它长约1500米,宽100米左右,主要为金黄色,其间掺杂有乳白色、灰色、暗绿色的钙化物质。

它的上面荡漾着一层水流,通过水流看下面则是变幻莫测的金色和银色涟漪。

在金沙铺地的顶端看全景,中间地带好像有一条黄色的蛟龙俯卧。

金沙铺地的左侧是盆景池,由100多个水池组成,水池随地势的起伏而有所变化。

它们彼此相连,并且池中有池、池外套池,形态各异、千奇百怪。

水池中有百年以上的翠柏,其中夹杂着灌木,从远处看就好像是水中的盆景。

金沙铺地的右侧有一组池群,名叫明镜倒映池。

池群的水面光亮如镜,远山近树都倒映在池中,很有一番情趣。

从明镜倒映池继续前行,过迎仙桥便来到处在一片密林之中的彩池,名叫娑罗映彩池(娑罗就是杜鹃)。

池边的杜鹃有20多种,由于它们品种不同,花期也不相同,所以池边的杜鹃花能从春天一直开到夏天,各种颜色的花都映在池水中,给观赏者以精神上的享受。

在娑罗映彩池的前方不远处,有一片由500多个水池组成的池群。

这个池群不仅数量多,而且色彩艳丽,有的水池为淡绿色,有的水池为乳白色,有的水池还显出孔雀蓝、翡翠绿、鹅黄、淡金等。

由于它们艳丽动人,所以被命名为争艳池。

争艳池对面的树丛中还有琪树流芳池和龙背镏金瀑等景观。

经争艳池继续前行,就可到达黄龙中寺遗址,寺中原有弥勒殿、灵官殿、天王殿、大佛殿、观音殿等建筑,但大多被毁坏了,现仅存观音殿旧址。

离开黄龙中寺前走,不到2公里就是黄龙后寺,路旁有两个较小的水池,一个是形似簸箕的簸箕海,一个为马蹄形状的马蹄海。

簸箕海的西边有一个水池,名叫映月彩池,水面很平静,晚上的月影倒映在水中更显得明亮。

黄龙后寺的门楣上有一块古匾,从正面看是黄龙古寺,从左则看是飞阁流丹,从右侧看则是山空水碧。

寺前的左侧有一片杜鹃花丛,之中有一地洞,这就是著名的黄龙洞,又叫佛爷洞。

洞内除了有潺潺清泉外,还有石幔、石瀑、石吊灯等玲珑精致的石钟乳。

进洞10米就会来到一间宽50多米、高20米的大厅,厅内有无数小洞。

沿大厅右侧的石级而上,可以看到3尊1米多高的坐佛,其中一个佛像手拿宝莲灯,佛像上有腾空而起的数条白龙。

据记载:这3尊佛像建于明代,由于多年遭受碳酸泉水的浸淋,表面有一层淡黄色的钙化晶体,远看就好像石钟乳形成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