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温州人的创富史1978-2010:四海皆商机 > 第五章 势不可挡的力量(4)

第五章 势不可挡的力量(4)

2025-03-31 02:06:00

胶木大王陈银松释放后休整多年。

1987年开设一家模具厂,后因右腿受伤停业。

现在柳市经营杂货店。

旧货大王王迈仟出狱后重操旧业,后改直接经营电器。

1995年,因肝癌去世。

合同大王李方平侨居加拿大。

近几年,他回到国内做起了房地产生意。

翻砂大王吴师濂重操旧业,经营小厂,使其发展成为注册资金2000万元的浙江红光金具有限公司。

2001年,退居二线,赋闲在家。

矿灯大王程步青1986年赴上海开店经营电器。

1998年,租下上海黄浦区北京东路面积最大的低压电器商场,经营电器批发。

2003年,接手德力西上海总经销业务。

五金大王胡金林平反后没多久,当时的浙江省副省长吴敏达看望了他,希望他继续努力经营。

胡金林回答:我现在只希望‘比好的差得多,比差的好一点’。

时隔24年,胡金林面对记者采访说:1982年,对我的人生是很大转折。

没有这个打击,现在就不是正泰的天下了。

八大王的人生遭遇,是对他们所处不同时期商业状态的精确描绘。

而在为他们的境遇叹惋时,电器大王郑元忠则呈上了一个值得欣慰的故事——故事的主题叫东山再起。

1984年3月27日,被关押了186天的郑元忠无罪释放。

郑元忠,浓眉大眼,常戴一副金丝半框眼镜。

他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小时候,郑元忠一度对红色政权满怀热情,14岁时带领11个小伙伴去北京大串联。

在天安门广场如海的人潮里,远远看着毛泽东的身影,年幼的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读完初中,他开始自立,曾经到过湖北、江西的工地修路盖房,也到过大山险岭修水闸打隧道。

底层生活的历练让他踌躇满志。

不甘就此一辈子靠力气过活的他回到村里,当供销员,把柳市低压电器产品推销到外地。

辛辛苦苦两年,不多不少,挣了足足1万元。

世面和眼界变得开阔和活络。

郑元忠拿出积攒,办起开关厂。

一只开关国营厂卖10元,他用台湾走私来的白银做拉线开关,只卖3元,还有2元的利润。

郑元忠据此积累资本,几年下来,资产翻了几倍,是柳市仅次于胡金林的二富。

农村有盖新房子的习惯,赚了钱的郑元忠盖起一幢占地一亩的3层小洋楼。

他万万没想到,小洋楼被《人民日报》说成院子里可以停12辆小轿车和摩托车的豪华庭院,成了投机倒把的罪证。

一个茫茫黑夜,郑元忠远走他乡。

1982年初夏到1983年中秋,他逃亡在外,对他的通缉令撒往全国。

一年后,以为风声已过的郑元忠悄然潜返。

1983年9月15日凌晨1点30分,柳市派出所、工商局30多人,带着手枪、手铐冲进郑元忠家,把他从床上拉下来,关进了乐清看守所,和一批重大嫌疑犯关押在一起。

郑元忠想不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

显然,仔细思量,任何人都会觉得这是一场荒谬的运动。

八大王事件平反后,连《人民日报》都称其为历史上的大玩笑、法律上的大玩笑,足见其不可思议之处。

在当时,左倾思想之严重程度不容乐观,这也是所有人都无法回避和拒绝的现实背景。

狱中艰难度日的郑元忠,靠在墙上写了一封3万字的信,如果我是投机倒把,柳市七八万生意人应该全关起来。

他一连写了数十封信,寄给有关部门,均石沉大海……未来变得晦涩。

那期间,他彷徨、无助、意志消沉,直到被无罪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