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经院最早雕刻的《三体合璧般若八千颂》,雕镂十分精致,是所藏经版中的精品。
印经院创始人第十二代德格土司在主持镌刻《甘珠尔》时,聘请八帮寺的著名学者司徒·却吉迥乃对经文进行整理,并精心审阅校订。
在此后的5年时间里,共篆刻经版33万多块,而《丹珠尔》的刊刻则历时7年,共刻经版65万余块。
除了经文外,印经院还藏有许多其他珍贵的书版,如西藏医学经典著作《百万舍利医书》、《十八部医清》、《四部医典》、《医学总结》、《口诀附方》、《水晶蔓医清》、《达摩者秘本》、《医学琉璃论》、《索玛绕扎医书》等。
八、神奇冰川迎嘉宾海螺沟冰川发源于贡嘎山主峰东坡,整个冰川长约15公里,面积为16平方公里。
它的最高海拔为6750米,最低海拔不足3000米。
由于有近4000米的落差,整个冰川就像一条银色的长龙从贡嘎山上飞奔而下,并延伸到峡谷里的森林中,景象十分壮观。
在这个冰川上,还有一个高1000米、宽1100米的冰瀑布,非常宏伟。
海螺沟冰川关于海螺沟的起源,当地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当地有一位猎人进山沟打猎,由于追赶猎物而忘记了时间,结果天很快就黑了下来。
这时,他听到在山林中有少女的嬉戏声,便寻声走去,最后来到了一个温泉瀑布前。
突然,他看到一群美丽的少女正在嬉水。
正当他打算仔细观看时,那些少女却都不见了,只看到大大小小的一堆海螺石。
猎人仔细想了想才明白,这些石头吸取了天地灵气和日月精华后修炼成了女子,并常常在这里玩耍。
后来,有个海螺女嫁给了这位猎人,这条沟也被后人称为海螺沟。
在海螺沟的冰川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冰凝结成的塔林、阶梯、拱弧、门洞、蘑菇、人物和野兽等。
这里虽然是冰雪的世界,但是冰川却有两大怪:第一怪就是不冷,虽然在冰川之上,但是气候比较温暖,在夏秋季节登山只要穿一件薄衫衣就足以。
第二怪就是冰崩,大冰瀑布不断活动,不时爆发规模不等的冰崩。
比较大的冰崩,塌方量可达数百万立方米。
冰崩时,冰雪飞溅,隆隆的响声震动着整个峡谷,场面十分壮观。
海螺沟奇特的地理条件不但创造出了神奇的冰雪世界,而且沟内还形成多层次的植被带。
整个沟里分布着2000多种从亚热带到寒带的野生植物。
山谷里是由棕榈树、青翠的竹林和众多参天古树组成的原始森林,此外还有大片的野生杜鹃、木兰、兰草、报春、龙胆、百合、野桂花等花卉,每当百花开放的时候,这里总是香气扑鼻。
在冰川的最高处,还生长着色彩缤纷的草本野花和地衣类植被,优美的景色令人目不暇接。
第七节土家族文化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川、黔四省交界的地方,自称毕兹卡,就是本地人的意思,在2000多年前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通用汉语文。
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
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土家族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
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