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巴蜀文化 > 第 三 章 巴蜀民族文化(16)

第 三 章 巴蜀民族文化(16)

2025-03-31 02:05:52

结婚当天早上,天刚刚放亮时,女方的送亲哥就会背着新娘从正门出来,换上新鞋后上花轿,然后由众人抬到男方家中。

如果途中与其他村寨的娶亲队伍相遇,两家或几家要各自抢先从高处绕过。

到达男家门外时,娶亲哥会背着新娘从门前火盆上走过,然后新郎、新娘行礼拜堂。

新娘进入洞房后,一家人开始吃团圆饭。

吃团圆饭是非常讲究的,按规定:婆家的老人坐在屋内的右边,娘家的送亲哥和送亲婆坐在外侧,新郎和新娘坐在送亲哥和送亲娘的对面,夫家的弟妹哥嫂则坐在右边相陪。

吃饭之前还要先举行一套祭祖仪式,由婆家的老人向祖宗报告儿女成亲,请他们的灵魂吃喜饭,最后众人才能一起吃饭。

而男方为答谢亲朋好友,还要大摆三天宴席。

四、苗族的椎牛葬俗蚩尤像在远古时期,炎黄部落的南边是苗族部落,他们的首领叫蚩尤。

蚩尤身材高大,样子很凶猛,手下还有81个勇猛的兄弟。

后来,他和兄弟们去攻打炎黄部落,并很快打到了炎帝部落的辖区。

炎帝抵挡不住,只好向黄帝求援。

于是,黄帝就统率各部落的人在涿鹿准备和蚩尤进行大战。

大战开始后,蚩尤勇猛冲杀,他的81个兄弟和手下将士也勇猛异常。

结果,黄帝的军队被打败,并被包围在一座山上。

这个时候,蚩尤作法用雨雾笼罩山头,使黄帝的队伍几次突围都没能成功。

后来,黄帝让人抬来一面巨大的战鼓,向将士们下命令道:听到鼓声就开始冲锋。

说完,他开始擂鼓,此时雨雾也散开了,黄帝的军队士气大振,很快就打败了蚩尤的部队,并将其杀死。

蚩尤战死后,他手下的大将夸佛率领军队向南转移。

在转移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受到黄帝军队的追杀,在一次战斗中,夸佛也中箭身亡。

人们在埋葬蚩尤和夸佛时,吹起号角,敲起战鼓,以便驱赶虎豹豺狼,让两个人的灵魂能够安息。

可是,夸佛的战马听到鼓角声后,认为又要开战,便挣断缰绳跑了过来。

看到主人已死,它卧在地上长嘶不断,并流下了眼泪,从此不再吃草料,也不再饮水,几天之后就死去了。

从此以后,每当苗族人家里有人去世,人们都会杀牲畜,由于南方的马匹很少,所以人们用椎牛代替马匹殉葬,这样既表示牛可以把主人的灵魂引到祖先那里,也表示送头牛给死者,让他在阴间使用。

五、苗族踩山节踩山节又称踩花山,是苗族的传统节日。

但是,各地苗人所过的踩山节并不相同,四川苗族的踩山节是在农历二月。

到了过节这天,男女青年穿着华丽的服装离开自己的村寨,从四面八方涌向花山场。

花山场一般设在平整的山坡上,场地中央竖着一根青松或柏树制成的花杆,其上悬挂着彩旗和彩带。

欢度踩山节的人们踩山节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当地人称花杆头。

当花杆头宣布踩山节开始时,他首先会向人们敬酒祝福,然后场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随着铜炮声的响起,芦笙、唢呐也同时吹响,踩山活动就此拉开序幕。

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头缠青色头巾、身穿对襟短衣、腰束布带的男子与穿着镶有花边图案新装,佩带银耳环、手镯和项链的妇女,跟在花杆头的后面,随着音乐的节拍,绕着花杆尽情跳舞。

这时花场内外有的人打芦笙架(芦笙对调),有的边吹边舞,有的对吹对舞,有的则围着花杆边跳边吹或作半蹲状吹跳,同时伸出一脚作旋转状,双脚交替更换。

最厉害的要数倒立着吹奏乐器。

其他人则在场上跳三步舞或蹬脚舞,整个场地都处在欢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