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巴蜀文化 > 第 六 章 巴蜀饮食文化(4)

第 六 章 巴蜀饮食文化(4)

2025-03-31 02:05:53

古时候,婚礼的宴席上绝对少不了九大碗。

九大碗就是九种荤菜,再用猪肉配上笋片、芋头、淮苕等菜炒就。

在四川宜宾地区,民间宴客的九大碗以蒸头碗(攒丝头碗、酥肉丸子头碗、杂抖头碗)、肉扣、粉蒸肉为主菜,以猪肚和猪杂为配菜,并把上述四个菜中的余料拌上笋、芋、苕或海带、粉条等,进行炒、熘、煸再做出五碗菜,这样就凑成了九大碗。

如果宴席上全部使用猪肉或者羊肉,而没有鸡鸭,这个宴席就被称为大水席。

有时一些农家由于经济原因,往往减去最后上席的红烧肉,而用猪的肚杂代替,这样的宴席在当地叫做水八碗。

如果家境富裕,又想显示自己的阔绰,便可在九大碗上做文章,常常在头一碗菜中加入蹄筋、竹荪、海参、鱼翅等,以显示档次。

有时也会在最后上席的一个菜上做文章,比如加上菇子蒸鸡、烧砂火锅(也就叫火锅席),有的还把最后一道菜做成烧烤。

以前的九大碗都是由当地的业余厨师制作,使用大蒸笼、火锅、大砂罐和炒锅等器具。

和正规厨师相比,不但缺少花色拼盘,海鲜野味的制作水平也较低。

但是这些人在做菜的时候,味道却把握得很好,而且菜的量都很足。

桌上的每位客人几乎都能吃到两块烧白和两个酥肉丸子,所以民间也多称厨工为厨官。

现在的九大碗已经从以前的猪肉为主推广为鸡、鸭、鱼和海菜为主,菜的样式也由九个发展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

喜庆的结婚场面四川羌族人在订婚时要喝开口酒、插香酒、大定酒、开笼酒。

开口酒是试探性的,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说亲,去时带上酒、挂面、糖和肉。

如果女方同意了,则在几个月后由男方定好日期,带着几套衣服、酒、肉,由媒人领着男方的父子到女家正式商谈婚事,这时要喝插香酒,也叫做小定酒。

如果婚期定下来了,人们将喝大定酒。

在结婚前的十几天,男方家要请寨子中的各家户主共同商量婚前的准备工作,再一起喝开笼酒,且喝酒时要吃饭、吃肉,所有开支都由男方负担。

结婚时,女家要备酒席来招待亲戚好友,晚上还要跳锅庄舞、坐歌堂。

坐歌堂就是在堂屋中摆上一排桌子,桌上摆放糖果、茶水等。

亲人和女友们坐在四周轮流唱歌,纷纷诉说母女、亲友、姊妹间不舍分离之情。

结婚的前一天,男方派人带上彩礼去接新娘,同时还要带上两块没有割开的肉,当地人称之为离娘肉。

有的地方还要牵上一头白羊。

第二天上午,新娘被接到男方家举行婚礼,随后大宴亲朋好友。

宾客们此时要向新郎新娘抛青稞,祝福他们丰收多子,还要在新人的床上撒些瓜子、核桃和板栗。

婚礼的第二天,主人要准备酒席谢客,之后客人们纷纷回家,婚礼也就此结束。

结婚后的三天内,新娘被称为新贵人,在家中的地位非常高,吃饭时要坐在上席。

婚后的第一天,新郎同自己的弟弟要背上酒肉到女方家去一趟,这叫回门。

如果两家距离很近,新郎回门当晚即返回。

如果比较远的话,新郎便在婚后第三或第九天回门,而且要在丈人家住上三天或九天。

新郎到了女方家,新娘的女友们要一起筹办酒席逗新郎。

姑娘们用比较长的圆竹棍做筷子,并在后面坠上几个大洋芋,让新郎用这种筷子夹菜吃。

她们给新郎准备的菜是又圆又小的东西,如肉丁、豌豆等,这些菜都很难夹起,会将新郎弄得很狼狈。

接下来,新郎要唱歌、喝咂酒,直到喝醉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