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藏 族 文 化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
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西藏的藏族同胞自称为博巴。
据考证: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
由于这里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主要有绵羊、山羊和牦牛、犏牛等牲畜。
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菜、碗豆等农作物。
藏族使用藏文和藏语,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问世。
藏族信仰佛教,公元7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藏族人热情奔放,以歌舞为伴,歌声悦耳,舞姿优美。
一、谈情说爱浪寨子四川境内的少数民族男女青年一般是通过对歌的形式相互了解进而产生爱情的,而四川松潘地区的藏族青年男女则是通过浪寨子来谈情说爱,并为自己挑选情侣的。
在松潘地区,未婚的藏族姑娘都喜欢在头上带一块红色或紫色的头帕。
小伙子在干活或者行走时,如果看中了一位姑娘,不管这个姑娘是否相识,也不管附近是否有人,他都会趁姑娘不注意时跑上去抢走她的头帕。
姑娘的头帕被抢走后,会追赶小伙子,把东西抢回来。
小伙子在跑出一段路程之后,会停下来等这位姑娘,然后告诉她晚上到什么地方取头帕,说完之后就离开了。
如果姑娘没有相中小伙子,她会继续向小伙子索要自己的手帕;如果相中了,她就不会再继续追赶。
到了傍晚,姑娘和小伙子会邀几个自己的好友做伴,到事先约定的地点见面。
如果姑娘没有看上抢头帕的小伙子,就不会去赴约。
姑娘没有来,小伙子会很着急,到姑娘住的房前房后吹笛子、唱山歌,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希望把姑娘引出来和自己交谈。
如果姑娘仍不理睬,小伙子往往会向姑娘家的屋顶上抛石块,逼迫姑娘出来和自己相会。
如果这件事情惊动了姑娘的家人,他们就会邀一群本寨子的青年把小伙子撵走,然后请一位能说会道的妇女到小伙子家中把姑娘的头帕要回来。
如果姑娘和小伙子带着朋友按时赴约,两个人便开始相互交谈和询问对方的情况。
姑娘若对小伙子不满意,就会带着自己的伙伴很快离开。
如果姑娘想深入了解小伙子,他们就会玩到深夜,最后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这个谈恋爱的过程被当地人称为浪寨子。
青年男女在经过几次浪寨子之后,双方有了较深的了解,感情也会逐步加深,陪伴他们约会的好友就会逐渐减少,最后由他们俩单独幽会。
二、盛大的节日——藏历年藏历起源于公元1027年,从那时起,藏历的第一天就被固定为藏历年。
藏历年是藏族同胞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在藏语中叫本达洛萨,又称洛萨节。
在新年的前两天,各家各户都忙着打扫家里的尘土,清除烟尘。
人们还要梳辫理发,准备新衣服,贴上新年画。
除夕夜时,主妇们开始准备第二天清早用的引火柴。
初一早晨起来生火时如果能一口气把火吹燃,就象征着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藏历年盛况藏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都是过年的日子。
在除夕夜,人们要守岁。
第二天天还不亮时,妇女们便早早起床,争取第一个赶到河边去背水,背到的第一桶水被称为头水,在当地被认为是吉祥水,据说喝了之后可以延年益寿。
最先到达背水地点的妇女还要在河边的树枝上粘一些羊毛,撤一些青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