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人们可以边吃边煮,老板也可以根据人的数量调整原料的量,吃时还可以加菜或者加入免费的豆花。
这种火锅味道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它的蘸料,所以很多店铺都在酸菜豆花的蘸料上下功夫,甚至把这个当做秘方不外传。
三、麻婆豆腐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中国豆腐菜肴中最富地方风味特色的菜品之一,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川菜名肴。
麻婆豆腐始创于清同治初期。
当时,成都的万福桥附近有一家小饭店,店主的妻子善于烹制菜肴,用豆腐、牛肉末、豆瓣酱、花椒、辣椒等烧制的豆腐,麻辣鲜香,味美可口,受到顾客的欢迎。
当时这道菜没有正式的名称,由于店主妻子的脸上有麻子,菜又是她创制的,所以人们称其为陈麻婆豆腐。
据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览》记载:当时的陈麻婆豆腐已经与包席馆正兴园、钟汤圆等名店齐名,成为22家成都著名食品店之一。
此外,《成都竹枝词》和《芙蓉话旧录》等书也都记述了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情况。
麻婆豆腐的主料是石膏豆腐,辅料是牛肉末、酸菜、土豆、胡萝卜、盐、料酒、泡椒丝、胡椒粉、高汤、鸡精、醋、食用油等。
制作时,先把石膏豆腐放到蒸锅中蒸5分钟,晾凉后切成方丁。
把酸菜洗净切成末,胡萝卜切成丁用开水焯一下。
然后上锅点火,放入食用油,等油温有四成热时依次加入豆瓣酱、干红辣椒、牛肉末、青蒜、盐、花椒粉、姜末等。
等牛肉末炒出香味时,烹入料酒,加入泡椒丝、酸菜末炒匀,然后加入高汤和豆腐丁,用中火烧至豆腐入味,加入由水淀粉、味精、糖、酱油、酒调好的芡汁,待芡汁均匀后改为小火煮一会就可出锅,盛入碗中后撒上花椒末即可食用。
这道菜色泽淡黄,豆腐软嫩而有光泽,味道微麻辣、酥香、嫩鲜,豆腐的表面盖有一层淡红色的辣椒油,可以保持豆腐内的热度不会很快散失,趁热食用滋味更佳,冬季食用更是取暖解寒的美味佳品。
四、夫妻肺片相传20世纪30年代,成都的郭朝华夫妻开始沿街设摊出售肺片。
其实,他们所售的肺片并不是真的肺,而是用牛头皮、牛心、牛肚、牛舌和牛肉加工而成的,由于他们注重选料、制作精细、调味考究,此菜深受群众喜爱,并被人们称为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的用料有:牛肉、牛舌、牛头皮、牛心、牛肚、芹菜、八角、三奈、生姜、大茴香、小茴香、丁香、盐、红油辣椒、熟花生米、花椒面、芝麻、桂皮、豆油、味精等。
制作时,先把牛肉切成块,与牛舌、牛心、牛肚和牛头皮等一起漂洗干净,用香料、盐、花椒面等调料卤制。
用猛火把水烧开后,再转用小火煮,等卤制的肉熟而不烂时,捞起晾凉,并切成大薄片。
吃时,把芹菜切成一厘米长的段,将芝麻炒熟和熟花生一起压成末。
在一个盘子里放入切好的牛肉和牛杂,加入卤汁、花椒面、味精、红油辣椒、豆油、芝麻和花生米末、芹菜,搅拌均匀后上桌即可食用。
夫妻肺片中的心舌淡红、牛肉殷红、牛肚白嫩、头皮鲜亮、杂然拼摆、色彩斑斓,配上调好的佐料,闻起来香味扑鼻,吃起来麻辣回香、油润爽口,不愧为著名小吃。
五、贝母鸡古人云:食不正不食。
传统的食物最香甜。
贝母鸡就是一道珍贵的菜。
它口感清爽,味道鲜美,特别是中药贝母,性味苦甘、凉口,能清肺散结、止咳,甚至能够治疗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肿痈等病症,而鸡又有温补的作用,把两者放在一起,更是老少皆宜的滋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