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许可证的企业中,有一家叫求精开关厂。
开关厂的两位创始人南存辉与胡成中此时正经历着轮流坐庄的七年之痒。
求精开关厂建立时,南存辉与胡成中最初的合作,无疑是有益的互补。
南存辉合作之前对企业的内部管理、生产调配等比较熟悉;胡成中以跑码头、搞推销起家,对外销很有一套。
有民营企业家说: 民营企业难过但必须过的三关是分银饷、排座次、轮荣辱。
求精厂逐渐有了知名度,地方政府常给企业领导人评先进。
荣誉到底给谁?南存辉和胡成中想出折中的办法——厂长轮流做。
但当开关厂产值做到1000多万元,双方各有亲戚、朋友进入管理层时,两人在经营决策上就有了争议。
分家成为必然。
关于两人的分家细节,《走近南存辉》一书的记载依稀可辨当时的情景: 乐清县委书记和南存辉、胡成中关系都很好。
他很关心求精厂的发展,对企业情况了如指掌。
有一天,书记打电话告诉南存辉晚上我到你家吃饭。
晚上,书记来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胡成中。
席间,书记说:你们既然谈不到一起,不如分开试试。
让我做‘娘舅’,分家!南存辉和胡成中分道扬镳,正泰与德力西由此问世。
处在十字路口的南存辉和美商黄李益合资,弟弟南存飞、外甥朱信敏、妹夫吴炳池相继加入,他100%的股权被稀释到60%。
不过,南存辉个人命运的真正转折还是政治小环境的使然。
199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李瑞环来到柳市考察,南存辉被安排在电器总厂接见。
李瑞环说了很多勉励的话,忽然问南存辉:你一年的收入有多少?对问题没有准备的他犹豫了好久,才吞吞吐吐地回答:几万块吧。
李瑞环听后哈哈一笑:你不要怕露富嘛。
在民营企业主南存辉看来,那几年民营企业的大气候远不如今天乐观。
争议、冲突与社会对这一群体所持的复杂心理,南存辉的犹豫和担心可以理解。
李瑞环视察后,南存辉的底气陡然增强。
在李瑞环走后一个月,他投入1000万元,更新原求精厂全部生产和检测设备,开通生产、销售、财务和人事等方面19个终端微机管理网络。
他注册了正泰。
关于正泰的由来,那是一次偶然机会南存辉发现一张从香港购买设备时开的发票,商店名字叫丰泰。
南存辉觉得做人要正直,处事要泰然,把两个字合起来就叫‘正泰’。
南存辉作为一个典型温商的魅力将在正泰注册两年后散发出来。
某日,正泰定好船期,准备出口一批产品到希腊。
这是正泰产品第一次出口欧洲,发货前南存辉最后一次到仓库查看。
一切如常,大部分产品装箱上车,正准备运往港口。
南存辉让质检员随机打开包装箱,拿出产品细细察看,果然发现了产品的瑕疵。
他厉声质问在场的质量工程师。
后者解释:根据惯例,产品是合格的。
南存辉没有了平常的笑容,口气强硬地一声令下:这批货不能发,全部开箱重验。
一箱箱产品重新卸下运回仓库。
负责运输的经理跑过来提醒南存辉: 这样会延误船期,如不能按时交货,对方会提出索赔。
南存辉面不改色地说了两个字:空运。
海运改空运,运输费需要增加80万元。
在场的正泰职员全都觉得不可思议。
南存辉则坚定地说:正泰的牌子和信誉不只值80万。
今天损失80万,但保住了公司的信誉。
有了信誉,我们能赚回十个80万,一百个80万,一千个80万。
这是一个鲁冠球把40万次品当废品卖的温州版故事,也与张瑞敏砸冰箱如出一辙,细细品味,三者意蕴一以贯之,无不表明民营企业家自我蜕变和质量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