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高速发展仍然掩盖不住中国商业传统底蕴的苍白。
市场经济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市场竞争的经济规律和执政党的政治规律,一并构成了中国企业特殊的游戏规则。
民营企业家如果想要在游戏中取胜,就必须处理好与政治的关系。
采访结束,两位记者在分析叶文贵失败的原因时如此写道: 发展目标的锁定上过于罗曼蒂克,在具体运作上脱离实际……除此之外,有一点是不能不提及,他一脚踏进了堂吉诃德般独斗风车的黑胡同,近似于闭门造车,没有充分动员与整合社会资源。
政府与政治,是动员、整合社会资源的最强大的力量。
依靠这一强大力量,叶文贵不是没有可能。
机会,从手指缝间无声滑落……所谓枭雄,是那些在前进路途上过早倒下的英雄;所谓英雄,是那些达到目的后抹去了身后痕迹的枭雄。
叶文贵想单枪匹马创造一个市场,但他根本难以克服既有的重重障碍。
个人英雄主义过度膨胀,寄希望于一个人的战争,最终孤立无援。
因为理想过早倒下的叶文贵,他的故事已然成为1984年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段注脚。
而这段事实也许能告诉我们,温州的民营企业遇到难题时,通常是孤军奋战、举目无亲。
这是一个局部问题,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经济和政治难题,至今仍然未能得以解决。
资本博弈长期夹缝中成长的温州草根资本,早就习惯了靠嗅觉捕捉机会。
于是便有了新中国成立后,大陆第一家由私人挂牌营业的金融机构;也就是只见过一天阳光的地上钱庄。
钱庄老板、在公立医院当收发室工人的青年方培林开办钱庄前,曾四处翻寻中央文件,寻找政策依据。
细心的他竟然在中共中央[1984]1号文件中发现这样一句话:鼓励农民集资兴办各种事业,尤其是兴办开发性事业……他立即大胆解读: 集资如果合法,那么与股息性质相同的私人利息理应合法。
为长远发展,方培林在经营管理中采取当时十分罕见的董事会制。
钱庄投股集资,每股金额1000元,个人入股不限,总股为100股,计10万元。
由股东选出董事会和董事长,董事长委任经理主持日常工作。
年终结算,董事会研究作出合理分红。
他同时采取财产法人承保制,凡将现金存入钱庄,借贷双方都要有法人资格,严格借贷手续,到期不能偿还者,按政府有关条例处理。
1984年9月19日,方培林拿着材料申请。
镇政府专门召开镇委扩大会议讨论方案。
两天后,镇委书记黄德余反馈说:不要搞股份制,万一股东思想不统一,容易出问题。
就你一个人去办,不要叫什么金融服务社,干脆就叫方兴钱庄。
为求稳妥,黄德余觉得应该有上级批文,但考虑让上级用批文对办私人钱庄这种出格的事给予肯定,恐怕为时尚早。
黄决定由镇里发文件——为改革经济体制,适应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狠刹社会高利贷活动歪风,经镇委研究,同意方培林同志试办方兴钱庄。
9月30日,苍南钱库,白底红字的木质招牌方兴钱庄,竖立在横街29号方家老宅。
按原人行温州分行副行长应健雄的说法,这比人行温州分行的开业足足早了一个月。
开张当天,方培林把几沓手写的借贷利率表张贴在钱库的大街小巷,不足3万人口的小镇一天之内都知道了方兴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