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汤底的时候,先将芽菜洗净切细,与葱花、梅菜、黄豆、红辣椒油、花椒面、芝麻油、白酱油、味精等调料一同装在碗内,舀一瓢肥肠汤倒在盛有调料的碗中,再撒上焯好的豌豆尖或香菜末,放入粉后加上肥肠或几节节子,肥肠粉就算做好了。
这样的肥肠粉红油飘香,霉干菜、榨菜末星星点点,炒黄豆焦黄浑圆,粉丝糯软,入口香味不断,吃一口肥肠,卤香细腻、滑爽无比。
十四、酸辣粉酸辣粉是四川的传统小吃,价格低廉、味道很好,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酸辣粉是用红薯粉加工而成的,共分为两种:一种叫做水粉,是用红薯粉调制而成的;另一种叫干粉,是先把粉加工成粉条状,然后再加工成干粉条。
由于干粉条做成的粉条在制作酸辣粉的过程中简易方便,因此多数小吃店都采用干粉。
水粉的调制比较复杂,需要先把明矾研成细粉,然后加水调制成明矾水,将熟芡糊倒入盆内,加入红薯淀粉、清水、明矾水等揉成软硬适度的粉团。
接下来就是拿一个上面有黄豆大小孔的大铝瓢,将粉团装水瓢内,用手掌不断地拍粉团,使粉条从孔中漏到开水锅里。
等到煮熟后,捞出放入凉水内即可。
酸辣粉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它调料多,汤的味道特别好。
调料主要包括葱花、香菜、大头芽粒、油酥黄豆、芽菜、胡椒粉、红油辣椒、酱油、芹菜粒、味精、醋等,调味的汤则是以猪肥肠、猪耳等熬制成的浓白色的原汤。
粉煮熟之前,先将醋、红油辣椒、酱油、味精、芽菜放在汤碗中,然后注入原汤,把粉放在锅中烫好后挑入碗内,撒上芹菜、香菜、大头芽、酥黄豆就可以食用了。
十五、赖汤圆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圆又圆……每当听到这首歌,定能唤起老成都人的悠悠乡情。
成都人喜爱吃汤圆,每年的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
人们最难以忘怀的就是街头巷口常见的汤圆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赖汤圆。
赖汤圆是四川的名小吃,迄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其开创人叫赖源鑫,原本是四川资阳东峰镇人,因父病母亡,他便跟着堂兄来到成都,并在一家饮食店当学徒。
大约在1894年,他因得罪了老板而被辞退,生活毫无着落的赖源鑫找到堂兄借了几块大洋,开始挑起担子卖汤圆。
当时成都有很多卖汤圆的,要想站住脚根非得有过人之处不可。
因此,赖源鑫便暗中订了三条规矩:利润薄点、服务好点、质量高点。
由于他粉子磨得非常细,心子糖油特别重,汤圆久煮不露馅、不浑汤,吃的时候不粘牙、不粘筷,入口不腻而又香甜软糯;再加上他起早贪黑,卖完早堂便去赶夜宵,生意越做越红火。
到20世纪30年代便置办了铺面,开始坐店经营,并取名为赖汤圆。
赖汤圆的原料是糯米、大米、黑芝麻、白糖粉、面粉和猪油。
先将糯米和大米淘洗干净,浸泡两天两夜后再清洗一次,最后用适量清水磨成稀浆,并装入布袋吊干成汤圆面。
把芝麻淘洗干净,用小火炒熟炒香,用擀面杖压成细面后,加入糖粉、面粉、猪油揉拌均匀,然后放在案板上压紧,并切成小方块。
把汤圆面加清水揉匀,分成小面团,每个面团里放入一块馅,即可做成圆球状的汤圆。
由于他的汤圆选料精、做工细、质优价廉、皮薄馅丰,再加上馅的种类多样,有黑芝麻、樱桃、枣泥、桂花、玫瑰、冰桔等,众多顾客便慕名而来。
煮赖汤圆时,先把水烧开,然后放入汤圆,等汤圆浮起时再加入少许冷水,始终保持锅里的水滚而不腾,等汤圆翻滚几次皮软之后就可以食用了。
食用时,再放上一碟白糖和麻酱,入口软糯香甜,堪称绝世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