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想去,还是反了吧,老四杨秀不是被关起来当了政治犯吗?自己可不能跟他去做伴。
要说杨谅这个亲王政治素质真是不高,这个时候起事当然得找个合适点的理由,结果他老人家找来找去总算找到了一个,杨素谋反,这不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吗?如果杨素谋反,皇帝杨广自会收拾,还用等着远在并州的杨谅吗?其实此时有一个理由最为合适,也最能蛊惑人心,这个理由就是杨广弑父,弑父的帽子一扣,影响力就不一般了。
首先,弑父帽子一扣,就会给天下造成杨广皇位来路不正的印象,先让他皇位坐不稳;再者,亮出为先皇复仇的旗号,这就是告诉天下,此次起兵是我们杨家的家务事,你不参与可以,但别阻挡我为先皇复仇的脚步。
就算这个口号不足以一呼百应,但至少也能让很多人靠边站,看他们兄弟俩死磕,总之杨广弑父比杨素谋反强太多。
听到杨谅打出杨素谋反的旗号,杨广在心中暗笑:老五啊,老五,这么多年怎么光长肉不长脑子呢?杨广随即召来杨素,一见杨素他就笑了:杨谅说你谋反了,赶紧带兵去辟谣吧,不然明天就有人拿你的人头找我请赏了!对于打仗,杨素从来不含糊,对付杨谅这个毛头小子就更不在话下了。
杨素已经悄然出发,杨谅还在痛苦抉择,这次抉择的不是反还是不反,而是抉择到底是割据自立,还是席卷大兴。
割据自立就尽量采取守势,席卷大兴就得出奇兵,渡过黄河挺进大兴。
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杨谅站起身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大丈夫当如是也!大丈夫当如是也?这么说要席卷大兴了?杨谅摇摇头:不,还是扩大地盘,割据自立吧!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既然做不了鹰,那就做一条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吧!然而,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一味的死守是断然守不住的。
没有光靠挨打就能获得金牌的拳击冠军,同样也没有光靠防守就能夺得天下的帝王。
想要割据自立,也要站稳脚跟,只可惜杨谅并不懂这个简单的道理。
初期的杨谅倒有几分席卷大兴的模样,他派出五路大军从并州本部出发,前四路负责在河南、河北等地攻城略地,第五路直扑蒲津关,渡过黄河直逼大兴。
然而就在大军攻下蒲州城,离蒲津关只有一百余里的时候,杨谅变卦了,这一变卦就已造成了杨谅的败局。
杨谅命令就地破坏黄河大桥,坚守蒲州,防区内严防死守,严防杨广的军队进攻。
从这个时刻起,杨谅就收起了拳头,心中默念着乌龟王八拳的口诀,挺起自己的龟壳,等待着杨广的进攻!就在杨谅下令全线防守的同时,杨素率领的五千轻骑兵已经挺进到了黄河岸边。
当夜,杨素征集当地几百条商船,全军化整为零,事先在船上铺上稻草,人马踩在上面一点噪声也没有。
借着夜色的掩护,靠着稻草这个天然消音器,五千轻骑兵连夜渡河登陆成功。
拂晓时分,蒲州城的守军还没起床,杨素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了。
慌乱之下,杨谅的守军跑的跑,降的降,蒲州城在杨谅手里还没有捂热,就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小胜并不足以麻痹杨素,杨素的目标是杨谅的大本营并州。
经过各路援军增援之后,杨素的部队已经有了几万人的规模,兵多了,将广了,可是怎么灵活运用这几万人呢?杨素对着地图指点了几下,随即做出了部署,在沿途仍效忠杨谅的晋州、绛州、吕州,各留下两千人做象征性的包围,剩下的人全速挺进,目标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