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巴蜀文化 > 第 三 章 巴蜀民族文化(10)

第 三 章 巴蜀民族文化(10)

2025-03-31 02:05:52

(一)传说一泸沽湖一带最初没有山,由于湖水清澈,当时的格姆女仙经常和许多男山神在夜晚到湖中洗澡、谈情说爱,等雄鸡报晓时再飞回北方。

一天夜晚,男山神们在此等候多时,格姆女仙才到来。

正当他们玩耍嬉戏时,雄鸡已经报晓,所有人都没来得及回到北方,只好于天刚放亮时在泸沽湖畔变成了一座座大山(分别是哈瓦男山、则支男山、阿沙男山等),分布在格姆女山的周围。

(二)传说二古时候,泸沽湖畔居住着一位温柔美丽的姑娘——格姆,她既漂亮又能干,很多小伙子都慕名前来认识她。

这件事被天上的一位男神听说了,他也看上了格姆,便用法力将格姆卷到了天上,而姑娘的麻布织机和斜挎在身上的白羊皮则被吹到了狮子山的岩石上。

村子里的人看见后纷纷哭喊,男神被众人的叫喊声吓坏了,答应将格姆放回,但是要人们用九千对白羊和青羊赎回姑娘。

人们立刻如数送去了白羊和青羊,但是姑娘却没有被赎回。

原来,天神所说的是一个谜语:用青羊和白羊比喻未炒爆的和炒爆的苦荞子。

因为炒爆的荞子呈白色,而未炒爆者呈青色,这就好比白羊和青羊。

虽然格姆没有回到人间,但也没有呆在天上,而是化成一座大山永远地躺在了这里,她的灵魂则化成女神保佑着当地的摩梭人。

三、摩梭人的阿注婚摩梭人的阿注婚在少数民族婚姻习俗中是最为独特的,其独特之处在于男不娶、女不嫁,双方都居住在原来的家里,都不是对方的家庭成员,而且彼此之间也没有经济联系。

男的只在夜间到女方的小楼上过夜,第二天清晨便回到自己家中参加劳作。

如果有了子女,就由女方抚育,男方不需要尽养育儿女的责任。

摩梭人生活的地方阿注是摩梭语,意思是亲密的情侣。

阿注婚分为阿注异居婚、阿注同居婚和成家婚三种形式。

阿注异居婚是指男女双方居住在自己家中,男子只是夜晚到女阿注家过夜,清晨就返回自己家里生产、生活,这种婚姻形式也叫做走婚。

摩梭人长到一定年龄后,如果不具备直系血统关系,而且男女双方又相互同意,男方便可以请自己的舅舅出面,将准备好的礼物送到女方家中。

如果女方接受了,就代表两人明确了阿注关系。

有了阿注关系后,男子就可以在夜晚到女阿注家住宿,这种婚姻关系没有相互间的经济联系,所以很不稳定,既容易结合,也很容易分开。

男女建立阿注关系的时间也不相等,长的可以达几年,短的只有几个月。

在青年时期,男女大多结交短期阿注,随着年龄的增大,阿注关系才会逐步稳定下来。

女阿注生下的子女属于女方家庭成员,使用母亲的姓氏,由女方承担抚养义务,父亲和子女不在一个家庭生活,也不用承担抚养子女的义务。

男女双方一生可以结交多个阿注,但是不能同时结交两个阿注。

如果双方感情破裂,只要一方不再登门或一方不再开门,就代表双方解除了阿注关系。

这种阿注关系是建立在情爱基础上的,不受家庭财产和地位的影响。

阿注同居婚是在阿注异居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特点是男女双方不再居住在各自家中,而是共同居住在女方家中或者男方家中,并一起生产、生活、共同养育子女。

阿注同居婚也是建立在男女双方感情牢靠基础上的,但是这种婚姻方式中的双方大多数是中年人。

至于是女方到男方家居住,还是男方到女方家居住,则需要根据双方家庭的人口和劳动力来决定。

但是不管做何种选择,他们之间都不涉及钱财和门第问题,在同居婚时也不必花费聘娶的钱财。

两个人的结合与离异都由男女双方协商决定,如果双方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感情破裂或者因其他矛盾而发生离异,也不会发生财产和子女归属的纠纷问题。

他们这种同居不是另立门户,财产也不属于共同所有,而是属于原有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