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大唐盛世的历史翻案:唐史并不如烟 > 第五章 高高在上,大业在我手中(10)

第五章 高高在上,大业在我手中(10)

2025-03-31 02:06:01

在裴矩的舌头和金钱的润滑下,当然主要是金钱的刺激,西域诸国纷纷派使团前往大隋,那劲头有麦加朝圣的感觉,不同的是麦加朝圣是因为信仰,而西域诸国前往大隋主要是因为贸易的利润和皇帝的赏赐,而且在沿途吃住玩都是免单。

西域通往大兴的各郡县都有接待任务,迎来送往不计成本,皇帝赚足了面子,大隋损耗了里子(国库损耗很大)。

在西域与大兴热烈交往的同时,西突厥和吐谷浑却影响着西域与大隋的交通,因为这两个国家正好阻挡了西域与大隋的交通线。

西突厥在现在新疆的北部及中亚东部,而吐谷浑则是在现在的青海省,他们就是西域与大隋交往的拦路虎,这样的虎不打自然是不成的,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吐谷浑,因为他们离大隋太近了。

吐谷浑其实早期是个人名,全名叫慕容吐谷浑,此人是鲜卑慕容部单于慕容涉归的庶长子,就是说虽然排行老大,但因为不是嫡子,所以并不受重视。

慕容涉归去世之后,嫡子慕容洛环继位,嫡子与庶长子之间的矛盾从此就产生了。

有一次两人名下的几匹马撕咬了起来,慕容洛环借题发挥训斥了慕容吐谷浑,慕容吐谷浑一气之下带领自己的属下和分户出走,老弟慕容洛环生怕老哥回头,派人传话:走了就别回来!这句话彻底断了慕容吐谷浑的后路,没有办法,只能彻底出走了,一行人一直走到了现在的甘肃和青海的边境处。

安居下来之后,慕容吐谷浑经营部落,死后传位给儿子慕容吐延,不久慕容吐延被刺杀,吐延的儿子叶延继位,建立总部,以吐谷浑为族名,逐渐形成了吐谷浑汗国。

这个吐谷浑汗国对中原政权一直采取着磨磨唧唧的方法,他们的战略就是:你不打我我就蚕食你,你要打我我就跑。

在这种战略的指引下,吐谷浑的领导者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逃跑本事,一有事就跑,你一走他就回(吐谷浑十六任可汗还娶了隋朝的公主,不过对隋依然是磨磨唧唧,死缠烂打)。

现在裴矩想要拔掉吐谷浑这个钉子,如果直接动用军队那就无法显示他裴矩的本事,他的方法很简单,扔一块骨头,让狗咬狗。

裴矩驱使的是铁勒汗国,这个国家在现在新疆的东北部和蒙古国的北部,当时他们与大隋的外交状态也是又打又和。

公元607年年底,铁勒汗国前来归降,意思是想跟隋朝建立和平共处的外交关系。

裴矩思考了几秒钟,就想出了狗咬狗的妙招:既然想归降大隋,那就拿吐谷浑当你们的投名状吧!这下吐谷浑惨了!想要赢得大隋信任的铁勒汗国打起仗来真不含糊,三下五除二就打得吐谷浑大败,十七任可汗慕容伏允向东逃亡,并派使者向大隋请求投降。

皇帝杨广一听乐不可支,当时就下令自己的死党,当年的夺嫡功臣宇文述前往边境迎接。

本来故事到这就该结束了,怪只怪十七任可汗慕容伏允的心理素质太差了。

宇文述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前来迎接慕容伏允,慕容伏允却被宇文述的大军给吓着了,他不能确定这支大军到底是来接他的还是来杀他的,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慕容伏允又拿出了惯用的法宝——撒丫子跑!这一跑不要紧,倒激怒了带队的宇文述,宇文述也是个暴脾气:你还敬酒不吃吃罚酒了!追之!杀之!本来应该是相见甚欢,现在变成了追杀。

宇文述以恶狼追羊以及狗撵兔子的态势连克吐谷浑曼头、赤水两城,杀三千余人,俘虏高级官员二百多人,俘虏男女百姓四千多人,大军班师。

原本就是一接待任务,结果变成了一场大胜,一切都因为慕容伏允的心理素质太差。

慕容伏允没有办法,只能调转方向向南逃亡。

公元609年五月二十日,皇帝杨广指挥四员大将率军对逃亡中的慕容伏允实行四面包围,结果又一次让慕容伏允证明了自己的逃跑能力,他老人家居然带领几十名骑兵从缝隙中逃走了,看来逃跑的本事真不是盖的。

自此吐谷浑国土全空,东西长四千里,南北长两千里,全部并入大隋版图。

皇帝杨广在这里设立西海、河源等四郡,集中全国的罪犯到这四个军屯垦戍边(跟早期开发美国大陆有点像)。

到这一年的六月十八日,隋帝国共有一百九十个郡,一千二百五十五个县,八百九十万户,四千六百零一万人口,大隋之鼎盛达到顶峰,花团锦簇,烈火烹油!公元610年正月十五日,为了营造良好的节日气氛,同时也为了向西域诸国国王以及各地的蛮夷酋长展现大隋的物华天宝,皇帝杨广命令在东都洛阳举行盛大的庆典表演。

庆典场地周围五千步,仅手拿乐器的就有一万八千名,喜庆的乐曲逆风传播数十里,从黄昏到天明,每天都是狂欢节,盛大的庆典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从此,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有盛大的庆典,胡三省说,中国人的元宵节从这一年正式发端了。

或许,没有杨广,后世的人就没有机会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了。

一切的一切都正向好和更好的方向发展,只是在一系列盛大庆典的背后,欢庆的人们却有一丝不安:这样的好年景还能持续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