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郎山下舞龙灯二郎山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天全县以西50公里处,海拔近3500米,风景秀丽。
在这里不但能听到青衣江的涛声,还可观看到山下的溪沟和茂密的松林,而且每年的5月杜鹃花盛开,红、蓝、紫、白交相辉映,使山地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二郎山不但山上景色好,山下大渡河畔的龙灯也很有特色。
龙灯分为彩龙、火龙和水龙三种,人们根据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舞的龙灯也不同。
正月初一舞彩龙。
这天,一条彩龙在喧天的锣鼓声和众人的簇拥下,在一条条街巷中穿行。
舞龙头的大汉身高体壮,都被画成彩脸,且个个身穿彩衣。
舞龙尾的人则和别人打扮不同,脸上画着白鼻梁,很像戏曲里的小丑,还不时地做出幽默诙谐的动作逗大家开心。
彩龙前面的是舞龙珠的小伙子,他拿着珠子挑逗龙,如果有两条龙的话,一般要上演《二龙抢珠》。
正月十五舞火龙。
火龙用竹子做骨架,外部糊上彩纸。
舞火龙时,舞龙的小伙子都是赤膊上阵。
火龙在街道上穿行时,街道两旁的人都把准备好的烟花和爆竹点燃后扔向火龙。
在爆竹声和耀眼的烟火中,龙舞得更加起劲,锣鼓的节奏也越来越紧迫。
舞火龙要一直舞到火龙的外皮被烟花烧光为止。
此时,舞龙的人会停下来,看舞龙的人也会各自散去。
在农历五月,当地人会舞水龙。
水龙用绿色的竹篾和柏树枝叶扎成,呈绿色,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绿龙。
中午时分,人们舞动着绿龙开始游街串巷,当绿龙走到各家各户门口时,男女老少就把早已准备好的水往龙身上泼。
这表示水龙会带走旱灾,家乡能够风调雨顺。
五、藏族跑马山与转山会跑马山位于康定城南的折多河畔,当地藏族同胞把它称为拉姆则,意思就是仙女山,系藏族著名的神山之一。
它海拔3000米,从山脚左侧上山,穿过杜鹃花和红白刺玫花丛,沿途有几座吉祥嘛尼堆,然后可到达了冰川遗迹的五色海。
这里三山陡峭环立,东山的崖上瀑布飞流,飞瀑下是一个较大的湖。
风光旖旎的跑马山跑马山山腰的南边有一座绿树掩映中的楼台——咏雪楼。
每年冬春之际,在这里都可以看到西南山川的冰雪,夏秋时节则可以看到近山苍翠和远处秀拔的雪山。
跑马山西面的小山上有座吉祥禅院,禅院四周林木葱茏、繁花簇拥,它就坐落在玉石台阶上。
禅院中的大殿内端坐着慈眉善目的如来佛,正望着寺外的美景。
从吉祥禅院的侧殿出去,便是高踞云天的白塔。
它建在跑马山西山的山顶上,高达20多米,四周常有白云缭绕。
跑马山的半山腰上有一个长廊,名曰飞云廊。
飞云长廊的石阶开始处有一对石狮踞于两旁。
长廊依山岩而建,大红的柱子撑起幽雅的长廊,在此可以鸟瞰康定全城的景色。
跑马山上还有一个东关亭,自亭外逐级向下便可来到离山脚不远悬崖旁的观音阁。
它修建于清末年间,里面供奉着观音菩萨。
跑马山下居住着众多藏民,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山花烂漫,也是春耕后的农闲时节,藏族同胞会穿上民族盛装,带着酥油、糍粑、茶叶、乐器和帐篷等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跑马山上,在这里搭起一顶顶帐篷,准备转山拜佛。
这在当地可是盛大而又隆重的纪念活动。
四月初八的早上,人们拿着点燃的松柏枝,打着经幡,手捧佛珠和供品到寺庙向神佛祈祷五谷丰收、人畜兴旺。
到了晚上,人们在跑马山坡的绿草坝上燃起一堆堆篝火,打酥油茶,喝青稞酒,跳锅庄舞、弦子舞、踢踏舞,并用歌声表达节日的快乐。
到了夜深时分,篝火边的人渐渐少了,情侣们则悄悄躲进林里幽会。
其间,人们还要举行盛况空前的赛马活动,许多青年人都在此一显身手。
在这次活动中,由于人们要围着寺庙转圈,因此当地人称其为转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