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想象辉煌背后的卧薪尝胆。
似乎是命运的锤炼,101研制出来后的10年,赵章光并没有苦尽甘来。
相反,他在非法庸医的责骂中战战兢兢。
药水研制出来,赵章光来到乐清卫生局,请求批准行医。
意想不到的是,卫生局早已把赵章光和假药、骗子、江湖郎中等同起来。
负责人用怀疑和冷淡的口气警告他,以后不准再行医骗人,否则取缔法办。
这种状况又持续了6年。
1980年夏天,感觉在乐清前途无望的赵章光带上药箱来到温州城区,寻觅当地医院合办脱发诊室。
他不厌其烦地介绍101功效。
遗憾的是,总是被一口回绝,甚至得不到对方拒绝的理由。
第二年,幻想着能在宁波施展抱负,赵章光北上宁波,一边非法行医,一边联系医院。
宁波依然没能给他带来好运。
生活所迫,他不得不返回温州。
3年后,通过不懈努力,他在鹿城获得行医许可证。
然而,乐清卫生局负责人很快得到消息,一纸公函发到鹿城相关部门: 赵章光是庸医,乐清不批,你们为什么批准行医?结果,行医证被吊销。
赵章光再次来到宁波,公函却随之发到宁波。
此后,他行医到哪,公函就跟到哪。
梦想被蹂躏,甚至是粉碎,再回首已是无语凝噎。
无论多么坚强的心在屡次打击下,也不堪重负,赵章光心灰意冷。
1985年,仿佛换了人间。
命运的垂青让赵章光幸福得有些措手不及。
一天下午,赵章光不经意看到《浙江日报》上的一则广告。
广告只有简单两句:本店有护发水零售批发,请广大用户购买、洽谈。
刊登者来自千里之外的河南郑州市亚美商店。
他立刻写信寄给对方,就此建立联系。
不久,郑州管城中西医结合医院改名为脱发专科医院。
亚美推荐赵章光当上名誉院长。
医院为他开设了诊室,当年在郑州治疗13000多人。
在郑州,赵章光破天荒地享受到专家待遇。
医院每天补贴5元的生活费,派专人给他做浙江口味的饭菜。
借助医院的上下斡旋,河南省科委主持召集全国著名皮肤病专家、教授、药理学专家进行鉴定,确认‘101’生发真正是有效。
1986年,脱发病研究所宣告成立,赵章光任所长。
紧接着,郑州市101毛发再生精厂顺利建立。
赵章光和101产生的口碑一次又一次传到北京。
北京市民政局负责人卢积存按捺不住内心激动,三番五次派人邀请赵章光到首都安家落户,合作办厂。
得到应许后,北京有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办起101毛发再生精厂,赵章光出任厂长。
同样改头换面的还有泥水工伍温荣。
拍掉沾满泥星的衣服,筹来2000元,他在柳市团结东路开起一家五金店。
工商所的人来问有没有许可证。
伍温荣大大咧咧地说自己只听过卫生许可证,不知道卖个电器还要什么证。
泥水工出身的伍温荣哪有什么文化。
电器货号用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第一次看到这些字母,他只觉得跟扑克牌上的差不多: 把J念成丁,把Q念成皮蛋,X实在不认识,想了半天,原来念乘。
如今,伍温荣已是利尔德继电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他不仅会说几句英语,还和韩国人合作做生意。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讲演时,将改革总结为民众基于自由的创造。
在温州,总有像赵章光、伍温荣这样的人物,一旦把他们放进整个如火如荼的创业大军中,很难从成千上万个忙碌又不乏激情的疲惫背影中将其分辨出来。
他们大多缺乏学院训练,谈论经商之道时少言寡语。
他们的故事几分心酸,几分诙谐。
可正是这些人物,以超乎寻常的魄力与毅力,汇成滚滚洪流,冲破制度上、舆论上的种种藩篱,在温州这块相对自由的土地进行着自由创造,成为温州经济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