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辽东,辽东(1)

2025-03-31 02:06:01

高丽,大隋眼中的沙!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全国人民干劲十足,皇帝杨广也在梳理着自己的思路。

在他的努力下,西域诸国已经臣服,吐谷浑的故国也变成了隋的四个郡,突厥早已不成气候,流球也被打得满地找牙,自己的使团甚至带队去了赤土王国(今日的泰国),那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满意呢?想来想去,杨广在面前的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圈里赫然写着两个字:高丽!在杨广看来,高丽就是大隋眼中的沙!说起高丽,这里面的历史就比较久远了。

早在周朝的时候,周朝的统治者把商朝末代王孙子胥馀封到了朝鲜半岛(从河南发配到朝鲜,够远的),后来燕国人卫满推翻了子胥馀后裔的统治,这样就建立了卫氏朝鲜。

西汉汉武帝时期派兵讨平了朝鲜,朝鲜半岛北部就成了汉朝的四个郡。

这样一直延续到晋朝。

西晋衰落,大分裂开始后,朝鲜半岛就脱幅而去,而在后燕帝国的晚期,辽东半岛也脱幅而去。

这样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北部就形成了高丽,而朝鲜半岛的南部由百济和新罗分割,而高丽则是这三个国家中最强的一个,也始终保持着对辽西走廊的威胁。

大隋与高丽的梁子其实不是杨广结下的,而是从杨坚时代就开始了。

自从隋灭陈之后,高丽国王高汤(这名字叫的)就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他生怕有一天杨坚大旗一挥把高丽平了,因此从那时起,高丽全国就在深挖洞,广积粮,备粮备荒,准备长期战斗。

公元597年,杨坚给高丽国王下了一道诏书,诏书的内容主要是恐吓加安抚,那意思就是老实点,别惹事,不老实就给你打趴下!接到诏书的高汤吓得魂都快飞了,他知道一旦大隋的皇帝发火,他的身板是兜不住的。

高丽的人口无法跟陈国相比,辽河也无法跟长江相比,大隋灭陈也就是个把月的事情,灭高丽,或许比灭陈更快。

颤颤巍巍的高汤准备马上上书给杨坚,表明自己坚定不移地拥护大隋的领导,坚决团结在以杨坚为首的中央政府周围,然而决心书还没有写好,高汤老爷子已经不行了。

高丽太医眼含热泪地说:大王八成是被吓的。

(心理素质跟慕容伏允有一比。

)高汤老爷子心有余悸地故去了,接替他的是他的儿子高元,如果说高汤是墙头草派,那么高元就是一个强硬派。

高元继位后向杨坚表了忠心,不过这老小子一开始就表现得比他父亲贪婪。

按照惯例,杨坚派钦差前往高丽册封高元为开府仪同三司(勋官五级,从三品),继承辽东公爵位。

接受册封,高元表现得很欣喜,同时上书谢恩,上书中热情洋溢地感谢了杨坚的深情厚谊,末了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能不能把公爵改成王爵呢?王爵比公爵大,小孩都知道,高元这是跟杨坚要政治待遇呢。

杨坚考虑了一下,王爵就王爵吧。

杨坚以为一个王爵就把高元给打发了,却没想到,这孩子,野心真不小。

在杨坚封王爵几个月后,高元统率靺鞨部落数万人攻打隋朝的辽西走廊,这是高丽对隋朝的第一次主动进攻。

老鼠向猫进攻,这也太猖狂了,愤怒的杨坚下令杨谅和上柱国王世积统率水陆联军三十万人,向高丽进攻,自此拉开了征辽东的序幕。

所以说征辽东是从隋文帝杨坚那里就开始了,杨广征辽东那是从老爹手里接过革命的枪。